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都有什么故事?关羽死后灵魂去了哪里?【怎样在自家给武财神关公开光】

关公和戏剧、宗教、绘画 , 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从古至今关公就被无数信仰 , 提到关公就想到他的忠义神勇、义薄云天 , 各朝代的皇帝也都以关公的忠义来教育臣子 , 称为历代统治者最常用的例子之一 , 古今中外的画家也都纷纷对关公进行描绘 , 世界上提起"关老爷" ,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关公也成功变为人们心中敬仰的神 。
一、关公的象征之所以这么多人信仰关羽 , 就是因为他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当中 , 关羽与刘备等人称为"五虎上将" 。
各类民间艺术与雕像都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 , 关公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之所以这么多人信奉他 , 就是因为关公代表着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 。


1兄弟的代表忠义神勇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词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兄弟情义 , 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 无数画家也将自己对于关公的独特视角 , 通过手中的笔来展现自己心目中的关羽形象 。
关公是忠义神勇的代表 , 自关公与刘备桃园结义之后 , 他的忠心不二 , 誓死追随、善待刘备家属 , 已经成为他的典型形象 , 也是众多人对自己团队的追求 , 关公最讲究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队 , 通过拜关公进行结义的原因 。


"关公不睁眼 , 睁眼要杀人"因为关公的形象以美髯、虎眉、凤眼为特色 , 世界上每一处关公称谓也都各不相同 , 人们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关公那里 , 成为人们最开始的信奉方式 , 关公的信俗也已经成为两千多年来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关公也成为结拜的必备之物 , 也象征着以后要一起面对困难的象征 , 历朝历代关公庙和关公像的数量都是最多 , 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 , 人们也认为请关公 , 拜关公是表达心愿最灵验的地方 , 所以关公也被后人追封为"武圣" 。


民间艺术中的关公
受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 , 关公的形象也一直影响着世人 , 关公的英雄故事也在民间滔滔不绝的传播开来 , 关公的形象也早就已经定格在人们心中 , 画过关公的画家 , 也都成为有名气的人物 。
关公作品也被无数个独具慧眼的收藏家所收藏 ,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 , 这些画家也都成为"沾有关公灵气的画家" , 关公也被历朝历代的画家所描绘 。
在民间艺术中 , 关公的形象也被发挥出来 , 关公成为镇宅除魔的典型形象 , 也有的关公是招纳福气 , 有的是财运亨通 , 也有保民安良的 , 其中《上关下财》成为最典型的代表 。


民间画工将关公的形象塑造成财神的想象 , 之前百姓信奉的都是文人 , 也被成为"文财神" , 自从关羽被封神之后 , 人们便把关公信奉为"武财神" , 因为关公的"关"与"官"谐音 , 关公有时也代表着官运亨通的寓意 , 所以关公的形象一直存在于民间 。
从古至今的画家画关公 , 不仅仅是为了一种艺术形象 , 他们也代表着画家在中华民族中忠义的传统美德和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 。
从《关公像》到《关公读书图》再到范曾的《关帝圣君图》都表现着人们对于这种文化现象的认可 , 古代画家也是针对这一现象 , 不断的对关公进行刻画 。


二、百姓供奉 , 皇帝抬爱关公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出现 , 他的故事也被世人所传颂 , 人们信奉关公 , 是因为人们相信关公能给他们带来福运 , 关公也出现在了宗教当中 , 关公一时间被推上了神坛的最高峰 。
因为关公本来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 通过口口相传关公显灵的故事 , 也成功成为儒、道两家共同信奉的神灵 , 成为自己的信仰 。
关公形象在寺庙中不断出现
关公并非佛家弟子 , 也没有怜悯终生的事情 , 但是却被佛教人士信奉为伽蓝神灵 , 关公有这种地位也是与中国佛教的八宗之一的天台宗有关 。


