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

今天分享一篇【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基诺是民族自称 , 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 , 意为“跟在舅舅后边” , 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 。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 , 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 。基诺族自称“基诺” , 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 , 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 。主要从事农业 , 善于种茶 。使用基诺语 ,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
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习俗
京族的历史
有关基诺族汉文献记载史于清代 。据考 , 因基诺山盛产普洱茶 , 明未清初有汉族商人进入 , 推广种茶制茶技术 , 对基诺族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清雍正七年(1729年) , 清朝在基诺山司土寨设攸乐同知 , 筑砖城 , 带“马步兵丁五百名”驻守 。但六年之后 , 因瘴气厉害而裁撤 , 委任基诺族头目为攸乐土目 , 管理基诺山区 。在清代以前 , 傣族土司对基诺山已实施统治 , 传说傣族召片领曾拜认过司土寨的基诺族长老为干爹 , 还娶过一个基诺族美女为妻 , 并生一子 , 后来此子当了召片领 。傣族土司在基诺族村寨任命了叭、鮓、先级基层头人 , 而且还以前、后半山为单位 , 任命两个金伞大叭 , 各赐以金伞一把 , 鋩锣一对 , 锁链一条 。每年这两个大叭都要在金伞的张盖下 , 在手持铁链、大刀和鸣锣开道的随从簇拥下 , 巡游各基诺族村落 , 以宣扬傣族召片领的统治权威 。民国时期 , 地方政府在基诺山委任保甲长 , 保甲长与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诺头人相结合 , 主要职责是为地方政府催缴贡赋 。1941年11月至1943年4月 , 基诺族在操腰的领导下 , 联合瑶、哈尼、布朗、汉等民族进行反抗 , 最终迫使云南省地方政府把车里县长撤职查办 , 3年内未在基诺山征税 。
在1949年以前 , 基诺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阶段渡阶段 , 由父系氏族制取代母系氏族制 , 大约也只有300余年历史 , 21世纪初日常生活中母系氏族公社的遗俗还相当多 。如在隆重的“上新房”仪式中 , 第一个手持火把登楼点燃火塘的是氏族内最年长的女性;在成语和古老的祭词中有“母亲是家长”的古训;只有母亲才有权为生病的子女杀鸡“招魂”;村社长老虽已是男性 , 但至今人们仍沿用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的称号“左米尤卡” , 即村寨的老奶奶 。
由父系公社取代母系公社 , 大约有300余年的历史 。个别村寨在20世纪40年代尚有百余人共居的大竹楼 , 这个父系大家庭公社虽然共居一处 , 但分居各房间的小家庭却又是个体经济 , 单独生产和消费 , 呈现了父系大家庭公社末期的过渡状态 。这些原始社会古老遗迹可谓基诺村社的特点之一 。
京族的饮食习惯
逢年过节和喜庆盛会时还要吃“剁生” , 即用生肉末拌上盐巴、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 , 用手捏匀 , 直到把肉捏成白色像熟的一样才进食 。
基诺人习惯于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塘边上 , 用烟火熏烤成肉干 , 使之常年不坏 , 食用时切片烹汤 , 其味鲜而不腻 。
基诺族最喜欢吃的菜有酸酉奄鱼 。做法是将鲜鱼去鳞洗净 , 拌上辣子、盐巴与热的米饭 , 装进竹筒里 , 用芭蕉叶蒙在筒口 , 扎紧 , 待酉奄熟后即食 , 这种菜有特殊的酸味 , 味美可口 , 是佐饭佳肴 。
蚂蚁蛋也是基诺族喜吹的营养佳肴 。农历三、四、五月间把蚂蚁包砍开 , 用篾箩接着 , 一个较大的蚂蚁包子获蛋七、八市斤 , 蚂蚁蛋一般有筷子头那样大小 , 似蜂儿的样子 , 营养丰富 , 可以煮吃、炒吃、蒸吃、放在火塘里烧吃 , 或放上盐巴、辣子舂细加水做成汤喝 。
京族的婚姻家庭
