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不适合谈恋爱

男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不适合谈恋爱

你知道吗,讨好型人格的男性,在恋爱和婚姻中不但不会幸福,反而更轻易悲剧 。
“过去二三十年里,我总是活在父母对我的期待里,我总是不停地追逐别人对我的认可,像个卑微的奴才一样去满意别人的需求 。
可是从来没有人能真正满意我的需求 。”
曾经你是否也以为,男性越卑微地讨好妻子、母亲,自己就能被认可、被看见、被喜欢?
其实不是 。
大多数“讨好者”越喜欢寻求别人的认可,越讨好别人,越轻易让人忽略你的真正需求 。
记得导演姜文采访时说:
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处不好与母亲的关系 。她老有一种不兴奋的样子,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取悦母亲,所以我总是处在被抛弃的恐惊中 。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成功的男士,原来也是一个活在他人期待中的讨好者 。因为童年缺乏与母亲正常的依恋关系,所以成年后,他与女性的亲密关系,一直不尽圆满 。
1993年,一次聚会上姜文熟悉了前妻桑德琳,那时姜文正处于失恋,热情奔放的法国女孩桑德琳走入姜文的世界,很快他们陷入热恋 。
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姜文温柔体贴,和妻子相处,完全复制了他对母亲的那套“讨好”模式 。刚开始妻子很享受他的付出和讨好,可是徐徐的,他在妻子眼中变得没有性格,没有男人味,不像刚相识那样了 。
结婚的10年里,姜文温驯讨好妻子,妻子“恃宠生娇” 性格火爆,加上两人育儿理念差异 。多年来的忍耐,姜文终于忍不住爆发,开始和妻子大吵,9岁的女儿躲进房间里流泪,姜文夫妇离婚收场 。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丈夫模型”屡见不鲜,丈夫没脾气,对妻子百般顺从,最后却不明就里地换来妻子的“变本加厉”,舍不得孩子、离不起婚,只好逼自己沉默,安慰自己说:不求理解,只求安静 。
婚姻中明明丈夫付出得多,为何却被这样不公平对待?
02
有位男性朋友,他工作严谨性格温良,天天上班前给妻子、女儿做好早餐,天天下班准时接女儿回家,家庭琐事也全全由他负责,对妻子没有任何要求 。
他是亲戚、朋友眼中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按理说婚姻应该很幸福,但是他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常常挂着一张冷脸,整个人丧失活力 。
从前的他不是你这样的,后来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他太具有奉献精神,经常忘乎所以地燃烧自己成全别人,忘了照顾自己的心情 。
记得有一次,他老婆打算换学区房,要卖掉现住的房子买一套更大的 。那位朋友不愿折腾,现在这样离公司近,照顾家庭方便,况且孩子还小等几年再打算也不迟 。
尽管他有100个可以说服妻子的理由,但是他没有 。心里不乐意,但嘴上还是允许他老婆,因为他怕老婆气愤,怕她无休止地发脾气 。
最终,他们的房子卖掉了,换到了离公司更远的学区房,天天的开车时间增加了1个小时,家庭琐事再也无心承担更多,妻子三天两头怪他不爱自己了 。
可能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天天都在不同的家庭里上演,好丈夫为了讨老婆欢心,宁愿做一些违反意愿的事 。
丈夫害怕拒绝老婆,那样会显得自己不绅士,觉得自己生下来就应该让着女人,谁叫自己是个男人?
有的甚至自我安慰,富养妻子,付出越多,妻子越不轻易离开自己,因为这辈子没有人再比我对她更好了 。
可是你知道吗?一旦你的付出超过了安全阈值,就会让人当做理所当然,甚至会被轻蔑、背叛你的付出 。
每次你的付出不被领情,想必你的内心也会失落、失望,进而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个糟糕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