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建议?一、了解自己
近几年来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是不断向下延伸的 。很多高中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已经开始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了 。简单地说,就是考虑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 。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业领域和专业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繁忙的高中学习中抬起头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能力,以此来确定自己大致的职业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专业选择的基础 。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文章插图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怎样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三大关键明确各项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高考结束后,会公布成绩、分数线、志愿填报录取结果等等信息 。所以我们要了解各个事项的时间和查询的渠道,避免到时慌乱 。了解志愿填报规则目前,全国各省都陆续的实用平原志愿原则,这使志愿填报的难度降低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提前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则,保证志愿填报工作的万无一失 。
怎样正确填报高考志愿?升学指导专家李金鹤详解高考志愿填报”五要诀”
汉网消息(采访人员黄征通讯员邵俊先张强华)昨日,我国高考升学指导专家李金鹤受邀来汉,在湖北大学为考生和家长作“高考志愿填报讲座” 。
李金鹤长期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研究工作,尤其在准确定位考生、定量分析院校录取数据方面有独到见解 。昨日,他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高考填报志愿“五要诀” 。
立足于第一志愿
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录取率较高 。近两年,湖北省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左右;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更高,达80%%以上 。招生院校也希望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
第二志愿“保底”
有些考生在每个批次只填一个第一志愿,不填第二志愿,实际上这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 。虽然第一志愿录取比例较大,但还是有院校需要录取第二志愿 。
考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往年录取过第二志愿的院校,可将院校分为4类:第一类,往年第一志愿就能招满,且没有预留录取第二志愿的计划;第二类,第一志愿本可以招满,但预留了部分计划录取第二志愿;第三类,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但缺额不多;第四类,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但缺额较多 。
这4类院校对填报志愿各有用途 。第一类院校,考生要填报第一志愿;第二类院校,可作为各批次中相对高分考生的第二志愿选择对象,但这些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存在分数级差,考生要认真掂量;第三类院校,分数相对高的考生可作为第二志愿;第四类院校,多数考生可填报第二志愿 。
重视平行志愿顺序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号中的多个并列志愿 。今年湖北省1至4批的第二志愿均为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投档 。
填报平行志愿一定要考虑顺序,考生应将自己最想去的院校填在第一个;如果院校的第一志愿报不满,考生可“投机”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院校填报比自己第一志愿更好的院校;将平行志愿中的最后2至3个院校为自己“保底” 。
提前批填报原则
凡估分进入一本线的考生填报提前批时,最好选择比自己“保底”院校层次高很多的院校 。
贴线考生
贴线考生的分数与分数线一样或超过分数线不多,填报志愿就不能按“正常填法”填报,否则必遭淘汰 。贴线考生可将上述第三类和第四类院校作为第一志愿,以增加录取概率 。
李金鹤还提醒家长,填报志愿时心态要平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不要太苛求;选择专业时眼界要放宽一些,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同时如果选择的院校大多数专业不是孩子绝对不想学的,最好服从专业调剂 。
科学填报志愿 上理想大学
作者: 卢浩然2006-06-12来源: 汴梁晚报
能否上个好学校,一在考,考个好分数;二在报,志愿要报好!高考结束了,考生这几天该正式填报志愿了 。考生除要了解录取方法、批次、程序等之外,志愿填报还有很多诀窍 。由于绝大多数考生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是头一回 。本报特请我市一些资深教师为考生填报志愿指点迷津 。
注意“三大差异”报好第一志愿
填报志愿,每一个家长、老师都为孩子捏着一把汗 。对于省示范性高中的考生来讲,考生的心理预期比较高,对高校特别是名校有限教育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志愿扎堆儿每年都难免 。开封高中特级教师乔国颖为考生支招 。报好第一志愿注意“三大差异”,合理填报志愿 。
