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功效:清热养胃

|豆豉的功效:清热养胃

提起豆豉 , 很多人不熟悉 , 但是如果提起黄豆酱 , 你一定知道 。
没错 , 黄豆酱就是用豆豉做的 。

豆豉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简单 , 就是豆子经过挑选 , 水煮 , 然后放置发酵 , 晾干就是豆豉 。
人们通过温度和湿度调控发酵程度 , 用盐、酒和阳光抑制发酵进程 , 有的豆豉经过一次发酵就能调味封存 , 有的豆豉需要反复闭坛修炼和晾晒才能修成正果 , 这使它们的美味各有千秋 。
简单的分类 , 豆豉可以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 , 咸豆豉可以做成风味各异的豆酱 , 淡豆豉入药 。
淡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 , 入肺、胃经 , 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 , 临床上可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等 , 此外还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 。 凡外感表证 , 无论风寒、风热均可应用 , 淡豆豉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 。
《药征》云:香豆豉(淡豆豉) , 主心中懊恼 , 旁治心中结痛及心中满而烦 。
这里的心 , 主要指胃 , 胃里有热 , 嘈杂 , 就会烦躁 。
胃里嘈杂是一个很难描述的症状 , 不胀 , 不泛酸 , 不疼 , 但是就是觉得不舒服 , 刺挠 , 这时候可以用栀子豉汤 。
栀子豉汤就两味药 , 栀子和淡豆豉 。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 , 具有清热除烦 , 宣发郁热之功效 。
主治热郁胸膈不寐证 , 症见身热心烦 , 虚烦不得眠 , 或心中懊怀 , 反复颠倒 , 或心中窒 , 或心中结痛 , 舌红苔微黄 , 脉数 。
栀子豉汤为“虚烦”火郁证而设 。 其病机为火热邪气蕴郁 , 而使胸膈气机阻塞不利 。 火当清之 , 郁当发之 , 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火 。 可用于火郁之呕吐、胃痛等 。 (《消化病经方治验》)
左季云:“栀子苦能泻热 , 寒能胜湿 , 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 。 豆制而为豉 , 轻浮上升化浊为清 。 ……剂分两最小 , 凡治上焦之药皆然 。 ”(《伤寒论类方汇参》)
【|豆豉的功效:清热养胃】方中栀子味苦性寒 , 泄热除烦 , 降中有宣;香豉体清气寒 , 升散调中 , 宣中有降 , 二药相合 , 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