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老觉得肚子里有气往上顶、心慌、腹痛?送你一方,降冲逆、补心血( 二 )



半夏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善于除胸中多余痰饮 。 生姜温中止呕、温肺下气 , 善除体内寒湿 。 两者合用 , 组成小半夏汤 , 降逆止呕 , 专治心下有支饮之症 。 此为治本 , 专治肾水凌心之症 。
《药性论》记载半夏:\"消痰涎 , 开胃健脾 , 止呕吐 , 去胸中痰满 , 下肺气 , 主咳结 。 \"《药性论》记载生姜:\"主痰水气满 , 下气;生与干并治嗽 , 疗时疾 , 止呕吐不下食 。 \"

葛根清胃生津 , 既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 又能生津止渴 , 还能除烦止泻 。 缓解胃痛、心慌之症 。
《药性论》:\"治天行上气 , 呕逆 , 开胃下食 。 \"

黄芩 , 其性清肃 , 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 , 故能泻实火 , 除湿热 , 能消痰利气 , 让湿热从小便而出 。
《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 , 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 , 以其主诸热 , 利小肠故也 。 \"

使药——甘草甘温 , 调和诸药 。根据上文 , 我们知道奔豚气发病原理为:阳亡脾败 , 陷遏肝木 , 肝气郁发 , 冲于脐腹胸膈 , 则生疼痛而兼寒热;缘肝木上冲 , 胃胆俱逆 , 少阳郁迫 , 内与阴争 , 胜负迭见 , 故见寒热往来 。 厥阴肝木之气 , 风动血耗 , 温郁为热 , 故致肝胆湿热 。
所以奔豚汤九味药共用 , 以甘草补土缓中 , 生姜、半夏 , 降甲戊之上逆 , 黄芩、生葛 , 清胆胃之郁热 , 芎、芍药 , 疏肝而润风燥 , 李根白皮清肝而下冲气 。 九者共用 , 奔豚气自去 。



当然 , 还是要老生常谈 , 提醒大家一句:方是好方 , 但临床依然需要详细辨证 。 而且奔豚气病症与情绪关系密切 , 调理前后 , 患者都需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过于激荡 。
另外 , 奔豚气并非小病 , 需要患者朋友引起重视 ,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疗法 , 就会引起肝肾脾胃等脏器的病变 , 导致身体多个器官出现损害 , 严重者会有手脚冰凉、抽搐等症;更为严重时 , 甚至还会引起胃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