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e是什么材料结实吗? pve是什么材料有毒吗



文章插图
pve是什么材料结实吗? pve是什么材料有毒吗

文章插图
但凡是个玩了几天游戏的 , 基本都知道PVE和PVP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 设计师对于这两种内容的设计思路也是南辕北辙差距很大 , 然而笔者想要借本文表达的观点就是 , 《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核心内容虽然表面上看是PVE , 但其实玩起来已经是一股子PVP味儿了 , 如果你是其他游戏的玩家 , 或许在阅读完本文的内容以后会得出差不多的理论 , 因为游戏玩家本来就是一个流动性大 , 选择面也广的群体 , 某款游戏的“风气、氛围”往往并不独立 , 经常会扩散到别的游戏里面去 。
下面就进入正题 , 开始进行讨论 。
一、怀旧服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魔兽世界》怀旧服的基本状况 。
最早的所谓“经典旧世”阶段的怀旧服 , 是以所谓的“情怀”为卖点将《魔兽世界》的老版本重新开放 , 供玩家参观和游玩 , 在正式上线之前以及上线后的早期阶段 , 很多玩家确实是比较讲究“情怀”这一点的(比如在做新手村任务的时候还会排队)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WOW怀旧服的氛围以及绝大多数玩家的游戏目的迅速发生改变 , 在“黑翼之巢”的阶段基本上完全定型——集体活动以“金团”为主 , 玩家的目标则是通过游戏获取经济利益 。怀旧服这样的游戏氛围毫不意外地持续到了“燃烧的远征”版本 , “怀旧服=赚钱副业”这个想法已经在多数人脑中根深蒂固 。
那么由于金团都会人为设置“补贴”(或者说“赏金”)机制 , 所以金团成员之间也就有了一层竞争的关系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补贴”——在金团进行结算的时候 , 会给DPS、治疗量较为突出的团员 , 以及坦克或者是承担特殊职责的玩家(比如“术士T”、“法师T”等)一笔额外的金币 。
由于金币和现实货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转换关系 , 所以金团的参与者们会拼尽全力争取这笔额外的补贴 , 能够放到台面上讲的手段有“全身附魔+宝石” , “自备食物+合剂+爆发药水” , “专门选择版本强势的职业去玩”等等;但这些明面上的手段基本所有玩家都可以做到 , 光看这些WOW怀旧服的金团当然还处在“PVE”的层面 , 然而不能放在台面上讲的很多小手段就成了真正拉开数据差距的关键点 , 比如说“贿赂治疗”(我给你一些矿/布/甚至是金币 , 你重点看下我的血) , 比如让指挥分配一些“打杂”的任务给别人 , 干扰他的输出/治疗等等 , 这个部分基本就是在拼游戏里所谓的“人脉”了 , 人脉资源匮乏的玩家就很容易吃亏 。
后来由于金团“补贴”的标准被认为过分地依赖数据 , 所以导致了“驱散”之类的“杂活”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 即便这些杂活属于是“不做就会灭团”的类型 , 因为基本上金团参与者都会认为“肯定有人会去打杂的 , 那为什么一定是我呢?”到了最后真就没一个人去打杂 。于是有一部分金团为了能保证副本的推进效率就进行了分金规则的修改——给“驱散” , “打团”之类的打杂工作也进行明码标价 , 刺激团员主动做事 。这样的规则客观来讲确实能让副本过程更加顺利 , 但是不可否认 , 玩家之间的竞争行为也更加激化了——为了经济上的补贴 , 团员们会开始“抢驱散”和“抢打断” , 这很显然已经属于“PVP”的范畴 , 因为各人的目标已经不是“击败BOSS” , “打通副本” , 而是“压倒其余玩家 , 赚到更多的金钱” 。
另外还有一点比较值得说 , 那就是金团在击杀BOSS之后的“拍卖”环节(当然少量还存在的DKP团也有类似的现象)也会上演一出出玩家勾心斗角的大戏 。比如很多玩家就对“抬价”这种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钻研” ,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战利品“价格尽可能地被抬高 , 让老板接盘 , 同时又不会被人说是‘恶意抬价’” , 钻研的范围自然就是“抬价”的幅度 , 哪些类型的战利品比较容易找到人高价接盘以及需要用到的各种话术 。在这个环节可以看到 , 既然BOSS已经倒地掉落了战利品 , 那么自然就不存在任何“PVE”的部分了 , 处理战利品的过程难道不是纯粹的“PVP”内容吗?
