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于结直肠癌临床用药指导:ASCO年会公布结果有望改变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三 )


更重要的是 , 以往谈及癌症精准医学 , 往往被局限在靶向药物内 。 但是靶向药物存在一定局限 。 从总体上来看 , 能够受益于基因驱动的癌症精准医疗的靶向药物治疗患者比例还是较低 。 大多数癌症患者仍需化疗 。 许多大规模基于细胞株或类器官的药理基因学(pharmacogenomics)研究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癌细胞可能被多种化疗药物抑制或杀死 。 临床精准的化疗药物用药指导将为患者带来更大收益 。 但是问题仍旧存在 , 如何实现为每一个肿瘤疾病配对有效药物 。
匹兹堡大学的这次研究证实了将AI用于临床化疗辅助决策方面的可行性 。 这是该课题研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 “用大规模临床实验数据 , 我们证明了化疗药物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实现适应人群的筛选 。 这个先例成立的话 , 从业者可以相信 , 针对其他临床用药 , 也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指导 。 将来 , 整个化疗治疗领域 , 前景可能发生重大转变 。 ”孙旻教授如此说道 。
两位教授总结道 , “在结肠癌辅助化疗中 , 判断现在指南内哪款药物有效、无效依然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医疗场景 。 未来 , 如何针对不同患者组合不同药物 , 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疗效及最少的毒副作用 , 将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 。 只要在癌症治疗临床用药AI指导方面 , 有一个成功案例出现 , 它就意味着突破 , 意味着局面的打开 , 而最终受益的患者将不计其数 。 ”
据悉 , 目前 , 该团队也正在和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和其他肿瘤中心开展科研合作 , 推动AI在临床决策支持领域的发展 。
■关于两位教授的简介资料
AI应用于结直肠癌临床用药指导:ASCO年会公布结果有望改变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文章图片
鲁兴华教授 , 匹兹堡大学生物医学信息系终身教授 。 他曾任美国国立大数据到知识(BigDatatoKnowledge)中心项目负责人 。 鲁兴华教授有广泛的生物医学科研经验 , 贯穿基础、临床、人工智能、信息学;他也有丰富的产学研转化经验 。 其科研成果发表在多领域的主流杂志 。 其课题组主要开发人工智能方法促进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和临床决策支持 。 课题组目前把因果方法学、贝叶斯因果网络、深度学习应用到癌症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 其课题组曾得到过多项NIH课题资助;也曾获得UPMC(匹兹堡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学术医学中心)的资助 , 开发指导肿瘤免疫学治疗的人工智能产品 。
AI应用于结直肠癌临床用药指导:ASCO年会公布结果有望改变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文章图片
孙旻教授 , 医学博士(MD)、生物学博士(PhD);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UPMC肿瘤科、血液科医生 。 孙旻教授目前代表UPMC在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项目担任首席医疗官 。 其从事肿瘤专业临床和研究二十余年 , 对乳腺癌、消化道肿瘤以及其他常见肿瘤均有丰富的经验和造诣 。 目前其已获得美国内科学委员会血液学、肿瘤内科学等专业认证 。
■补充介绍:关于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为“美中爱瑞”)
AI应用于结直肠癌临床用药指导:ASCO年会公布结果有望改变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美中爱瑞致力于肿瘤诊疗领域技术前沿 , 与UPMC(匹兹堡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学术医学中心)建立了深度合作 , 共建国际远程会诊中心 , 为患者联合制定诊疗方案 。 美中爱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2021年1月成立 , 2021年8月首次完成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 , 并于2021年11月通过了现场核查 , 可承接I期、II期、III期、IV期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 研究的方向主要为实体瘤的治疗 。 目前 , 美中爱瑞已就AI系统指导临床决策的研究与发明单位达成初步合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