乔国颖认为,报好第一志愿至关重要,第一志愿报好与否基本决定了考生是否被录取 。在填报第一志愿时,考生要注意院校的地区差异、层次差异和专业间的冷热差异 。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高校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是一流大学云集的地方 。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哪怕是这些城市的二类学校 。而在东北、西北也有不少很好的大学,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考生如分数上不了热点地区一流大学分数线时,不妨把目光投向东北、西北,那里也有好的大学等着你 。
院校差异应该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据统计,全国重点大学的第一志愿录取平均在95%以上,许多学校多年未录取过第二志愿的学生 。乔国颖提醒考生在报考这一层次高校时要注意拉开档次 。若第一志愿报北大,第二志愿报复旦,第一志愿如不录取,复旦也没戏 。如第二志愿报郑大,则有希望被录取 。
填报志愿还要注意专业之间的冷热差异 。乔国颖介绍说,从一般情况来看,热门专业报考的人多 。如果第一志愿报热门专业,第二志愿就要报不太热门的专业,这样被录取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
科学填报赢得主动
“学生填报志愿,一定要遵循有利于国家选才、高校育才、学生成才的原则 。”河大附中特级教师商玉志认为,考生应该在3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把握机会,科学填报,赢得主动,收获成功 。
由于第一次填报志愿在通知成绩之前,填报提前批、本一批、本二批志愿,属于“盲报” 。在对自己考分有个较客观估计的基础上,再参考预估录取控制分数线,认真分析自己在拟选高校录取中可能占的位置,才可以谨慎填报 。
“第一志愿填报至关重要!”商玉志提醒广大考生,在各批次志愿中,第一志愿最为关键,报好第一志愿,基本上可以说决定于考生能否在本批次是否被录取 。考生应该参考今年高校招生计划数、近几年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依据实力选学校,根据兴趣定专业 。
“考生填报志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和高校的地域差异,回避受限专业,避开热点城市,不要扎堆儿 。”商玉志告诉采访人员,从考生所报地域来看,我市考生往东北、西北地区报志愿的少,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南京等热点城市的多 。避开热点,巧打地域差就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
商玉志还提醒两点,第一是今年本科线可能会略高于去年,考生报考时应注意;第二是老师、家长尽量给考生填报志愿出谋划策,但不能越俎代疱,应该让考生成为自己志愿的决策者 。
摸清情况掌握“梯度”
上大学,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考生和家长的共同心愿 。市五中高级教师王凯认为,合理科学填报志愿是上一所理想大学的关键 。而要做到合理科学,必须准确估分,了解以往报考、录取信息,掌握好报考“梯度” 。
王凯建议,考生估分时要多向有经验的高三把关老师请教,还要考虑高考试卷具体的评分细则,估出的分要有一个区间,最高能达到多少分,最低不少于多少分 。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王凯把同一批次的招生院校分成3个档次:
第一档次叫“只录第一志愿的院校”,这类院校历史悠久,办学力量强大,比较受毕业生欢迎,人们对其认可程度高 。这类院校一般情况下,第一志愿报考数大于当年计划招生数,第一志愿录取后就能完成招生计划,而不用再要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了 。
第二档次的院校叫“可录第二志愿的院校”,这类院校一般社会认可度没有第一档次院校高,由于考生报得少,造成第一志愿报考数不足当年计划招生数,而需要录取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 。
第三档次的院校叫“可降分录取的院校”,此类院校是在第一、第二志愿都投放完后,在重新征求志愿录取后仍完不成计划招生数,而要在分数线以下降分征求志愿录取(降分幅度往往是根据差额及报考情况而定) 。“可降分录取的院校”特点是每年录取的最低分低于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
在填报第一志愿时,根据估分可在这3个档次院校中挑选;填报第二志愿时,第二志愿中的4个学校应至少有一所在“可录第二志愿院校”和“可降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中选择;考试分数达不到分数线的考生可报“降分录取的院校” 。
把握机会 能走就走
“考生填报志愿,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爱好、气质、性格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一生发展的专业,为将来的学习深造、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市二十五中特级教师周敬梓提醒考生注意,性格、气质、兴趣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
周敬梓认为考生填报志愿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志愿分布,抓好每一个可能被录取的机会,“今年能走就走,尽量不要回读” 。估分高的考生“蹦一蹦”能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当然好,但对于估分较低的考生来说,要尽可能为自己选比较“保险”的高校和专业,哪怕感到稍微委屈 。一个人的成才与否,不在于这一次高考 。只要选好了专业,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以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而这种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
“对于专业,考生也不能过于苛求,不要拗着非上某个专业不可,尽量服从调剂,因为专业的热和冷都是相对的 。”周敬梓老师说,近年来,一些所谓热专业学生就业人数多、就业机会少、竞争激烈的例子太多了 。而相对冷专业的学生,毕业人数少,就业机会就相对要多 。热门不热、冷门不冷的现象,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 。
周敬梓还提醒考生,要抓住每一个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今年录取过程中,对于生源不足的学校,省招办将按批次向学生重征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重新填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文章插图
