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俗文化,重庆的习俗有哪些?

【重庆民俗文化,重庆的习俗有哪些?】【重庆节日风俗介绍】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重庆民俗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 。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 。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 。骁勇善战的苗族人,则对唱歌情有独钟 。一年一度的“赶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 。青年男女还可以在“赶秋”节上,借歌声互表衷情 。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 。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 。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 。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 。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 。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 。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 【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 。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 。据大量史籍所载,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江州涂山 。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 。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 。渝鄂交界处,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京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 。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 。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 【重庆土家年夜饭】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 。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 。许文旭说,“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许文旭告诉采访人员,土家人之所以重视这两道菜,是因为以前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糯米也是稀罕东西,因此家家都把这两道菜当作年夜饭展示手艺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犒劳辛劳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带还曾一度成为土家年夜饭的主菜 。因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区吃盐巴都困难,医疗条件也差,经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 。为了给家人补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饭上一道海带,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 。在当时的条件下,海带对土家人来说,真可谓“山珍海味”,经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饭上的一道好菜 。如今,海带早已退出年夜饭的“舞台” 。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 。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 。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 。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 。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其中,尤以上川龙最有特色 。上川龙是清初江西刘氏移民带到川西的,由刘氏族人年年扎龙,年年舞龙,用于拜年冲喜,祈求风调雨顺 。上川龙巨大雄伟,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动,龙头重达三五十斤,耍龙技巧性强、路数多 。======================== 【重庆的赶年的习俗】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 。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过年: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 。但“过年”的时间,则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 。如:酉水河西的彭姓和石堤彭、白、李、马、蔡、田六大姓为三月三;酉水乡龙头村田姓为四月八;可大、沙滩、酉水等乡李姓为七月初一 。过族年,要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 。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铳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其盛况是其它节日难以比拟的,后逐渐改为户祭 。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祭冉宣慰、田宣慰、杨宣慰以及马伏波的 。祭祀的本族祖先中,扬姓祭杨再思,李姓祭“天”字辈的三祖先,部分彭姓和谢姓八部大王 。祭祀毕,游乡串寨,走亲访友,对歌宴客,真是“满山满寨都是歌,宾客如流欢乐多”,长达三、五日之久 。赶年: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 。“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 。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 。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 。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 。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 。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 。饭后,全家出门游玩 。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 。“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 。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 重庆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有自己的传统习俗 。居住在黔江区的土家族,有过年、赶年、唱傩戏、跳摆手舞、跳花灯等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过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摆手舞就是种由祭祀演变而来的民俗活动 。秀山的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自发组成花灯队,人们提着花灯,走家串寨,敲锣打鼓,拜年纳福 。秀山花灯调《共杨扁担》蜚声海内外 。赶秋节是渝黔湘边区苗族的节日 。每年“立秋”之日,苗寨人邀朋结伴,举家盛装出动,汇聚秋场 。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歌台赛歌等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南川苗族的“踩山节”,男子跳笙舞,女孩唱歌,青年男女以吹笙对歌互诉衷肠,寻找伴侣 。每逢节日,各民族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