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江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文学家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散文家江淹,江文通,先后在三个王朝做官,“江郎才尽”出自记载他的一个小故事 。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南史·江淹传》里这样讲的: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江淹年轻的时候,是鼎鼎有名的大文豪,诗文都是上品佳作,在当时的文化圈很有名气 。江淹做了官以后,年纪渐渐大了,他发现自己写的文字没有以前好了,甚至还有退步的迹象,有灵感了马上提笔写下了,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采 。
于是,就有人开始编了两个传说来解释江淹文采失去的原因:
第一个是说,江淹有一天坐着船在禅灵寺的河边靠岸,忽然很困,就睡着了,梦见一个叫张景阳的人,那人向江淹讨要一匹丝绸,江淹莫名其妙,下意识往自己怀里一掏,真的有丝绸缎子,于是拿出来,给了张景阳,醒过来以后,再也做不出锦绣文章了 。
另一个传说也类似,就是江淹还是在外面睡着了,也不知道江淹哪那么缺觉,这次是在冶亭睡着的,忽然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文通兄,我的一支笔在您哪里,现在该还给我了吧?”江淹从怀里(江淹这怀里是百宝囊么,啥都有)掏出一支笔给了郭璞,醒过来,写不出好文章了 。
反正无论做的什么梦,江淹是做不出好文章了,所以后世引出一例成语:江郎才尽 。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什么托梦让江淹没了文采,而是混迹官场多年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争名夺利上,那个文思如泉涌的年轻人江郎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个投机钻营的老官僚罢了 。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即指江淹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中国南朝文学家 。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 。江淹出生于南朝宋,年少时即因文章而声名显著,一生为官历南朝宋、齐、梁三朝 。晚年他仍担任齐、梁朝的高官,但是作品质量却大不如以前,被认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说他“江郎才尽”,至今传为文坛掌故 。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但事实是,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 。他的《恨赋》、《别赋》状人间生死之恨,离别之愁,酣畅淋漓,真挚动人,读来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 。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 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 。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 。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章插图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 。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 。
“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千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 。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 。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 。也许人们并不清楚,聪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尽”的把戏,把后人给涮了一把 。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中国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才情留名,而让江淹名垂千古的却是因“江郎才尽” 。但从江郎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才尽,而是恰恰相反 。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的江淹,最知道贫穷卑贱的滋味 。他任御史中丞后,总结了自己以前的经验教训,力戒广陵令郭彦文写写画画的毛病,并搞了一出梦中还笔的把戏,以期从此罢笔 。即使不得己而写,也只是写写“皇齐启运从瑶玑”之类的应景华丽篇章 。为的是,博君王之欢心,能苟全于乱世 。他把所有令人惊叹的文采都转化成了于乱世求生存的智慧,虽然这是一种苟且的当奴才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