『开光符应该放在哪里』诸葛亮临终为什么往嘴里放七粒米,燃七盏灯,这都是为什么?

为什么煲仔饭需要把大米先泡一下,有什么讲究吗?
把米先泡一下,可以让米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煮的话,这个米饭煮出来就比较软糯 。
诸葛亮临终为什么往嘴里放七粒米,燃七盏灯,这都是为什么?
在古代的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去世之后的尸体都是非常看重的,因为认为人去世之后,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一样能够生活在地下 。所以很多古代的帝王或者是有名的人物,在去世之后,都会在嘴里或者是双手当中放着金银珠宝,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一个例外,那就是诸葛亮死了之后,嘴里面没有放什么金银珠宝,反而是含着7粒米


司马懿何其聪明,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个奇谋将才,同时对观星也很有研究,当时他也看到了诸葛亮的将星就要陨落了,从而得知诸葛亮肯定要不行 。如果因为被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死了,那么蜀国肯定要被反扑,没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蜀国被灭诸葛亮一生的辛苦就白费了,所以当时诸葛亮就是用这七颗米来压制住自己死后的灵魂 。让将星不落 。这样造成了诸葛亮不死的假象,魏国也不敢动手 。哪怕是死了也要保护蜀国,可想而知诸葛亮是多么的精忠报国 。
诸葛亮修行道教,应该是懂一些道术的 。在道教里,七粒米代表北斗七星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凡人授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诸葛亮让人往嘴里放七粒米,其灵魂不离躯体,虽死如睡,再往大龛中一座,就像活着一般 。


书中第一百十四回写了诸葛亮借寿无果,死于五丈原,但为了蜀军能全身而退,便立下嘱吩咐杨义:“我死后不能发丧,你们作一个大龛,让我的尸体坐于其中,口中给我含米七粒,脚下点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如此则将星不坠 。我的阴魂自起镇之 。”
原来古人对于占星之术非常的迷信,并且认为从天上的星星就能够预言未来,而且还认为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人,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这方面的行家 。
而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辈子都是死对头,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进攻蜀国,而当时的蜀国完全都是依靠诸葛亮支撑的,如果诸葛亮去世的消息,被司马懿知道了,蜀国很有可能就会面临灭亡 。
至于为什么是“七粒”,可能跟中国古代的一些鬼神观念有关 。古人认为七天是月亮周期的一个轮回,星盘中的北斗七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 。诸葛亮的口含七粒米也许就是表示想用一种术法把自己的魂魄留住,在星盘上不露馅 。这也是对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近乎妖”形象的再次描述 。
其实这是一种礼节,由来已久 。将死者话柄以物的丧葬风俗,古称“含”,又称“琀” 。文献中则又称“饭玉”、“含玉”等 。指放入死者口中的黄金,美玉,珍珠,米,谷子等 。若以谷米为食物,普通者称为“饭”,若以“贝玉,则称“琀” 。

【『开光符应该放在哪里』诸葛亮临终为什么往嘴里放七粒米,燃七盏灯,这都是为什么?】
“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 。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 。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 。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虽然在他的脚下点燃了七盏灯,可是其中有一盏不小心被人给打碎了,因此计谋失败,不过他嘴中含有七粒米,是为了让众人看到,只有活人才是可以吃东西的,由此能够证实,那时候自己还未死 。
也是想要起到蒙骗司马懿的效果,不得不说,这一计策确实有用,司马懿虽然想要连夜打进蜀军,并且认为孔明已死,可是刚出了寨门又发现,将星闪烁,并且蜀军内没有任何默哀的声音,便以为诸葛亮是设计让他们上当 。所以,没有进入蜀营,反而是回到了营寨当中,从而达成了诸葛亮最后的目的 。
他在领终前得知消息,司马懿也在夜观天象,这还了得?自己大限已至都被猜到,那就只能等死了,为此还能一举消灭蜀军 。
诸葛武侯并非诸侯,丞相的地位当属于大夫一级,含米符合他的身份 。这里的饭含,当与孝子无关,也许只是因袭丧葬传统,更多的当如陈盖所说的那样,表示自己尚能饮食,虽死犹生 。
其实按照诸葛亮的话,说如此则将星不坠,我的阴魂自起镇之 。也不让司马懿钻了这个空子趁机来犯,至于为什么是七粒米,则是受到了古代的神鬼观念的影响,认为七天是月亮的一个轮回,人死后七天灵魂还会回来,所以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就是为了掩盖自己已死的真相 。
那为什么是含米呢?除了像正常人一样吃饭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对人死后所含之物深有讲究,天子含玉、诸侯含珠、大夫含米,而诸葛亮正是士大夫,所以就含米了 。
从上面司马懿的话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将星真的就跟风筝一样,线握在诸葛亮手里,让他起就起,让他落就落,诸葛亮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麻痹司马懿,所以司马懿说孔明善会此法 。看来诸葛亮惯用此法,司马懿没有少吃亏,经常领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