基诺族青年恋爱自由 , 但青年男女必须在举行“成年礼”之后 , 才取得谈恋爱的资格 。男青年16岁 , 女青年14岁 。举行成年礼后 , 还要接受父母祝福 , 同时还要接受父母赠送的全套农具和成年人的衣饰——绣有月亮花徽的上衣 , 绣有月亮花徽和几何花纹的筒帕 。基诺族的恋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 基诺语称“巴漂” , 即秘密的谈情约会阶段 , 这一阶段 , 互相赠送礼物 , 如女子送槟榔、鲜花 , 男子回送草烟、精心刻制的刀把之类 。第二阶段 , 基诺语称“巴宝” , 即爱情由秘密转入公开的阶段 。这一阶段 , 互赠的礼物更多 , 而男子此时对女子最为尊贵的礼物是男子的母亲向女子赠送的礼肉 , 大凡男方家中杀鸡、杀猪、杀牛或猎到野兽时 , 男方的母亲都要选一块好肉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四方形 , 让儿子交给自己的恋人 。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夜晚参加“尼高左”(男女社交的公房)进行社交活动 , 其间男子编竹篾活 , 姑娘刺绣纺织 , 或相互对歌 。女子可把沾有梨木烟脂的铁片递给男方 , 男方则用手指细心漆齿 。第三阶段 , 基诺语称“巴里” , 即请求同居 。男方认为双方的热恋已达到了同居的程度时 , 便可秘密地直接告诉女方 , 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 , 就可以进行同居 , 即使同居后 , 男子再到女家 , 如女方的房门户没有半开也不得任意闯入 。同居时 , 男子天不亮即应离开女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居后 , 双方觉得应该组成家庭时 , 男子即在早上给女方家背水、扫地 , 即是向女方的父母表示也向世人申明 , 他要和这家姑娘结为夫妻 。不久 , 男方的父母和证人便登门求亲 。迎亲这天 , 新娘必须在迎亲的队伍到来之前 , 躲藏起来 。届时由亲娘的舅舅和兄长找到 , 交给迎亲的队伍 。在到新郎家的途中 , 还要举行泼污水仪式 , 即青年男子将污水泼在新娘身上 , 这是原来和新娘相好 , 而且同居过的男青年 , 其中也包括血缘氏族内的伙伴(基诺族不少村寨允许血缘氏族内的恋爱和同居 , 但禁止正式结婚) 。因为她要到丈夫家生活 , 与伙伴们分离了 , 泼污水是对她的报复 。
新娘来到新郎家 , 新郎的母亲送新娘一个鸡蛋 , 在她手上拴一根红线 , 绕3圈 , 新郎的父亲要给她一只鸡脚 , 并在她手上拴红线 。意为不但把姑娘的心拴住 , 连魂也给拴住了 。村寨的长老“卓生”、“卓巴”也前来祝贺 。人们喝酒、唱歌、跳基诺舞、擂太阳鼓、尽情地欢娱 , 以庆贺这对新人完婚 。结婚当晚 , 新娘不能外出 , 第二天清晨 , 新娘背水回家烧好洗脸水 , 请公婆洗脸 , 并正式称呼他们为阿爹阿妈 。男子婚后仍可以“窜”姑娘 , 而妇女婚后一般不参加社交活动 。离异现象很少 。
京族的宗教信仰
基诺族过去盛行祖先崇拜 , 相信万物有灵 。巫师有两种 , 一为“布腊包” , 一为“莫丕” 。遇有灾祸降临 , 请巫师杀牛、猪、鸡、狗祭鬼神 。巫师会比较简单的占卜术 , 并兼行草医 。“卓巴”、“卓生”(村社长老)主持重大的祭祀活动时 , 往往举行剽牛仪式 。基诺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祭大奄(龙)”、“火把节”、“新米节”租过年 。过年时间不固定 , 一般由“卓巴”、“卓生”决定 , 当“卓巴”擂响”(大鼓)时 , 就意味着新时代的来临 , 全寨男女老幼就涌到“卓巴”、“卓生”家旁边载歌边载舞 , 欢庆新年的到来 。
基诺族现有人口1.8万余人 , 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 , 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
基诺族尊敬长老 , 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卓巴”(寨父) , 一个“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务 。
基诺族宗拜太阳 , 在基诺人的背心上 , 绣有太阳的图案 , 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饰物枣背包上 , 也绣有太阳的图案 。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 , 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 , 鼓身插有17根木管 , 象征太阳的光芒 , 基诺人在除夕敲之 , 据说能带来吉祥 。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 , 都反映出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 。
京族的节日
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过年 , 约在春节前后 。
打铁节
