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医张奇文,中医儿科学会创始人,医术高超受爱戴,评为全国劳模

内科|名医张奇文,中医儿科学会创始人,医术高超受爱戴,评为全国劳模

文章图片

内科|名医张奇文,中医儿科学会创始人,医术高超受爱戴,评为全国劳模

文章图片

内科|名医张奇文,中医儿科学会创始人,医术高超受爱戴,评为全国劳模

文章图片


张奇文1935年出生在山东寿光的一个中医世家 , 历任潍坊市中医院院长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主任、党委书记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 。 他是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创始人 , 两次参加全国科技和卫生群英大会 , 因贡献突出 , 被评为全国劳模 。
张家世代行医 , 他从小就和上爷爷张世富、叔爷爷张世恩学习中医 。 由于爷爷去世比较早 , 他主要师从张世恩 , 在四爷爷创办的“同德堂”药店学习 。

张世恩对经奇文的要求非常严格 , 也非常有教学方法 , 他要求张奇文全文背诵中医典籍和古文 , 从最基本的《汤头歌》《药性赋》到《内经》《伤寒论》等经典都要求倒背如流 。 同时 , 也在大量背诵《三字经》《古文观止》等国学作品 。 这种严格的要求 , 让张奇文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
在背诵典籍的同时 , 他还学着抓药 。 这样的学徒生涯持续了3年 。 由于战乱 , 张世恩不幸离世 。 此事对张奇文刺激很大 , 他立志要传承四爷爷的衣钵 , 将中医发挥光大 。 新中国成立之后 , 张奇文到学校上课 , 学习文化知识 。 课余时间他都用来阅读中医典籍并乐在其中 。
【内科|名医张奇文,中医儿科学会创始人,医术高超受爱戴,评为全国劳模】
1954年 , 张奇文中学毕业后 , 想报考中医学校 , 但是发现当时没有专门的中医院校 , 不得已只好报考了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的西医专业 。 在这里 , 他系统接受了西医的教育 , 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 但是 , 张奇文并没有放弃中医学习 。
在学校学习西医课程之外 , 他一直坚持自学中医 , 还在学校发起成立了中医药研究课外学习兴趣小组 , 后来成为学校的模范研究小组 。 1957年毕业时 , 张奇文由于成绩优异 , 被评为全校11名优等毕业生之一 , 并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

有一年 , 他带着学生到济南实习 。 不久 , 潍坊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 , 一时人心惶惶 。 当时 , 西医对此病毫无办法 , 只能通过冰敷进行物理降温 , 病死率很高 , 恢复的也会留下许多后遗症 。 时任校长将张奇文推荐到潍坊市人民医院 , 与中医名家曹同文等一起参与抢救和治疗 , 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 , 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案 , 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 他们救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无一例死亡 , 而且没有后遗症 。 通过这件事 , 他更加坚定了学好中医的想法 。
后来 , 张奇文先后师从当时的名医郄秋浦、曹同文及蒯氏祖传儿科专家蒯仰山学习 , 特别是得到了蒯仰山的真传 。 通过刻苦学习和长期积累 , 张奇文逐渐精通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诸科 , 尤其擅长儿科和妇科的中医治疗 , 同时对皮肤科、男科、老年科等多个学科也都精通 。

1960年 , 年仅25岁的张奇文 , 作为山东昌潍地区的医生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 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对于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 , 这是罕见的 。 后来 , 张奇文到潍坊市中医院工作 , 先是担任科室主任 , 后来成为院长 , 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张奇文不仅医术高明 , 而且医德高尚 , 待病人如亲人 ,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 , 他经常下乡义诊 , 碰到交不起药费的贫苦人家 , 还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垫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