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作者是谁 爱莲说作者拼音


爱莲说,是谁写的!什么时候?【《爱莲说》作者是谁 爱莲说作者拼音】爱莲说是谁写的?
《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是我国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北宋五子之一 。
周敦颐的代表作有《周元公集》、《爱莲说》、《通书》等 。
全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从“出淤泥而不染”起,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写作手法,用菊花和牡丹衬托出莲之美,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 。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 。
1、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文学家、哲学家 。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后研究《易经》,在亲友之助下,谋了些小官,不久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 。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生前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 。
周敦颐著有《周元公集》,代表作品《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 。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
2、作品简介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
文章前一部分形象地描绘了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
爱莲说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 。
天圣八年(1030年),周敦颐十五岁这一年,父亲因病去世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旅途奔波,周敦颐跟着母亲投靠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 。
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 。
康定元年(1040年),周敦颐二十四岁,三年守丧期满,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 。
庆历四年(1044年),吏部来分宁考核,周敦颐得到广泛好评,二十八岁的周敦颐开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迁——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 。
庆历四年(1046年),周敦颐在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郡郴州县县令年期间,最突出的政绩是兴教办学 。一来郴县,周敦颐就在公务之余,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 。
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颐从合州(今重庆合川)解职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 。他们相互间仰慕已久,在京城,在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周敦颐应邀造访了王安石 。
王安石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相见恨晚 。以至于周敦颐离开了,他还久久地回味着、感慨着,忘记了睡觉和吃饭 。他们这次的聚会和交谈,双方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了新的思想的启悟 。
嘉祐八年(1063年)的5月,周敦颐应邀与一群文朋诗友游玩聚会 。兴之所致,大家便相约写诗作文 。周敦颐一气呵成挥笔而就一篇119字的散文,就是名传后世的《爱莲说》 。
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他将母亲的坟墓也从润州迁来葬在离他居所很近的地方 。他将门前的小溪正式命名为家乡的“濂溪” 。定居于江西庐山濂溪书堂 。
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中,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57岁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
扩展资料:
2、《爱莲说》写作背景
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 。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 。
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 。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 。”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 。”
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
2、作者轶事:
少年立志
周敦颐从小聪明好学,勤于思考 。遇到什么问题,喜欢寻根究底,不搞明白决不罢休 。
他会经常向衡州(今衡阳)舅舅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什么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东起西落,月亮为什么有盈亏圆缺,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地上的万事万物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
对于周敦颐提出的这些问题,周辅成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所知给予解答 。当然,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周辅成是没有办法回答清楚的 。一方面,受周辅成的知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 。而周辅成也非常喜欢周敦颐的这一性格 。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 。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 。
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八岁时,其父亲已过世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敦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莲说
爱莲说作者简介是什么?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爱莲说》简介:《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 。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 。“说”是古代文体之一 。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翻译: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十分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莲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
《爱莲说》作者是谁《爱莲说》是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那么《爱莲说》作者是谁?
1、 《爱莲说》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文学家周敦颐,周敦颐的原名叫做周敦实,字茂叔,属于现如今的湖南人,除了在北宋时期的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位,周敦颐也是当时十分著名的理学家和哲学家 。
2、 入仕之后的周敦颐,在政事上勤勉肯干,颇有政绩,还曾与年幼自己四岁的王安石颇有交情 。时年五十六岁的周敦颐最后因为不幸染上了瘴疠,不得不辞官归隐下来 。辞官归隐之后的次年六月,周敦颐就因病去世 。
3、 周敦颐所创作的《爱莲说》这篇文章做于自己五十五岁之时,此时的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在自己的军衙东侧挖上了一口池塘,在池塘里种满了莲花,时常邀请好友与其一同观赏莲花 。他通过《爱莲说》这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的为官思想 。
4、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上的就是关于《爱莲说》作者是谁的内容介绍了 。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 谁是爱莲说的作者1、《爱莲说》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文学家周敦颐 。
2、周敦颐的原名叫做周敦实,字茂叔,属于现如今的湖南人,除了在北宋时期的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位,周敦颐也是当时十分著名的理学家和哲学家 。
3、周敦颐所创作的《爱莲说》这篇文章做于自己五十五岁之时,此时的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在自己的军衙东侧挖上了一口池塘,在池塘里种满了莲花,时常邀请好友与其一同观赏莲花 。他通过《爱莲说》这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的为官思想 。
关于爱莲说作者简介和爱莲说作者拼音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