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ie版本号 怎么查IE版本



文章插图
怎么查ie版本号 怎么查IE版本

文章插图
2021年年5月21日对于IE来说 , 是一个伤感的日子 。
这一天 , 微软正式宣告IE进入死亡倒计时:Internet Explorer 11 桌面应用程序将在 2022 年 6 月 15 日停止使用 , 并且不再支持某些版本的 Windows 10 。
事实上 , 过去几年 , IE经历了诸多版本停止支持和更新 , 而这次则在最新版本的Windows系统中停用 , 宣示IE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
无论是微软方面的主观愿望 , 还是用户使用的客观情况 , 已经存在近25年的IE浏览器都已经基本上成为历史的弃儿 。
浏览器霸主往事
1993年 ,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NCSA组织发表Mosaic 。这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遍使用且能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 。
IE 的崛起和绑定 Windows 有关 。90 年代还没有免费浏览器的概念 , 当时的霸主是作为商业软件的 Netscape Navigator(网景浏览器) 。为了对抗网景 , 微软将 IE 捆绑在 Windows 95、Windows NT 中推出 , 虽然这一行为在后来被法院判定为垄断 , 但对竞争对手来说这个判决来得太迟了 , IE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在 2002 年到达了 95% 的顶峰 , 远远甩开对手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从1995年诞生到1997年 , 短短的3年时间里 , IE为改善体验迭代了4个大版本 。凭借Trident内核的过硬技术、免费下载和“微软爸爸”的捆绑式预装 , IE一举终结了网景浏览器(Netscape)的统治地位 。
在20世纪90年代末 , IE业务每年为微软带来超过1亿美元收入 。到2002年 , IE占据浏览器市场96%的份额 , 这也是IE最为光辉的时刻 。
那个时候 , 新千年的互联网热潮风起云涌 , 网站的建设也热火朝天 , 政府网站、网上银行、校园网BBS等诸多服务网站均 , 唯IE马首是瞻 。
而最终导致这浏览器名誉扫地的原因 , 是在2000年代初期出现苗头的 。
有了对市场的垄断 , 微软懈怠了 , 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来进一步优化IE 。互联网在优化 , 网络安全威胁也在持续发展 , IE给了又慢又不安全的印象 。
更糟糕的是微软让换浏览器变成了难事 。他们将IE紧密集成在Windows系统中 , 卸载非常困难 , 把之前积攒的大部分用户好感毁了 。
2009年 , 微软还因为强制植入IE涉嫌垄断 , 被欧盟罚了17亿欧元(按当时汇率合170亿人民币)巨款 。
到了2000年代中期火狐等竞争对手趁虚而入 , 为了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全面拥抱开放网络标准 , 不像IE依赖大量的独家技术 。
最终开放标准得到普及让开发者不用再依靠微软独有的解决方案就能支持交互 。
于是乎 , IE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 , 然而微软似乎还是没认真抢救一下的意思 。与此同时 , 越来越多网页在IE上显示异常或者渲染不当 。
直到2009年微软才着手推出IE 8 , 他在标准兼容性和安全性上有很大进步 , 但那时候IE的市场占有率与2003年相比已经下降了1/4到1/3 , 损失已难以挽回 。
2009年出场的谷歌Chrome则是压死IE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依靠开源生态和快速更新的模式迅速壮大 , 浏览器市场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
【怎么查ie版本号 怎么查IE版本】浏览器的“三国杀”
围绕在IE身上最大的槽点是「慢」 , 人们只会在下载其它浏览器时用到它 。网友用恶搞漫画、伪官方账号来嘲讽它 , 有人做出「No IE」的网站 , 列举它的缺点来呼吁人们放弃 IE , 吐槽 IE 一度成为流行文化 。
其实从 Internet Explorer 11 版本开始 , IE 的速度已经不慢 。奈何对手太强 , 国内各种抢票、追剧的功能五花八门出现 , 360 浏览器、猎豹浏览器异军突起 , 用户已经被教育成「懒人」 。Chrome、Firefox 更是早就支持插件 , 生态不断壮大 , IE 的革新再难唤回用户 。
起初在Google内部 , 浏览器的开发是被当时的Google CEO施密特反对的 , 但他最终听从了两位创始人的建议 。于是就在2008年9月 , Chrome浏览器开始公测 , 在100多个国家开放下载 。
当时 , IE 8 Beta 2版本刚刚发布几天 , Firefox 3.0也已经发布近3个月 , 而且后者发布时还在下载量方面获得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总之 , 与二者的体量相比 , Chrome还只是一个婴儿;它当然有可能长大 , 但也有可能夭折 。