高考志愿应怎样报啊?轮到对你进行投档时,询问是从第一个志愿开始的,往后推,只要你的档案投进了一个学校,后面的就没机会了,所以必须重视第一个,他是你最想去的学校 。
同一个学校志愿的专业分数要拉开,最好填满,如果你的档案进去了,但是专业不服从调配,又竞争不过别人,会被退档 。进入第二组志愿组投档,你的第一志愿组就全都没机会了 。一、慎重选择第一志愿我省的各个批次的第一志愿是非平行志愿,只有一个志愿学校 。非平行志愿的含义是所有考生按照所报的学校排队,根据学校的计划数量由学校择优录取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优质院校第一志愿录取后就完成了计划,不再招收二志愿的考生,因此,第一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是重中之中 。第一志愿的选择过程中考生应尽可能的考虑以下因素:1、自己的分数所在的本批次的位置,根据总的排名,除去已经录取的考生的人数即可计算得到 。有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估计自己的竞争力 。2、查看该批次所有院校往年的第一志愿投档和录取情况,确定自己在哪些学校会有竞争力 。这个范围的划定决定着选择和冲击的策略 。3、认真考虑自己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综合平衡选择的方向 。4、与学校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学校的情况,对比自己的选择,做出最后的决策 。一志愿的选择存在选高位落榜的风险,要充分考虑自己对落榜风险的承受力,尽量不要走冲击冷门和希望别人报偏的路线,因为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优质学校会出现报偏,所冒的风险相对是比较大的 。一、优化组合第二志愿第二志愿是由六个学校组成的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原则是先将考生排队,然后最高分的考生优先投档 。首先考虑该考生的第一个所报院校,如果该学校计划已满,则考虑其第二志愿的学校,依次类推 。平行志愿的设置使得考生的选择机会大大增加,但是投档中针对计划数是1:1的,学校不再存在增加计划和优化选择的余地,考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将会失去第二志愿投档或录取机会:(1)所报学校计划都已完成或在自己前面的考生已经有相当多的人报了该学校;(2)所报学校已经没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专业调剂也不服从 。根据大多数考生的报考经验和很多学校的指导意见,报考第二志愿要考虑优化组合的方案,在此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个2+2+2的组合方案,供大家参考 。所谓2+2+2的方案,就是选择2个较好的学校进行冲击,2个满意的学校作为稳妥目标,最后2个学校是自己可以承受且有满意专业的学校 。当然,方案的确定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域、家庭条件、交通条件等,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校的组合 。二、严肃对待服从志愿服从志愿分为学校内的专业服从和学校调剂录取的服从,考生要严格区分这两类服从,并且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服从志愿 。当一个考生已经投档到某学校时,学校会优先考虑将考生录取到他(或她)所报的专业,但是,当这些专业已经被更高分数的考生报满时,就要考虑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服从则将其安排在没有报满的专业,否则该考生就会以专业不服从的理由退档 。所以,当填报服从志愿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竞争实力和该学校的专业分布,如果决定不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宁肯等待下一个志愿,则不应盲目填涂服从志愿 。院校服从调剂会涉及到考生是否会在本批次落榜的问题,如果一二志愿都没有录取,又不服从学校调剂,就会到下一个批次参与录取 。院校服从调剂中一般还会分中外合作和非中外合作情况,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做好选择,不能为了能录取就盲目填涂 。如果录取后不报到或填报后要求学校退档,则会有不诚实之嫌,某种程度上是会对考生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的 。2008年在院校调剂方面有了一个变化,在提取批中,增加了院校分类服从,考生应该充分注意 。如果服从某一类的院校,就有可能被调剂到该类的学校,例如,航海类等 。对这些分类要仔细阅读公布计划中的明细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学校直接咨询 。三、避免出现政策失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是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大事,被广大社会密切关注,同时也是原则性和政策性非常强的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分析招生录取政策,千万不能做出不符合政策、规定和原则的选择,否则就会浪费机会,痛失机遇 。了解政策和有关录取原则一般应通过两个渠道:(1)查看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的相关文件;(2)查看学校的招生章程 。咨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渠道,如网络、电话、咨询会等,可以根据的情况尽量直接地获取信息 。不能道听途说,盲目信从,尤其要注意招生骗子的欺诈 。四、各有所好,不可盲从报考志愿是考生自己的事情,未来路也需要考生自己去走,所以,如何选择报考学校最后应由考生自己来决定 。家长、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的意见都可以参考,但不能轻易由别人做主,更不能盲目追从别人的选择 。中学也不能为了升学率搞所谓的报考平衡,随意更改考试的志愿,报考学校也不能为了拉生源对考生随意许愿 。总之,考生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自己的各类因素平衡、优化选择 。看你成绩怎么样啊 。
第一个理想型,后面的现实型,最后一个保底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