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献血是否能改善血液粘稠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今天分享一篇【多献血是否能改善血液粘稠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志愿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献血不仅可以救人生命,对自己身体健康也是有利的 。但献血虽好,也不能过于频繁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 。献血法这么规定是有医学依据的,不能频繁的多献血,不然就失去了献血的积极意义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
1. 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 。"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 。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
【多献血是否能改善血液粘稠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 。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
3.男子献血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 。《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这种说法目前尚缺乏依据,未获得国际公认 。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 。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
有人提出多献血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这是欠缺科学依据的,适当献血可使血液得到超量恢复,还能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 。这是因为献血后血液得到稀释,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会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这可能有效降低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的发病风险 。但血液的粘稠度还受到血液中血脂、新陈代谢速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单纯献血的影响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久并没有准确的数据 。如果多献血,不仅不能改善血液粘稠,而且对人体还会产生不利影响 。
血液粘稠,会使人头晕乏力、脾气暴躁、失眠、血压升高,易产生血栓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听医生指导,做全面的血液检查,对症治疗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不要过于油腻,荤素搭配合理,如果有血液粘稠的症状,就要吃地清淡,多喝水,适当运动,但避免激烈运动 。
二、保持良好心态,调整愉悦的心情,释放压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如冥想、听歌、找朋友倾诉等,这样也有助于预防亚健康 。
三、低脂饮食、避免过量,多余的脂肪和糖分积聚在体内,会让血液变得粘稠 。适当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会使全身血液畅通,但不要忘记运动后要适时补充水分 。
四、补充水分,每天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 。
一般通过一段时间的控制是能够改善血液粘稠问题的,不能单一的依靠多献血,这样是有风险的 。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对针眼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将减少或避免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1. 献血后应用消毒棉球盖好穿刺孔,以胶布固定,并用3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5-10分钟 。
2. 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
3. 为保护好穿刺孔不受感染,至少在4小时内不要取去穿刺孔上的敷料 。
4. 注意针眼处1-2天内不要沾水,保持清洁 。
献血后饮食调理
献血后饮食如何调理,献血以后,每天至少应当吃下50-60克蛋白质,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
补充蛋白质--肉蛋鱼奶: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物质 。正常成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70-100克,献血以后应提高蛋白补充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120克 。高蛋白膳食并不需要单独准备,正常饮食中就有很多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此类物质最好添加在早餐或午餐中 。
增加铁质--动物血液:动物血中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血红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有利于氧气输送 。因此,献血后还应该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 。
在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中,牛奶名列前茅,一瓶牛奶可以为身体提供6克左右的蛋白质 。其次是鸡蛋 。就营养价值而论,鸡蛋是天然食品的佼佼者,它几乎包含造血需要的全部原料,一个一两重的鸡蛋为身体提供的蛋白质,与一瓶牛奶大体相当 。瘦肉含蛋白质也很丰富,瘦肉中最好的是羊肉,羊肉不仅含有较多较好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铁和铜 。它的含铁量是猪肉的六倍 。
献血后饮食如何调理,铁是组织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所以献血以后,注意补充铁就更为重要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鸡蛋、芹菜、菠菜、猪肝等 。
献血后饮食如何调理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成分,但是,血细胞离开它们却不能成熟,所以,缺少了这些维生素也会影响造血 。这些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肾等组织中 。
献血以后每天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完全必要的 。献血后血液的完全恢复大约需二至三个星期的时间 。所以,饮食调节至少也应坚持半个月左右 。但也不可暴饮暴食 。应当把营养均衡分配到各餐中,使身体及时能得到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献血后为防止针眼感染,献血者要注意1-2天内不要让针眼处沾水,保持清洁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