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等保二级标准 等保三级机房



文章插图
机房等保二级标准 等保三级机房

文章插图

机房布线设计特点:
1考虑机房环境的节能、环保、安全;
2 适应冷热通道布置设备;
3 列头柜的设置;
4 敞开布线与线缆防火;
5 长跳线短链路与性能测试;
6 网络构架与外部网络(多运营商)互通(次进线间设置);
7 高端产品应用;
8 机房与布线系统接地 。
机房分级:
1 国标QB/T50314为A/B/C三级:(机房内的不同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标准进行设计)
1)系统的中断造成经济损失与公共场所程序混乱程度;
2)设备的容错配置(运行期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检修)造成信息系统中断 。
2 TIA/EIA942 4/3/2/1四级,可用性、年宕机时间 。
3 系统与设备基本(C/1)、冗余(B/2)、可维修性(A/3)、容错(A/4) 。
机房国内标准: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检测规范》GB50462-2008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289-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CPXY
布线规范及相关标准图集
标准系统描述差异:
1 GB/T50314(机房内部);
2 ISO/IEC 24764-2010,EN50173.5/1-2007(建筑群);
3 TIA 942-2005(建筑物),中间配线区IDA 。
不同规模数据中心组成:
1 小型数据中心往往省略了主干子系统
2 中型数据中心:
-1个进线间、电信间、主配线区域
-多个水平配线区域组成
-占据一个房间或一层楼面
3 大型数据中心:
-多个楼层或多个房间
-每个楼层或每个房间设立中间配线区
-有多个电信间用于连接独立的办公和支持空间
-对超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增设次进线间
机房布线与大楼布线对应关系的理解:
规划要点:
1 水平、中间、主干配线设备的交叉连接
2 列头柜及各信息通信设施的设置位置与功能
3 水平布线系统区域配线模块与CP点的设置
4 介质的传输距离:
- 铜缆链路90米,信道100米(4个连接器件)
- 光纤300米,OM4 550米
5 支持区域信息点数量的确定(GB50311)
6 基础、设备、确认数据调查表的填写
7 产品等级的选择
8 管线的综合规划
机房布线—工作区划分
1 主机房以一个机柜为一个工作区
2 暂时无法确定机柜数量的,以3~5平方米为一个工作区
3 辅助区以3~9平方米为一个工作区
4 支持区以不同的功能用房为一个工作区,如UPS室、空调机房等 。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1 6类(国标、942) 6A(ISO至少6A)及屏蔽4对对绞电缆应用
-支持永久链路长度可达到90m
-可减少电缆间串音与线槽占有空间
-便于散发热量
-网络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
2 7、7A类布线系统为全屏蔽的布线系统,在对大于10G网络的应用中,会体现更大的优势,免于缆间串音测试 。
屏蔽电缆选用
规范内容体现: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光缆布线系统或采取其它相应的防护措施 。
-环境要求未达到要求(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
-磁场场强不应大于(800A/m)
-网络安全保密要求;
-安装场地不能满足非屏蔽布线系统与其它系统管线或设备的间距要求 。
2 光缆的应用
1) 50微米(OM2/OM3/OM4)多模光缆
-利于网络的安全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减少线缆在线槽中的占有空间
-50微米(OM3)支持10G网络300m/100G网络100m,(OM4)支持10G550m/100G网络125m
2)单模光缆(OS1/OS2)则可以达到10000m;有利于与外部及电信运营商之间配线网络的互通 。
3 相应防火线缆应用(敞开布线)
规范: A级: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 级光缆
B级: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级光缆
-阻燃CMP
-耐高温低烟无卤线缆(850度)
4 高密度模块
5 RJ45/SFF预端接线缆应用
-端接部位性能指标得到可靠的保障
-线缆的施工带来极大的简便,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
5 智能配线系统应用(硬件与软件)
(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采用电子配线设备对布线系统进行实时智能管理)
-对配线端口与终端信息插座进行实时的管理
-与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平台的融合增强网络安全
-降低运行维护的工作量
6 标识与标签的应用:
-对技术文档的管理更加优化与标准化
-降低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
-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清算
-方便网络与布线系统的扩容 。
7 机柜与机架(宽架、垂直理线架、特殊功能)
8 敞开桥架
网络设施与配线
1 网络设备的类型、结构、尺寸、端口的数量、耗电量、采用的传输介质等各不相同
2 每一个机柜的端口及与公用网之间的端口
3 存储、接入、核心网络构架
4 主配线、水平配线、中间配线、设备配线模块设置及互通关系
5 列头柜的设置(15个机柜,考虑线缆数量与长度)
