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在浩瀚的中草药宝库里 , 佛耳草其实顶多只能说是名声寥寥 , 和麻黄桂枝、人参甘草之类比起来 , 其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中医对于佛耳草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那么 , 它到底有哪些功用与特点呢?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
佛耳草这个名字 , 最早见于明代早期本草家陈家谟编撰的《本草蒙筌》 , 算起来远比不上《神农本草经》那么古远 。 但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 , 就曾说自己也借鉴过《本草蒙筌》的内容 。
对于佛耳草的认识 , 《本草纲目》是这样描述的:隆冬独秀 , 先春开放 , 得肾之体 , 先肝之用 , 故为温肺理嗽之最 。 大抵咳必因寒 , 寒为冬气 , 入肺为逆 。 款冬非肺家专药 , 乃使肺邪从肾顺流而出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所以 , 相对于麻黄桂枝之类 , 佛耳草或许是一味比较“年轻”的中药 , 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 。
但近些年来 , 人们对于佛耳草的研究深入之后 , 发现它对于呼吸系统确实有不错的功用 , 所以 , 我们也还是有必要全方位熟悉一下它 。
据《本草蒙筌》记载描述 , 佛耳草性味酸而温热 , 喜欢生长在郊野的荒坡上 , 几乎随处可见 , 春天会长出一尺左右高的苗 , 到了夏天则开出黄色的小花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佛耳草的叶子有点与马齿苋类似 , 也是细小狭长而稍微有点白毛 , 所以民间又有“黄蒿”的俗称 。
虽然在古代本草典籍里没有佛耳草的记载 , 但民众中实际还是使用过它的 。
比如古代人们在春夏之交时会采集佛耳草 , 捣烂后和米粉一起做成粑粑 , 味道微酸 , 口感脆而带韧 , 香美可口 。
如果是想将其入药 , 一般是采集后晒干切段使用 。
关于佛耳草的功用 , 《本草蒙筌》认为 , 由于它性味辛温纯阳 , 所以能温肺散寒 , 化痰除烦 , 同时还可以定惊明目 。 但它最大的擅长还是去肺中寒气 , 同时能升提肺气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关于佛耳草的使用 , 古代医家最常将其用于一些咳逆上气之证 , 诸如肺虚而挟火的喘咳、喉痹、肺痈肺痿引起的咳吐脓血之类 。
可以说 , 佛耳草是一味治嗽的要药 , 最常用的配伍是款冬花 , 据说是佛耳草以款冬花为“使”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归纳历代医家对于佛耳草的使用 , 大概有如下一些:
1、咳嗽寒痰:民间用佛耳草烧烟 , 用竹筒吸入的做法;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2、百花膏:佛耳草和百合、款冬花配伍熬成膏 , 称之为百花膏 , 适合咳嗽痰血的问题 。
3、如果是阴虚劳嗽 , 一般用佛耳草配伍款冬、紫菀、百部、百合、沙参、生地、麦冬、五味、知母、黄柏、黄芩、白芍之类 。
4、如果阴虚内热的劳嗽 , 同时还伴有内热骨蒸 , 可以用佛耳草配伍丹皮、地骨皮;
5、如果咳嗽而腹泻者 , 辨证为肺移热于大肠 , 脏腑俱病 , 有的则是咳嗽而发热不止 , 属于阴虚火炎 , 这些寒热虚实之嗽 , 佛耳草都能使用 。
农村常见的佛耳草,为什么李时珍说它“治肺之要药”?
文章图片
总而言之 , 佛耳草确实不大常用 , 但如果使用得当 , 在咳喘这方面还是有较好的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