二、正式服
上一节说了WOW怀旧服的部分 , 可以说副本活动表面上是PVE , 但其中“PVP”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小了 , 甚至可以说由于怀旧服的副本活动相比正式服过于简单 , 所以玩家在副本里“PVP”所投入的精力可能会比“PVE”还高 。
那正式服这种金团所占比例较小的环境 , 是不是“PVE”方面的内容就会很纯粹呢?我看未必 。
虽然《魔兽世界》正式服(也就是《暗影国度》)的玩家大多数并不会从常规的PVE活动里直接获得经济利益(无论是参与团队副本还是5人副本大秘境) , 但很显然的是——经济利益并不是玩家之间进行竞争的唯一目标 , WOW正式服的玩家们在副本活动中的“勾心斗角”和“心理压力”也和经济利益完全没有关系 。带着“PVP”心态去参与PVE活动的玩家 , 笼统地说是为了获取所谓的“优越感” , 但如果说得更细的话 , 这又可以被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
首先是比较“恶劣”的一种 , 就是“希望通过游戏给他人施加压力”的玩家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多对他人施加压力的手段 ,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之间的攀比 , 小明在小亮面前炫耀家长给自己新买的文具/鞋子 , 这个行为让小亮产生了所谓“消费权力的被剥夺感” , 反过来说就是小明通过炫耀的行为给小亮施加了压力 , 一部分人在朋友圈里“晒车 , 晒包 , 晒首饰”的行为本质上也是这样 , 通过对他人施加某种压力来得到优越感 。
回到《魔兽世界》 , 假设说这类玩家在一次大秘境的活动里全程的伤害以及BOSS战的伤害都遥遥领先别的DPS , 那么他通常会通过语言直接向队友施加压力 , 只不过根据每个人性格、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语言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别 , 比如不太在意自己形象的玩家会在某个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比如某个队友阵亡或者灭团以后)开始直接对队友进行指责(甚至在指责完后直接“跳车”);而对自己形象稍加在意的玩家则会选择用“阴阳怪气”的方式嘲讽队友 , 但并不会指名道姓地指责(比如“?”“全程我一个装等垫底的敏锐贼打第一?”);还有一类会在副本活动结束之后做一下“总结性发言” , 比如“要是商人前面的小怪能A快点就好了”之类的(当然 , 他必须是全程输出第一才会这样说) 。
总之 , 虽然他们的话术风格各不相同(而且不只是大秘境 , 团队副本里也会有这种人) , 但从目的来说却是一样的 。
其次就是比较友好的一类玩家了 , 在这里没有给友好打引号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来说真的算得上友好 。这类玩家只是单纯地把PVP游戏的竞争态度搬到了《魔兽世界》的PVE内容上——想要在数据上超过别人 , 想要争第一 , 但主观上并不希望给他人施加会产生负面情绪的压力 , 无论是团队本还是5人本大秘境 , 他们都会为自己第一的数据而开心 , 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某种程度上把队友也视为竞争的“对手” , 但未抱有恶意 , 不会主动通过语言向他人施压 , 队友向他讨教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 。
这样的玩家虽然也让PVE活动蒙上了一层PVP的色彩 , 但对于队伍、团队来说不会有负面作用 , 甚至还会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类玩家也会有极端化的表现 , 比如《英雄联盟》里“不是我C的局我不想赢”类的选手 , 放到《魔兽世界》里就是副本打到半途一看全程没机会登顶了 , 直接跳车 。