机房布线—工作区信息点的数量
规范
1 光缆采用1+1冗余,对绞电缆采用3+1冗余
2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每一个机柜)
– A级12个信息点,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二分之一
– B级8个信息点,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四分之一
– C级不少于6个信息点
2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 A级B级不少于4个信息点
– C级不少于2个信息点
接入交换机设置
1 接入交换机集中安装在一列机柜端部的机柜
2 接入交换机放在每一列机柜的中间
3 1U高度的接入层交换机放在每一个设备区机柜顶部
4 在服务器内部设置交换机
5 模块化 POD 是一组多功能的机柜,可优化供电、冷却和布线技术效能 。
服务器机柜配置确定
1 取得网络架构图与布线系统图
2 取得UPS供电系统对每一个机柜的供电负荷量;
3 取得每一台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KVM等设备)的耗电量、尺寸、安装方式、输入/输出电与光的端口数量
4 机柜的高度及U数量
5 确定设备区每一个机柜内安装的设备类型、组合情况与数量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KVM设备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KVM设备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配线模块也可以安装在敞开式桥架部位
6 计算机柜内所有设备与业务输出光、电端口的数量及连接对象
7 计算电缆、光缆跳线数量
8 计算每一个机柜出、入电缆和光缆的数量
9 确定每一列列头柜的数量、摆放位置、及安装设备组合情况
-几个机柜设置一个列头柜
-列头柜设置机列的一端或中间部位
-列头柜功能组合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 KVM设备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 配线模块
10 列头柜出、入线缆数量及连接对象
-列头柜至列头柜配线模块;
-至主配线区配线柜配线模块;
-至水平配线区配线柜配线模块;
-至中间配线区配线模块;
-至设备区配线模块;
-至电信间、进线间配线模块;
11 计算列头柜安装配线模块的类型及数量
12 计算列头柜数量
13 计算桥架敷设路由与尺寸
规划要点:
1 水平、中间、主干配线设备的交叉连接
2 列头柜及各信息通信设施的设置位置与功能
3 水平布线系统区域配线模块与CP点的设置
4 介质的传输距离:
- 铜缆链路90米,信道100米(4个连接器件)
- 光纤300米,OM4 550米
5 支持区域信息点数量的确定(GB50311)
6 基础、设备、确认数据调查表的填写
7 产品等级的选择
8 管线的综合规划
机房布线—工作区划分
1 主机房以一个机柜为一个工作区
2 暂时无法确定机柜数量的,以3~5平方米为一个工作区
3 辅助区以3~9平方米为一个工作区
4 支持区以不同的功能用房为一个工作区,如UPS室、空调机房等 。
机房布线产品应用
1 6类(国标、942) 6A(ISO至少6A)及屏蔽4对对绞电缆应用
-支持永久链路长度可达到90m
-可减少电缆间串音与线槽占有空间
-便于散发热量
-网络对传输带宽的更高需求
2 7、7A类布线系统为全屏蔽的布线系统,在对大于10G网络的应用中,会体现更大的优势,免于缆间串音测试 。
屏蔽电缆选用
规范内容体现: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光缆布线系统或采取其它相应的防护措施 。
-环境要求未达到要求(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
-磁场场强不应大于(800A/m)
-网络安全保密要求;
-安装场地不能满足非屏蔽布线系统与其它系统管线或设备的间距要求 。
2 光缆的应用
1) 50微米(OM2/OM3/OM4)多模光缆
-利于网络的安全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减少线缆在线槽中的占有空间
-50微米(OM3)支持10G网络300m/100G网络100m,(OM4)支持10G550m/100G网络125m
2)单模光缆(OS1/OS2)则可以达到10000m;有利于与外部及电信运营商之间配线网络的互通 。
3 相应防火线缆应用(敞开布线)
规范: A级:应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 级光缆
B级:宜采用CMP级电缆,OFNP或OFCP级光缆
-阻燃CMP
-耐高温低烟无卤线缆(850度)
4 高密度模块
5 RJ45/SFF预端接线缆应用
-端接部位性能指标得到可靠的保障
-线缆的施工带来极大的简便,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
5 智能配线系统应用(硬件与软件)
(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采用电子配线设备对布线系统进行实时智能管理)
-对配线端口与终端信息插座进行实时的管理
-与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平台的融合增强网络安全
-降低运行维护的工作量
6 标识与标签的应用:
-对技术文档的管理更加优化与标准化
-降低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
-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清算
-方便网络与布线系统的扩容 。
7 机柜与机架(宽架、垂直理线架、特殊功能)
8 敞开桥架
网络设施与配线
1 网络设备的类型、结构、尺寸、端口的数量、耗电量、采用的传输介质等各不相同
2 每一个机柜的端口及与公用网之间的端口
3 存储、接入、核心网络构架
