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法治锐评|让健康码使用回归健康

齐鲁法治锐评|让健康码使用回归健康
文章图片
健康码是我国于2020年2月11日推出的一项数字化健康评估证明 , 旨在将通行证电子化 , 实现“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 。 绿码、黄码、红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等级 , 颜色不同 , 意味着针对相应人群的管理手段不同 。 疫情以来 , 健康码在全国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尤其是在防疫吃紧的时候 , 人们出行、进入公共场合都需要出示健康码 , 绿色健康码就是人民群众的通行证 , 随着各省一码通用、全国互认工作的不断推进 , 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 , 健康码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 可以说无码寸步难行 。
近期 , 网上爆出多位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 , 健康码被莫名赋红 , 致使储户在当地寸步难行 , 而同行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更有甚者 , 个别被赋红码的储户在无奈离开郑州后 , 健康码重新变成了绿码 。 尽管目前还无从得知事件的真相 , 但此事一经爆出 , 迅速冲上热搜 , 引发关注 。
健康码是由个人网上申报 , 经后台审核后生成的个人随行码 , 其设计初衷是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密智控的手段 , 助力人员有序流动和全面复工复产 。 为此 , 每个持码人为了服从更高层面的国家公共卫生管理需要 , 都让渡了部分个人信息使用权 。 经过三年的努力 , 健康码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 扫码出行、守护绿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 , 公众对健康码适用范围以已达成共识 。 正是有了最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参与 , 才使得我们抗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 所以加强对健康码的信息安全保护 , 保证相关部门严格遵守健康码管理的权责边界 , 合法行使健康码赋码权 , 不负人民所托 , 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
早在2021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就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 , 明确要求加强个人隐私保护 , 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 , 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 , 不得扩大应用范围 , 切实防止“码上加码” 。 对于健康码颜色切换 , 对应不同风险等级也作出规范 。 健康码的红黄绿颜色直接关系着每一个持码人的日常生活 。 人民群众让渡隐私维护公共利益 , 只能服务于有法可依的防疫需要 , 而不是个别单位的为所欲为 。 暂行办法特别强调了赋红码的范围 , 因为一旦健康码变红 , 流调、消毒、物资配送、隔离场所配置等 , 各个环节诸多工作人员都要忙碌起来 , 如果对特定人群儿戏般地赋红码 , “击伤”的不只是个人 , 更伤害了我们的防疫体系 。
郑州被红码事件毕竟仅是一个突发的独立的事件 , 针对此事暴露的问题 , 相关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彻查 , 尽快给一个能让公众信服的交代 , 要谨防个别人借机炒作 , 把小事变大事 , 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 郑州被红码事件也再一次提醒我们 , 行使健康码的赋码权力必须合理合法 , 而且只能是为了防疫 。 任何单位或个人一旦逾越这一底线 , 就应视为权力滥用 。 从长远来说 , 健康码还会用于今后的数字化城市治理和公共卫生服务 , 这不仅考验着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 还关乎每个健康码持有者的尊严与权益保障 , 因此将健康码赋码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刻不容缓 。
齐鲁法治锐评|让健康码使用回归健康】法治评论员陈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