最后的这类玩家想得比较多 , 他们甚至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游戏内获取优越感了 。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中 , 已经把相关的虚拟社区、论坛和游戏本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 在他们正式开始PVE活动之前就已经定下了明确的目标——例如本次副本如果有比较亮眼的表现 , 那么就把数据截图上传到社区论坛进行炫耀(在之前就已经有一些玩家把行为的范围扩大到了“木桩数据” , 比如“开启PVP模式在PVP天赋的帮助下打出额外输出” , 或者是打了很多盘木桩专门挑一盘运气最好、数据最好的发到社区论坛并摆出“求教”的姿态) , 你可以理解成“在虚拟社区论坛从他人那里得到优越感是此类玩家游戏的主要目的之一” 。
当然 , 除了他们自身的数据足够优秀之外 ,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能提供优越感的 , 这有点类似第一类玩家 , 那就是当其队友发挥特别糟糕 , 或者是犯下严重失误的时候 , 他们也会选择进行截图 , 然后放到社区论坛上去 , 妄图引起一次“群起而攻之”的狂欢 , 在看到大量攻击表现欠佳队友的言论之后同样可以得到优越感 。
在简单介绍完正式服这三种类型的玩家之后 ,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副本活动里有哪些“PVP”(玩家对抗)的手段 。不得不说的是 , 《魔兽世界》正式服的玩家确实有着远超怀旧服的PVE素养 , 至少在“打断”方面这方面大家基本都是有一定自觉性的 , 或许主要原因在于正式服里大部分的打断技能都没有公共CD , 对DPS的影响比较小 , 当然对于需要读条的职业来说还是会有影响的 , 所以即便不去计较很多法系的打断技能冷却时间更长 , 法系DPS使用打断技能的意愿很显然也是低于近战的(术士和兽王或许能除外) 。
然而在很多“功能性”的部分 , 勾心斗角就开始了 , 比如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队伍的构成是“毁灭术+鸟德+元素萨+防战+织雾僧” , 那么当治疗或者T阵亡(且没有提前绑定灵魂石)的时候 , 如果不考虑工程学 , 那么由谁来战复(不少术士玩家肯定会说“把魂石绑定给鸟德 , 这相当于把战复的压力往鸟德那边推了”)?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演变成没有意义的扯皮 , 但是假设我们把“防战”换成“血DK” , 然后把这个问题弄个投票 , 绝大多数人肯定会去投给血DK , 如果更进一步 , 把织雾僧换成恢复德 , 那么投票结果就肯定没有争议了 。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争霸艾泽拉斯》团队副本“达萨罗之战”的M难度开荒阶段 , 当时有至少2个公会因为“战复”的分配问题而直接散伙了 , 术士和鸟德都说开荒DPS压力大 , 生存环境也不好 , 自己“不方便”去战复别人 , 血DK则是说自己由于位置的原因战复不到阵亡的远程队友 , 最后一顿扯皮团队得出结论——既然谁也不服谁 , 那还是散伙吧 。所以当时有人就调侃说 , “奶德”竟然还有“缓解团队关系”的重要隐藏价值 。
刚才提到的也只是PVE玩家因“功能性”展现出“PVP”态度和行为的一小部分 , 除了所谓的“战复博弈”之外 , 还有“转火博弈”(对于刷数据没用的ADD我不转火肯定也会有别人转) , “控制博弈”(我不控怪 , T的硬度应该足够撑到我把这波怪A死)等等 ,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恶心的 , 最恶心的是那种“直接破坏他人游戏体验”的行为 , 比如什么叫牧师朋友把开了爆发的近战DPS拉远 , 叫治疗朋友故意不刷谁谁谁的血等等 , 这些手段算是最下等的一类 , 毕竟各种“博弈”还在期待有人去做功能性的工作 , 而这完全属于“希望别人打得差” , 对整个队伍来说都是不负责的 。
三、简单总结
【pve是什么材料结实吗? pve是什么材料有毒吗】总的来说 , 在《魔兽世界》这款游戏里 , 无论是怀旧服还是正式服 , 很大一部分玩家在进行PVE活动的时候 , 都会带有或多或少的“PVP心态” , 于是也会派生出诸如“抬价话术” , “战复博弈” , “语言攻击”之类的“PVP手段” , 虽然可能会导致队伍产生分裂 , 氛围遭到破坏 , 但“相互竞争”的氛围和玩家们的“胜负心”如果可以巧加利用 , 也会对PVE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得不说Recount , Details等数据统计插件除了本身的功能之外 , 还有一大贡献就是让很多玩家受胜负心的驱动而去自发地学习游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