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帽子故事 煎饼帽子的语言特点

【煎饼帽子故事 煎饼帽子的语言特点】


文章插图
煎饼帽子故事 煎饼帽子的语言特点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迈克喜欢吃煎饼 。妈妈摊煎饼的时候,他就站在一旁看 。他见妈妈用面粉、鸡蛋、盐和水搅成糊糊,然后往平底锅里搁些油;等油烧熟了,烧烫了,就往锅里倒些搅好的糊糊,倒得均均匀匀的 。不一会儿煎饼的一面烧成了金黄色,妈妈就握起锅把儿,手腕使劲用力一抖,煎饼在空中翻了个跟头,落下时再用锅接住 。过一会儿,另一面也烤黄了,一片又香又好吃的煎饼就做成了 。迈克觉得摊煎饼又新鲜又好玩,就让妈妈给他也试一试 。“你要小心,可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哟 。
妈妈提醒说 。迈克用双手抓住锅把儿,也学妈妈的样子,用劲把煎饼抛向空中 。怪了,怎么煎饼没有落下来?抬头一看,哟,煎饼贴在天花板上哩 。正在这时候,煎饼又落了下来,啪的一声,扣到了他的头上 。“这下可好,你有一顶煎饼帽子了 。
妈妈说 。迈克不甘心失败 。他又试了一次 。这次抛向空中的煎饼正好落进了锅里 。他做成了第一张煎饼 。“你成功了 。
妈妈高兴地说 。煎饼帽子把童话式的夸张用在生活故事里 。《煎饼帽子》不是以给我们提供榜样的面目出现,也不是以希冀孩子汲取教益的面目出现 。这两种面目的伤口在今天的中国很容易找,但那都有“药物性儿童文学读物
的嫌疑,即一个故事的外壳里包裹一份成人的教育用心 。《煎饼帽子》没有这个嫌疑 。它的效果是“读着开心
。开心的故事同样可以在其中蕴含严肃的意味 。没有意味的文字天生就犯软骨病,靡靡的,不好 。《煎饼帽子》的诱惑力正在于又开心又有意味 。《煎饼帽子》的意味,不能用“放学回家要帮妈妈做些家务
、“能干的家务活要学着干
之类的劝诫来概括 。作者只是把一个生活抓住,经营成了一个完整的、趣味盎然的故事 。迈克的故事从男孩蓬勃的朝气开始,从男孩的好奇心开始,从敢于尝试的勇气开始,但要烙好煎饼,光有朝气、好奇心和勇气是不够的,还得有经验和技巧 。故事告诉我们:看似简单容易的烙煎饼家务活,要做好,倘没有学习的过程,没有经验和技巧的积累,也还是不行 。不过,这个故事中最让我赞赏的是,明明是一则生活故事,然而在情节转弯的关头引进了童话的夸张——迈克因为也想如妈妈那样让“煎饼在空中翻个跟头
,来一下精彩的让妈妈瞧瞧,不料用力过大,用劲过猛,一抛把煎饼抛到了天花板上,贴住了,一时没落下来 。这就夸张出点童话味儿来了 。待到煎饼从天花板上落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啪,扣在了男孩的头上 。这时,妈妈没有大呼小叫:“哎唷,我的宝贝儿子哎,烫着了吧?
这样的大呼小叫用来表现今天中国城市的妈妈是近乎准确的 。结尾处,西方妈妈的“你成功了
祝贺一语,是妈妈式的情语,喜语,也是妈妈式的幽默语 。|好吃的帽子|厨师为什么要戴高高的帽子|老鼠吃早餐|爱吃玉米饼的小熊|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煎饼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