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什么意思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
这是出自一首诗
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
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
古人说的是
离别容易
相见时难
可作者却如此说
意思更进一步
不见难受
别更难受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为: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原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释义: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扩展资料: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 。此诗即其中一首 。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题 (李商隐七律《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难别亦难,离别时难别亦难”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离别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 。“相见难别亦难”出自唐·李商隐《无题》,语文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正当东风将收的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 。早晨梳妆照镜,(愁思难遣),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好在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尝试着捎信),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扩展资料这首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 。就内容而言,吴、冯、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 。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 。然皆属猜度而无实证 。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首爱情诗 。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含义是?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意思是,想见一面很难,要分开的时候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全诗如下,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如下,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晚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扩展资料:《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大约十五六岁时在玉阳山学道所创,是一首以女性的口吻抒写恋情,表达了作者与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爱情 。全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参考资料:无题——百度百科
"相见时难别亦难"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相见本来就很难,当见面后分别就更难 。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正当东风将收的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结茧到死时,缠绵的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眼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会太远吧,却无路可通;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扩张资料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尾联表明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全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话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原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扩展资料: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
相见难时别亦难是什么意思?这是出自一首诗
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古人说的是离别容易相见时难可作者却如此说意思更进一步不见难受别更难受

“相见难时别亦难”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该句出自唐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诗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并且它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
相见难时别亦难什么意思? 这句话什么意思.?大概是说想见一面很困难,但是到了分开的时候会觉得不舍,难以潇洒的转身离开吧.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对不对,错了别怪我哈!

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什么意思别时容易见时难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前者出自李煜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1]
春意阑珊 。[2]
罗衾不耐五更寒 。[3]
梦里不知身是客,[4]
一晌贪欢 。[5]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

【注释】:
[1]潺潺:形容雨声 。
[2]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
[3]罗衾(音亲):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
[5]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 。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 。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 。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 。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



后者出自李商隐的《无题》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⑵ 。
春蚕到死丝方尽⑶,蜡炬成灰泪始干⑷ 。
晓镜但愁云鬓改⑸,夜吟应觉月光寒⑹ 。
蓬山此去无多路⑺,青鸟殷勤为探看⑻ 。

字词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
⑷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
⑸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
⑹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
⑺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
⑻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

白话译文
无题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出自哪里?无 题
作者:李商隐
原 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译 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

浪淘沙①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
春意阑珊 。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 。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
一晌贪欢 。⑥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
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
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
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
【品评】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
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
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 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
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
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 。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
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 。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
亦复如此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 。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 。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1、“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中的一句,原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写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这是指春,也兼指人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

2、“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无题》中的句子,原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

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前者是李煜,后者是李商隐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南唐·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作者是李煜,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是李商隐,出自《无题》《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意思是什么?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全文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 。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 。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李商隐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博爱),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生平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梦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什么意思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这是出自一首诗 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古人说的是 离别容易 相见时难 可作者却如此说 意思更进一步 不见难受 别更难受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离别时容易,相见就难了,相见难了离别时更难,表示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离别时又舍不得分开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南唐·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李商隐的《无题》 。全文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什么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

文章插图

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1、此句出之于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全文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 。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翻译】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隐喻相思)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思念和孤独)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鉴赏】世间种种苦痛,常缘于欲而不得;明知欲而不得,却又更加执著地去追觅,苦痛就演变成了悲剧 。爱情、事业乃至整个人生,它们的悲剧,都因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境界,而倍受世人感叹、景仰 。屈子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何等的悲壮激越!如果这样的意思,由一个娇弱的女子说出,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就作出了成功的尝试,缠绵语而道悲壮情,悲绝千古,美撼人心——“相见难以实现,分别更加难受;尤其又在这春风衰竭、百花凋残的暮春时候 。春蚕至死,才把满腹情丝吐尽;红烛燃尽,才将满腔热泪流干 。我清晨对镜梳妆,只为如云双鬓改色而愁;你夜阑怅徊自吟,也该觉月色凄寒而悲吧!美好的蓬莱仙境,距此真没多少路程吗?殷勤的青鸟信使啊,请为我一探究竟吧……”诗人首联写爱情受阻的心境:“东风”,春风 。由于种种原因的阻隔,一对有情人被迫分离 。要想冲破重重藩篱聚首相见,该是多么困难 。即使终于相见了,那最终的别离又将如何承受?布芳万里的春风尚有衰竭的时候,曾经春意盎然的百花不也开始凋残了吗?我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呢?两个“难”字,低回婉转地表达出了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东风无力”,既是春风衰竭的自然写照,又寓含希望渺茫之意 。“春风”历来是美好、希望的象征,如今已然衰竭,不正是说明美好希望正日渐渺茫吗?一个“残”字,既写出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凄凉景象,又写出了主人公爱情境遇的不幸和心灵的创痛 。美好的青春、纯真的爱的心灵,就像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倍受摧残 。情景契合,物我交融,主人公痛苦矛盾的心理,凄凉无奈的处境,令人叹惋 。颔联写苦苦相思的悲绝:“丝”,与“思”谐音,指思念、相思;“泪”,燃烧时的蜡烛油,语带双关,指相思的眼泪 。既然聚也艰难,离也痛苦,那么主人公该怎么办呢?她在心里说——对意中人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至死方休;离别的痛苦煎熬,如同蜡泪滴落,直到蜡烛燃尽才止!春蚕吐丝,缠绵纠结;丝(思)尽身亡,自缚何苦!蜡炬自燃,痛苦煎熬;“泪”干化灰,自毁何伤!爱意的缠绵悱恻,痴情的九死未悔,尽在“方”“始”中矣 。明知相见无期,明知厮守无望,却依然眷恋,依然追求,情愿独自忍受一生的痛苦折磨,至死不渝 。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悲绝之情,早已超越了爱情海誓山盟的境界,遂成千古名句,令所有忠贞执著之人同感同悲 。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意思是什么?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全文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 。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 。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李商隐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博爱),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生平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梦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