但是 , 站在今天来看 , Chrome几乎可以说是重新发明了浏览器;当下网页浏览器的许多人性化功能几乎都来自于Chrome 。比如说标签栏置顶 , 将搜索栏和地址栏合二为一 , 高度简约的界面设计 , 面向开发者的扩展程序商店 , 书签可以通过Google账号在云端同步……这一系列功能的出现划时代地提升了人们的网页浏览体验 。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 在保持数月个更新的迭代速度的同时 , Google还设计出一种极为有效的开发模式 , 将Chrome分为稳定版和开发版 , 前者用来满足普通用户 , 后者方便开发者进行功能更新和测试 , 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
因此 , 在Google深厚的互联网基因和强大的技术背景的支撑下 , Chrome大受欢迎 , 尤其是对于喜欢追求新技术的开发者而言 。2010年底 , Chrome在推出两年多之后夺取了10%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 , IE的市场份额继续下跌 , 低于60% , 而Firefox则维持在20%左右 。整个浏览器市场初步形成了由IE、Firefox和Chrome“三分天下”的局面 。
当然IE并非没有努力 , 在IE 8正式版和IE 9的更新中 , 微软也的确十分努力地改进浏览器的使用体验 , 在很多方面也向竞争对手尤其是Google的Chrome学习 , 但是IE的积弊使其很难在前进的步伐上显得迟缓而无力 , 而Chrome就像是一个年轻的跑步健将 , 没有什么包袱 , 只是在快速前行 。
至于胜负 , 用户才是真正的裁判 。
移动大潮下的IE
从2010年底到2016年初的5年时间里 , IE和 Chrome的发展曲线依然延续了之前的情况 , IE的市场份额继续稳步下降 , 而Chrome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稳步提升;至于Firefox , 则是在10%和20%之间徘徊 , 近来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根据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 , 在2015年12月全球浏览器市场上 , 霸主IE份额跌至48.57%;Chrome份额持续上涨 , 已经达到了32.33%;而Firefox已经下降到了为12.13% 。
很难具体阐明这五年时间里 , 移动互联网大潮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网页浏览器市场的发展 。但是微软在这场大潮中的严重缺位 , 却实实在在地造成了IE只能在桌面浏览器市场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状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Google的Chrome却继续凭借跨越桌面、平板和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的统一体验吸引着更多的用户 。
2013年发布的IE 11也很优秀 , 但却是那么无助;它只能蜷缩于桌面的一角 , 眼睁睁地看着人们在智能手机上用Chrome打开网页 。
另外一点值得反思的是IE和Windows的关系 。当初正是凭借这种关系 , IE才能够迅速达到“从0到1”的颠覆性局面;即使中间多次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来自政府机构的反垄断措施 , 但都无损于IE在早期的统治性地位 。但是在最近5年内 , 由于Windows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刺激下的转型失败 , IE也随之而遭到了冷遇;而就当微软试图通过Windows 10来实现自我变革的时候 , 它却已经决定用Microsoft Edge来彻底取代IE 。
2015 年 , 微软首次推出 Microsoft Edge , 想用它来取代 IE 成为 Windows 10 的默认浏览器 。一开始很多人因为 Edge 在 Windows 10 上运行快而叫好 , 但除此之外它的吸引力还是不足 , 没有掀起太大声量 。
也就是说 , 当初与Windows之间的“一荣俱荣 , 一损俱损”的关联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没能与Windows一起涅槃重生 , 落寞地沦为微软的弃子 。
也许在微软那里 , Windows操作系统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 因为目前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替代者 。而颠覆本身只能出现在可被取代的那些事物上 , 比如说IE , 比如说曾经是手机代名词的诺基亚 。
结语
对互联网世界而言 , 经典软件的退出和新生 , 早已是很平凡的事情 。只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 就会被抛弃 , 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 。除了IE , 主流浏览器已不再支持Flash插件、对Windows 7的支持已经结束等 , 都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软件、系统 , 都在互联网的发展中 , 慢慢地淡入历史 。
我们每个人 , 都有过一段和IE爱恨交织的青春 。即使有着令人头疼的各种问题 , 但是当我们第一次通过IE浏览器看到广阔的世界时 , 那种激动、开心的心情也是如此地让人印象深刻 。它曾给无数网友带来的最初悸动 , 那些爱恨忧愁 , 虽然有时很烦 , 却单纯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