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是描写的哪个季节 绝句杜甫是什么季节


绝句是什么季节的古诗早春季节 , 从黄鹂鸣翠柳 , 千秋雪可以看出来 。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 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早春景色 , 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 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
全诗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白话文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 , 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
泊:停泊 。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 江苏省一带 。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春季 。杜甫的《绝句》创作于“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之时 。严武还镇成都 ,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 ,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 , 情不自禁 , 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 , 共四首 , 用“绝句”为总题 。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绝句》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 , 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 诗人陶醉其中 , 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 , 不觉勾起了乡愁 , 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 , 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 , 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 , 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 , 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 , 黄鹂的啼叫 , 给人一种轻脆 , 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 , 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 , 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色 , 诗中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描写出黄、翠、白、青色泽交错的画面 , 展示了草堂周边春天的明媚景色 , 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惟妙惟肖的早春图 。
杜甫《绝句》全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全诗赏析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 , 是四幅独立的图景 , 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 , 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 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 , 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 , 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 , 江船的出现 , 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 , 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 , 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 , 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 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 , 在那希望之外 , 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 汉族 ,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 , 人格高尚 , 一生写诗1400多首 , 诗艺精湛 ,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 有《杜工部集》传世 , 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
绝句是描写的哪个季节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色 , 诗中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描写出黄、翠、白、青色泽交错的画面 , 展示了草堂周边春天的明媚景色 。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绝句》古诗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 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
绝句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绝句》描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 , 从古诗当中的第一联“两个黄鹂鸣翠柳”当中的“翠柳”一词就可以看出来是春季 , 《绝句》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 诗歌的体裁为七言绝句 。
绝句
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 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
泊:停泊 。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 江苏省一带 。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
绝句 杜甫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绝句杜甫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
原文: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 , 
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 , 
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
注释:
1、黄鹂:黄莺 , 鸣声悦耳 。
2、白鹭:鹭鸶 , 羽毛纯白 , 能高飞 。
4、窗含:谓由窗往外望西岭 , 好似嵌在窗框中 , 故曰窗含 。
4、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 , 其雪常年不化 , 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
5、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 , 故云东吴万里船 。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 , 成都尹严武入朝 , 蜀中发生动乱 , 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 , 再过一年 , 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 。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 , 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
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 , 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情不自禁 , 欣然命笔 , 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 , 拟客居此以终老 , 而自叙情事如此” 。
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 , 四句四景 , 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 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 , 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
2、作品鉴赏
描写早春景象 。四句诗描绘四幅图景 , 分开来如四扇条屏 , 合在一起又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 。首句写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 , 一派愉悦景象 , 呈现一片生机 , 有声有色 , 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 具有喜庆的意味 。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晴空万里 , 一碧如洗 , 白鹭在“青天”映衬下 , 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 ,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 , 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
“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再写从门外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万里船”三字意味深长 , 因为多年战乱 , 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 , 船只不能畅行 , 而战乱平定 , 交通恢复 , 才能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 。“
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 , 一言空间之广 , 一言时间之久 。诗人身在草堂 , 思接千载 , 视通万里 , 胸次开阔 。诗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 , 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 , 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 , 江船的出现 , 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
全诗对仗精工 , 着色鲜丽 , 动静结合 , 声形兼俱 , 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
3、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 ,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 , 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 , 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 , 先在长安应试 , 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 , 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 , 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潼关失守 , 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 , 虽然躲避了战乱 , 生活相对安定 , 但仍然心系苍生 , 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 , 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 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绝句是描写的哪个季节 绝句杜甫是什么季节】关于绝句是什么季节和绝句杜甫是什么季节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