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四个精准”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满倩倩济南报道
为缓解学生因封闭管理产生的心理焦虑 , 释放心理压力 , 提高“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自觉意识 ,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精准预防、精准摸排、精准帮扶、精准发力 , 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 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 确保疫情防控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放松、不断线 ,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心理保障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四个精准”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文章图片
学生在心理中心教师指导下进行音乐放松精准预防 , 戴上“心理口罩”
封校之初 , 学院第一时间发出公开信 , 引导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做到不聚集、少出门、不恐慌 , 保持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发挥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宣传矩阵作用 , 及时发布学院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保障师生正常生活秩序的有效举措 , 推出“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抗疫进行时”“山传微思政|远光中走来 , 你们一身晴朗”等有影响力的稿件 , 讲好山传师生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 增强学生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
同时 , 学院公众号、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精准推送心理调适系列科普和心理减压文章 ,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常识、技能 ,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 让学生在封校期间接受生命健康教育和文化熏陶 , 营造起健康安全有序的良好校园环境 , 为广大同学戴上“心理口罩” 。
精准摸排 , 透视“心理病灶”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普测 , 并重点对2020级和2021级学生进行全面排查 。 结果显示 , 在校生中存在较为严重心理困扰、需重点关注人群占比10%左右 , 较2021年略有增长 。 量表显示 , 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困扰比较突出 。
特别是疫情封校期间 , 学生出现持续性烦躁 , 入睡困难 , 夜间惊醒 , 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 , 容易愤怒 , 与家人发生冲突 , 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等异常心理状态 。 对筛查中发现的“重点关注对象” , 辅导员逐一开展谈心谈话并进行危机评估 , “一人一册”建立个案台账 , 深入查找“病灶”、检视“病因”、深挖“病根” 。 究其原因 , 遗传基因、家庭成长环境、学校教育、个人素质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 是造成自闭、焦虑、抑郁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 突出表现为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依赖网络过度、生活和学习冲突等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四个精准”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文章图片
学生在大学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沙盘室中使用沙盘精准帮扶 , 开具“心理处方”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坚持“四个精准”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紧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病灶” , 制定靶向治疗方案 , 在学生的“心”上狠下功夫 , 将“及早发现 , 及早干预 , 及早治疗”落到实处 。
“线下线上”联动 。 封校期间 , 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增加 , 学院坚持“线下线上”一齐发力 , 一方面加派心理教师驻校 , 增加心理咨询辅导面谈机会 , 另一方面通过公布多个QQ专号、QQ邮箱、电话专线 , 加大线上咨询力度 , 延长线上咨询时间 , 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帮扶 。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 ,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功能室全面开放 , 智能呐喊宣泄仪、音乐放松椅等硬件设备全面启用 , 为学生情绪宣泄、释放压力、自我恢复提供私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