根据传说 , 天台宗师的大师在玉泉山入定时 , 曾经在梦中听见传来凄惨的惨叫声 , "还我头来 , 还我头来"原来是关公的头颅被别人砍下来 , 愤恨不已 , 所以到处寻找自己的头颅 , 于是大师便给他讲说佛法 , 让关公心生悔意 , 变向大师受戒 , 也因此事正是成为佛家弟子 。
因为关于遇见了这位大师 , 也轻松进入了佛家 , 从此这位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 正式进入佛教的寺院当中 , 成为神灵之一 , 也被称为伽蓝菩萨 。
之后在各处的寺庙当中 , 都有大小不一的关公庙 , 因为关公的首级是葬在洛阳 , 洛阳也成为关公的元神所在地 , 世界各地的关公像 , 也都会来到洛阳开光 。


因为寺庙当中的关公成为佛教的代表 , 许多画家也是信奉佛法 , 把关公形象纳入其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关公成为画家笔上必画的形象 , 因为关公本来就是人们信奉的英雄 , 成为佛教弟子之后 , 让画家更是相继模仿 。
众多皇帝对关公的垂青和抬爱
历代画家都对关公进行描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皇帝 , 而皇帝之所以信奉关公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宗教 , 宋徽宗就是一位道家的皇帝 , 当时在内蒙古出土的《义勇武安王位》图 , 因为图案中的造型精美 , 关公形象威武 , 让宋徽宗一下喜欢上了这个图 。
所以关公在皇家中的地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 在《明宫史》中记载 , 皆供关圣之像 , 对关公的崇拜丝毫不比民间的人少 , 在皇帝心中 , 关公的像必须放在众多神像中的中间 , 来保佑海疆 , 国泰民安 。


关公像也受皇帝的影响 , 也成为边疆将士信奉和崇拜的偶像 , 在慈禧时 , 还专门为关公修建了不逊于皇陵的陵墓 , 之后这个地方就世人称为关公头颅的埋葬之地 , 光绪和慈禧还专门为陵墓写了匾额 , "光照月明"和"威扬六合、气壮篙高" , 再次为关公提升了档次 。
受皇家的影响 , 画家也不断的对关公进行绘画 , 以此来达到宣传的效果 , 在画家行列当中 , 还掀起了一股"关公风" , 这一时期的关公也线条爽快 , 造型生动 , 一时间达到了关公绘画中的高峰 。
三、纸上关公 , 皆有来由关公形象一直留存在人们心中 , 比关公文化还长久的就是戏剧 , 作为一种表演形式 , 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应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 关公文化不仅是中国戏剧文化一种独具特色的内容 , 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 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进步 。


1.戏曲中的关公
戏剧作为关公的重要表现形式 , 不仅表现了关公的形象 , 还把关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观念给描绘出来 , 其中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
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 , 全面展示了关公的精神世界 , 戏剧塑造了关公的形象 , 也让很多绘画作家 , 受到戏剧的影响 , 对关二爷有了更深的了解 。
关公的一生主要就体现在"忠义"两字上 , 关公身上这股诚信和义气 , 让很多以商人利用这一点 , 在各地兴建寺庙 , 并在这些地方举办有关公的活动 。


关二爷的戏剧也在当地百姓口中广为传唱 , 关公的形象让戏剧表现的淋漓尽致 , 不再是有时空跨度的人物 , 仿佛就生活在人们身边 。
戏剧表现的关公文化充斥了中国戏剧的内容 , 关公戏也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可以发现中国有关于关公的绘画作品 , 都带着戏剧的某些色彩 , 从绘画内容上来看 , 都是对戏剧的再一次描绘 , 也有不少画家从戏剧中吸取营养 , 来给自己的绘画作品赋予灵魂 。