4 主配线、水平配线、中间配线、设备配线模块设置及互通关系
5 列头柜的设置(15个机柜,考虑线缆数量与长度)
机房布线—工作区信息点的数量
规范
1 光缆采用1+1冗余,对绞电缆采用3+1冗余
2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每一个机柜)
– A级12个信息点,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二分之一
– B级8个信息点,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四分之一
– C级不少于6个信息点
2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 A级B级不少于4个信息点
– C级不少于2个信息点
接入交换机设置
1 接入交换机集中安装在一列机柜端部的机柜
2 接入交换机放在每一列机柜的中间
3 1U高度的接入层交换机放在每一个设备区机柜顶部
4 在服务器内部设置交换机
5 模块化 POD 是一组多功能的机柜,可优化供电、冷却和布线技术效能 。
服务器机柜配置确定
1 取得网络架构图与布线系统图
2 取得UPS供电系统对每一个机柜的供电负荷量;
3 取得每一台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KVM等设备)的耗电量、尺寸、安装方式、输入/输出电与光的端口数量
4 机柜的高度及U数量
5 确定设备区每一个机柜内安装的设备类型、组合情况与数量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KVM设备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KVM设备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服务器(或存储器等)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配线模块也可以安装在敞开式桥架部位
6 计算机柜内所有设备与业务输出光、电端口的数量及连接对象
7 计算电缆、光缆跳线数量
8 计算每一个机柜出、入电缆和光缆的数量
9 确定每一列列头柜的数量、摆放位置、及安装设备组合情况
-几个机柜设置一个列头柜
-列头柜设置机列的一端或中间部位
-列头柜功能组合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 KVM设备 + 以太交换机 + 配线模块
· 配线模块
10 列头柜出、入线缆数量及连接对象
-列头柜至列头柜配线模块;
-至主配线区配线柜配线模块;
-至水平配线区配线柜配线模块;
-至中间配线区配线模块;
-至设备区配线模块;
-至电信间、进线间配线模块;
11 计算列头柜安装配线模块的类型及数量
12 计算列头柜数量
13 计算桥架敷设路由与尺寸
配置实施步骤 ——确定
当机柜内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
1 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方式
2 机柜或机架
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
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
气流组织:
工艺对土建要求:
1 楼板的荷载(6~16KN/g)UPS电池组
2 层高(净高)≧2.5m (机柜/机架、活动地板250mm与 400mm、走线槽道、消防管线、施工空间等)
节能与环保:不设置窗
电源的谐波
【机房等保二级标准 等保三级机房】环境电磁干扰规范
4 安防-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具备联动控制功能 。
5 天花板离地板高度
-1级少2.6米
-2级至少2.7米
-3级至少3米(天花板离最高的设备顶部不低于460mm)
-4级至少3米(天花板离最高的设备顶部不低于600mm)
接地系统重要性:
等电位联结
1 保证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2 为防止设备漏电、静电放电等意外情况对设备和人身的伤害
3 屏蔽、非屏蔽布线系统
4 保证电磁兼容性能(EMC),降低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设备/配线架接地
1 机柜/架内专用的接地排,采用垂直或水平安装方式
2 每个设备/配线架采用(并行联结的方式联结至汇接排)
3 等电位连接导体直径至少为4mm
4等电位联结导体应采用绿色绝缘护套
5 电信间机柜2根不同长度导体接地
机房布线:
1 所有进入电磁屏蔽室的信号电缆应通过信号滤波器或进行其它屏蔽处理 。
2 进出电磁屏蔽室的网络线宜采用光缆或屏蔽缆线,光缆不应带有金属加强芯 。
管槽位置与路由:
1 对机房布线推荐采用敞开的布线方式(格栅线缆桥架) 。
2 位置与路由的确定:
-符合机房的净高尺寸
-不阻挡机房空调设计的气流组织
-电力管线及其它弱电管线能够保持相应规定的间距
-满足线缆布放弯曲半径等要求为依据
-机房的等级与管线敷设的方式来确定线缆的防火等级,并作出是否采用屏蔽的布线系统 。
机房布线—线槽敷设:
1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
2当配电电缆线槽(桥架)与通信缆线线槽(桥架)并列或交叉敷设时,配电电缆线槽(桥架)应敷设在通信缆线线槽(桥架)的下方
3活动地板下作为空调静压箱时,电缆线槽(桥架)的布置不应阻断气流通路 。线缆综合管路:
活动地板下敷设线槽时
-与配电线路的间距
-是否阻碍了空调气流的流通
采用上走线方式时
-线槽的位置应与灯具
-风口
-消防喷淋头的位置相协调 。
电缆应用长度
1 各系统对线缆长度限值
-永久链路90m
-信道100m
-主干300m(光纤)
-多用户信息插座 UTP /ScTP 24GWA 22m、ScTP 26GWA 17m
-CP 主干>15m
-设备配线区同一列机柜设备间连接线缆小于15m
线缆传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