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

【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今天分享一篇【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 , 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 。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 , 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 。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 , 备牲醴纸爆竹 , 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
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
踏青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将至 , 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节 。关于清明节踏青之说 , 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里 , 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从《论语》中的儒家理想到杜牧、陆游的诗词、《清明上河图》中的市民生活画 。古代诗词典籍中处处皆有踏青这种休闲活动的展示 。
清明节踏青 , 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 。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 , 曾皙回答:“暮春者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孔子几乎情不自禁地喟叹说:“吾于点也 。”
孔子的话 , 说明远在春秋时期 , 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寓踏青的愿望和习俗 。这种踏春的生活娱乐是作为儒家作为人生理想境界的“美乐”精神内在相联的 。先秦儒家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 是人们在“乐以行仁”的自觉努力中实现的一种特定存在状态 , 既包含道德又超越道德、既包含审美又超越审美 , 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
在《诗经》中 , 就有青年男女春日出游水滨的例证 。譬如《郑风·溱洧》:“溱与洧 , 方涣涣兮 。维士与女 , 伊其相谑 , 赠之以芍药 。”便是讲述郑国男女出游相爱的故事 。
后来的清明踏青 , 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上巳节祓禊遗风的结果 。上巳节 , 作为传统节日 , 晚于作为节气的清明 , 它的前身是寒食节 。春秋时期 , 相传晋国的臣子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 , 流亡十九年 , 曾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 。重耳回国后 , 介子推却逃到绵山里 。晋文公放火烧山 , 逼介子推出来受赏 , 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全国禁火 , 只能吃冷食 , 纪念介子推 。
踏青的风俗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 , 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 。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 , 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 。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 , 备牲醴纸爆竹 , 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后来 , 由于清明扫墓 , 正值春光明媚 , 草木返青 , 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扫墓者往往“哭罢 , 不归也 , 趋芳树 , 择圃 , 列坐尽醉” , 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 万株扬柳属流莺 。”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 , 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那在踏青的时候 , 人们通常会有什么活动呢?
荡秋千
古代 , 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 , 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 , 千字还带走字 , 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 , 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 , 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最早称之为“千秋” 。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 。风筝 , 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 , 在春秋时期 , 有位公输般 , 即神话中的“鲁班” , 会做木鸢 , 削竹为鹊 , 成而飞之 , 三日不下 。南北朝时期 , 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 , 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 , 招来援军救驾 。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 , 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 , 斗鸡由清明开始 , 斗到夏至为止 。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 , 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 , 斗鸡成风 , 不仅是民间斗鸡 , 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 , 唐宋时期最为繁荣 , 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 , 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 , 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 。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 相沿成风 , 广泛开展 , 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 , “球不离足 , 足不离球 , 华庭观赏 , 万人瞻仰”的情景 。
踏青的简介
踏青 , 又叫探春、踏春 , 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 。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 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 , 赐宴曲江 , 都人于江头禊饮 , 践踏青草 , 谓之踏青履 。”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 , “三月三日气象新 , 长安水边多丽人” 。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 , 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 , 人们便脱下长布衫 , 走出四合院 , 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 , 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
踏青在济南也是历史悠久 , 老济南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 。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 , 春衫阔袖应时载 。折花都隔山前雨 , 直到黄昏未得回 。“诗中有按语说:“三月 , 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 , 山南花开最胜 , 犹是太平光景 。”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 , 幸昆明池踏青 。”可见 , 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到了宋代 , 踏青之风盛行 。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在这一画卷 , 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 , 牲畜50余头 , 船20多艘 , 车、轿20多乘 。
清明踏青之盛况 , 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 , “三月三日天地新 , 长安水边多丽人 。”千百年来 , 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 , “逢春不游乐 , 但恐是痴人 。”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