2.艺术作品对关公的描绘
书籍作为最基本的传播方式 , 也给关公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相比宗教和皇帝的大力推崇 , 文学作品对于关公的塑造似乎是最成功的且最具有传播力的方式 。
陈寿用了近十年时间才完成着了《三国志》 , 后来到明朝 , 罗贯中才根据《三国志》改编成小说《三国演义》 , 让关公的形象全部跃然纸上 , 《三国演义》的故事之后被口口相传 , 到了金代《三国演义》也被很多作家改编 , 对于关公的形象塑造有了很大的传播作用 。
这些文学作品为画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很多有关于关公的绘画作品都是从文字中吸取营养 , 才能画出富有关公气质的作品 ,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被流传下来 , 被无数信奉关公的百姓传承和推崇 , 现在关公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当中 。


结语关公文化与戏剧、宗教、绘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关公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向往和发扬 , 时至今日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关公像 , 关公文化也早就已经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当中 , 关公也带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 关公在未来也将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武财神关公如何开光
对着关公像 , 认真读 关帝觉世真经 。
关公如果在华容道拼尽全力 , 是否真能够将曹操擒杀?
是的 , 因为他带领的几百校刀手完全有能力纠缠住曹操身边的几位大将 , 要杀曹操并不是难事 。
我自己请了个关公 如何开光
去寺庙吧 , 
加持一下磁场也蛮重要的 。
家里请关公如何开光
佛像里放------ 般罗蜜多心经像里放-------无皇心印
没有心经 可以自己一份
佛教开光仪轨易汇编)
先上香
唱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磬、木鱼)
称圣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请圣:弟子众等 , 一心奉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唯愿慈悲 , 哀悯有情 , 居慈莲座 , 降临道场 。
心经 、大悲咒 (各一遍) (木鱼匀速)
开光咒(七遍)唵 阿暮伽 钵头摩逊娜隶 驮罗驮罗秜 漫拏隶吽
回向:
开光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波若波罗密
行礼
用香画吽字于佛像(心中默念六字大明咒)
关羽死后都有什么故事?关羽死后灵魂去了哪里?
却说关公一魂不散 , 荡荡悠悠 , 直至一处 , 乃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 , 名为玉泉山 。山上有一老僧 ,  普净 , 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 , 来到此处 , 见山明水秀 , 就此结草为庵 , 每日坐禅参道 , 身边只有一小行者 , 化饭度日 。
是夜月白风清 , 三更已后 , 普净正在庵中默坐 , 忽闻 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 , 只见空中一人 , 骑赤兔马 , 提青龙刀 , 左有一白 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 , 一齐按落云头 , 至玉泉山顶 。
普净认得是关公 , 遂以手中麈(zhǔ)尾 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 , 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 , 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 号 。”普净曰:“老僧普净 , 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 , 曾与君侯相会 , 今日岂遂忘之耶?”公 曰:“向蒙相救 , 铭感不忘 。今某已遇祸而死 , 愿求清诲 , 指点迷途 。”
普净曰:“昔非今是 , 一 切休论;后果前因 , 彼此不爽 。今将军为吕蒙所害 , 大呼‘还我头来’ , 然则颜良、文丑 , 五关六 将等众人之头 , 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 , 稽首皈依而去 。
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 ,  乡人感其德 , 就于山顶上建庙 , 四时致祭 。后人题一联于其庙云:“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 , 驰驱时、无忘赤帝 ,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 , 隐微处不愧青天 。
据道教讲 , 关羽死后成神 。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 , 即人们常说的“关帝” , 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
佛教讲关羽受智者大师的感化皈依佛门 , 成为佛教的护法 , 被认为是伽蓝菩萨的佛身 。
【关羽死后都有什么故事?关羽死后灵魂去了哪里?【怎样在自家给武财神关公开光】】另外据说吕蒙的死也跟关羽有关 。据罗贯中所说 , 夺取荆州后孙权犒赏三军 , 吕蒙却突然在庆功宴上七窍流血而死 , 好像被关羽死够的魂魄索命一样 。《三国演义》原著记载:庆功宴上 , 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 , 吕蒙接酒欲饮 , 却忽然掷杯于地 , 一手揪住孙权 , 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 权大惊 ,  慌忙率大小将士 ,  皆下拜 , 却只见吕蒙倒于地上 , 七窍流血而死 。不过这都是小说 , 属于无稽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