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开光有哪些讲究』哪里可以开光,谢谢啦各位

哪里可以开光?
法师---讲解佛光是什么意思 。怎么开光 。
1 有人说,佛珠、佛像、念佛机等结要开光才灵开光就不灵 。这个观念错误!开光是什么?新的佛像建好,举行一个启用典礼,说明供养这一尊佛像的意义,这就是开光 。
2 譬如说建观世音菩萨像,启用典礼的时候开光了,向大众说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到这个佛像,要开启我们自己慈悲的光 。一定要知道,是藉这尊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开他的光 。
3 见到释迦牟尼佛,就要想到“释迦”是仁慈,“牟尼”是清净 。我们藉这尊佛像,开自己的光,提醒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仁慈 。见到地藏就想到什么?孝亲尊师 。
4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来给佛像开光?对于佛菩萨的经论、历史渊源像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够通达明了,都能为大家解说清楚、解说明白,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给佛像开光 。
在滨州去哪儿给物件开光
找个佛寺就行,让大师给你念念经什么的,滨州佛寺不少 。市里有天王堂寺,在黄河八路渤海五路和二路之间 。(北镇大集大棚东边) 。望采纳
如何给物品开光
如果没有雨水,用屋檐水可以代替吗
给物件开光都要有什么步骤?
佛像里放------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五部陀罗尼 ----如果没有 只放心经足够了
神像里放-------高上玉皇心印经抄写心经就行 放在像里 封底
佛教开光仪轨(简易汇编)
先上香
唱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磬、木鱼)
称圣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请圣: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唯愿慈悲,哀悯有情,居慈莲座,降临道场 。
心经 、大悲咒 (各一遍) (木鱼匀速)
开光咒(七遍)唵珂暮伽钵头摩逊娜隶陀罗陀罗尼漫拏隶吽
汉语读音:ōngkē mù qiébō tóu móxùn nà lìtuó luó tuó luónímàn ná lì hōng
唵拶克刍拶克刍萨满怛拶克刍尾刷达尼娑诃 。
汉语读音:ōngzā kè chúzā kè chúsà mǎn dázākè chúwěishuādá nísàhā
请永住咒:
唵 苏巴拉底思茶跋舍罗耶娑诃
汉语读音:ōngsūbālādǐ sīchábáshě luóyēsàhā
回向:
开光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波若波罗密
行礼
用香画吽字于佛像(心中默念六字大明咒)
不会敲的 可以省略念诵就行
************************************
开光要正规像身里必须有心经念诵经文 咒语 加持才行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
佩戴的神、佛像,照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但是 加持不都是每个出家人都会的 一般密宗讲究这个 显宗这些做法很少
开光物品显密不同!一般心经都有、五部陀罗尼、七宝石、舍利等等!!先祈请佛菩萨 后念诵 心经 、 大悲@咒、开光@咒加持!!都是佛菩萨在行事!
五部陀罗尼包括:佛顶尊圣陀罗尼、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缘起咒、无垢净光大陀罗尼、庄严菩提道场咒、安住陀罗尼、
五部陀罗尼是佛塔、佛像装藏力量及功德一切来源!!
哪里可以开光,谢谢啦各位
大部分寺庙都有
请问自己怎么给物件开光??
方法:
A、自己开光:(净身法)
1择一个吉日,贝清洗干净 。
2、取半水,再取半桶雨水 。(可用矿泉水替代)
3、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这个容器要清洁干净 。
4、将清洁干净的宝贝放入容器中,浸泡三天 。
5、取出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净 。
6、取一些茶油(或朱砂)涂在宝贝的眼睛上,对宝贝说些祝福的话(心诚则灵) 。
7、宝贝通人性,开光时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场,宝贝第一个看到的是你,就会始终保佑你 。
8、开光后,擦去茶油(朱砂)即可
二种方法:(自然开光法)
把宝贝擦上茶油(或朱砂)放在阳台上白天太阳光,夜间月光最容易照射到的位置,摆放16天宝贝便可自然开光,开光后擦去茶油(朱砂)即可 。此方法开光的宝贝吸取日月之精华拥有极强的抗煞和招财能力 。
B、寺庙开光方法:
1、到庙里去给宝贝开光:把宝贝擦上朱砂(或茶油)用红布包好 。供在佛案上,上香后 。(最少一个小时)取下宝贝对宝贝说些祝福的话,打开红布擦去朱砂(茶油)即可 。
2、把要开光的宝贝送到寺庙去,把宝贝擦上朱砂(或茶油)用红布包好 。(师傅擦上朱砂茶油包上红布更好)然后请师傅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