基诺语称“特毛切” , 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 , 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 , 历时三天 。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 , 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 , 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 , 这就是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 , 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两面 , 分公鼓和母鼓 。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 。祭祀太阳鼓 , 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
新米节
亦称“新米” 。每年农历七八月间 , 谷物即将成熟的时候 , 基诺族人就从田地里采集一些新谷子、蔬菜和瓜豆 , 再杀几只鸡 , 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 , 同时举行一些仪式 。人们边吃边唱 , 欢乐的歌声常常通宵达旦 。
特懋克节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 , 在2月6日至8日举行 , 人们除了杀猪宰羊 , 开怀畅饮外 , 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 , 打起太阳鼓 , 载歌载舞 , 通宵达旦 。
火把节
基诺族传统岁时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 。节前 , 由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分派一些人上山砍松柏 , 把砍来的树枝在寨内广场上支起一高大火把 。这天全寨人停止征税 , 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 , 家庭主妇忙于准备节日会餐 , 亲戚朋友互相拜访 。晚上 , 在塞外烧起火把 , 人们汇集到火把周围 , 待卓巴向火把祈祷后 , 人们便纵情歌舞 , 老人们开怀饮酒 。青年男女则合着锣、象脚鼓和三弦 , 尽情鼓舞 , 直至通宵达旦 。
成年礼
基诺族传统的交游节日 。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 , 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 , 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 , 晚上不得随便出门 , 禁止谈恋爱 , 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 。只有到了十五、六岁 , 举行了成年礼以后 , 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 , 才可以谈恋爱 。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 。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 。上新房的那天 , 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 , 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 然后把他挟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楼上 , 与大家一起吃喝 , 贺新房的人要给他敬酒 , 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三块牛肉 。他收下这份肉 , 表示乐意参加“绕考”(基诺语) 。突袭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刹那间产生恐惧 , 增加接受“成年礼”的神秘感 , 使受礼仪式在一生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参加“绕考”组织的第二天 , 父母要送他全套的农具 , 铜制的装槟榔的盒子 , 装石灰的盒子还有背上绣有月亮花纹的新衣裤 , 绣着几何图案的筒帕、包头巾、包脚布等物 。在上新房的仪式上 , 长老们带领大家歌唱史诗 , 歌唱传统的社会生活的习惯法规、生产过程和古老的生活 , 还对接受成年礼者进行民族的传统教育 。
女青年举行“成年礼”一般不经过突然捕捉的仪式 , 只要由女青年组织(基诺语称“米考”)的认可就行 , 但父母同样要赠与农具和衣服 。这时女孩子的服装颜色更加鲜艳 , 有的围裙是两层 , 发式也改成一条独辫 。
参加“成年礼”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从此 , 他们便成为村庄的一名正式成员 , 要承担起社会的各种义务 。他们要参加青年男女相互结交的社会组织 , 即“统考”和“米考” 。男青年要巡逻放哨 , 维护村舍法规和寨子治安 , 调解纠纷 , 对违法的人进行教育和惩罚 , 同时他们可以享受村舍成员的一切权利 , 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