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介绍 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

上海海关大楼的钟塔是上海外滩的地标性建筑 , 去过外滩的人一定也见过 , 并且听过海关大钟报时的声音 。最近上映的年代戏《外滩钟声》中的杜心生 , 就因为接替了父亲的工作 , 成了上海海关大钟的守钟人 。不过上海海关大钟钟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这座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介绍 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

文章插图
上海外滩的热闹与繁华相信所有在那里生活 , 或者去过外滩的人都深有体会 。如今的上海几乎已经完全被现代化的繁华所浸染 , 在这里几乎很难再找到老上海以前的影子 。不过高高矗立在外滩的海关大楼 , 就是外滩上很有年代感的一幢标志性建筑 , 它见证了大上海时代的变迁 , 它见证了悄无声息走过的那些岁月 。尤其是海关大楼的钟声 , 每每响起的时候总能够把人带回那段时光 。
【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介绍 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
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介绍 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

文章插图
据悉 , 上海海关的建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45年 , 当时这里还被称为“新关” , 或者是“江海北关” 。那个时候的江海北关还是传统的中国官衙式建筑 , 大门上是两江总督怡良亲笔所书的“江海北关”4个字 。
如此又过了四五十年 , 近代化的浪潮悄然席卷了大上海 , 外滩上大部分的建筑物也都被翻新修建成了西式小洋楼的样子 。江海北关也在原来的旧址上重新设计并修建 。
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介绍 海关大楼的历史历程

文章插图
当时上海海关已经是英国人的天下 , 1893年 , 由英国工程师设计并建造的江海北关在原来的旧址上落成 , 这次的大楼是六层高的小钟楼 , 平面图跟原来的海关差不多 , 都呈现凹字形 。
不过 ,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海关大楼应该是1925年所建的 。1925年 , 原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参与了新江海北关的设计 。建筑占地面积高达三万两千多平方米 , 主体的八层建筑上面 , 还有高高的钟楼 。据悉海关大楼的大钟 , 是亚洲第一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