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炎热高温天气 北京夏天高温


为什么北京的夏天比南方地区还热?现在就已经34度了 。其实,有时候北方反而比南方热的 。、
冬季,我国北方比南方冷,这是人人都能想得通的事实 。但是,到了夏季,北方有时反而比南方热,这就似乎不合情理了 。其实,从气象角度分析,北方的夏季比南方更炎热也是不奇怪的 。
一般来说,低纬度的南方地区临近赤道,阳光近乎直射,太阳辐射强,投向地面的热量多,温度比较高 。到了高纬度的北方地区,阳光多为斜射,太阳辐射弱,投向地面的热量少,温度自然要低一些 。但是,太阳高度角小的时期(早晚和冬季),太阳高度角度只要有小的变化,太阳辐射强度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当太阳高度角大的时期(中午前后和夏季),太阳高度即使变化较大,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却不会太大 。因此,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的太阳高度角也相对大了,北方的太阳辐射比南方弱不了多少,同时,北方的夏季,白天时间比南方要长,每天可能的日照时数比南方要多,如广州7月每天的可能日照时数平均为13.3小时,而北京却有14.6小时 。日照时数多,阳光照射时间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应增多,热量多了,温度自然会升得更高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水田和河流湖泊很多,水分蒸发远比北方多;南方森林多,植被厚,植物蒸腾量大;南方临近温度较高的海洋,海水蒸发相当惊人,大量的水汽又随南风进入我国南方空中 。这样,南方空气里面含有很多水汽,很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天空常常是浓云密布,天气往往是阴雨连绵,致使实际日照时数大大减少,有时会连续三五天甚至十多天见不到阳光 。即使天气晴好,云和空气中的大量水汽,也会显著地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致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大减少 。如7月,广州每平方厘米地面每天平均接收到太阳辐射是1855焦耳,而北京却是1930焦耳 。
另外,也由于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夏季多雷阵雨 。雨水来自高空,温度很低,低温雨水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也会吸收地面的热量,使温度下降 。雨水蒸发,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又都会带走地面的很多热量,使温度一再下降 。因此,多雨、多植被的南方,夏季温度不会升得太高 。
有时,南方处在副热带高压北缘,受静止锋控制,阴雨连绵,多日不见阳光 。然而,北方却受大陆高压控制,天气连晴,火辣辣的阳光终日追随每一个人,分秒不停地送来令人不敢接受却又无法拒绝的热量 。热量多了,温度自然更高,1999年北方高温酷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比较强大的暖性高压脊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北方的夏季,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比南方还要多,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比南方要少,无疑会出现高温炎热天气了,甚至会出现北方反而比南方更热的似怪不怪现象 。
受北方冷空气阻挡,暖空气大量堆积,温度日渐升高,并且显得闷热 。但是,物极必反,一旦泠空气暴发南下,就会下雨降温,给人们带来一阵凉意 。1984年8月6日,北京最高气温36.1℃,而8日下了207毫米的特大暴雨,附近大范围都下了大暴雨 。1999年6月下旬,华北连日高温后,7月2日至4日,也出现大范围较强降雨,气温随之明显降低,炎热得到了暂时缓解 。
最近的北京,出现傍晚气温高于午后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夏季会出现傍晚气温,高于午后情况,在我个人看来,全因为在此之前有过降温情况发生 。当温度骤降后,经过太阳炙烤,地面温度也在不断回升 。等到地面“被加热”后,太阳正好落山,于是就出现了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 。
除了这一情况外,还因为在傍晚时分,是一个城市交通最为忙碌时候,众多交通工具所排放尾气,以及使用空调排放热气,也能够让环境内气温有所提升 。
炎热夏季让我们首先想到,便是高温炎热天气 。依照常理推断,一天中最热时段,将出现在下午2:00—4:00之间 。在空气升降频繁时候,偶尔也会出现,傍晚气温高于午后情况 。这样情况存在,离不开下面两个因素 。
一、气温出现了大幅波动
北京在出现傍晚气温高于午后气温情况之前,有过冷空气到来,出现了大幅降温情况 。因为冷空气到访,降雨使得空气温度下降,地表整个温度也随之下降 。
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候,气温就会逐步回升,此时因为地表温度不高,使得地表能够持续吸收热量 。当到达黄昏时段,地表吸收热量达到一天最大,也就会使得环境温度提升,如此一来气温,就会高于午后气温 。
二、城市交通使得环境温度提升
北京这座城市,生活着近2200万人,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即便是人员呼出二氧化碳,也能够为环境温度,带来细微影响 。这样一个情况下,加上夏天交通工具所释放热量,就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温度提升 。
城市中众多建筑物,都有着很好吸热特性,当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时候,吸收热量建筑物,就会开始释放热量 。这也是众多建筑物,在夜间较白天更热,一个重要原因 。
最高气温35℃!北京高温蓝色预警中,何时才能凉快点儿?根据天气预报显示,这次高温估计要到8月底才能结束,今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从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而实际上很多省份进入6月中旬就已经出现了高温,到了7月中旬,气温更是突破了历史极值 。北京气象台7月17日发布了蓝色高温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天最高气温可达到35℃,提醒居民注意防范中暑 。
35℃已经算好了,像浙江、上海等地,最高气温达到了40℃,不仅虾被热熟了,连人都快热死了 。每到七八月份放暑假,原因就在这,如此高温,学生根本无法打起精神听课 。9月份之后仍然会有一段时间气温较高,希望到时候高校展开军训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不该逞强就别逞强 。
高温天气,出现了哪些奇葩事件?
1、浙江杭州路边一棵树发生自燃现象,据目击者透露,当时树木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竟然从树洞中冒出了浓烟 。消防员来到现场,立马对着树洒水降温,结果浓烟仍然没有消失,直到消防员对着树洞灌水,烟雾才逐渐消失 。
【北京炎热高温天气 北京夏天高温】2、浙江金华一路口发生了车祸,其中一名男子被撞断了六根肋骨,该男子坐在地上时,用手触摸了一下地板,结果被地表温度烫醒 。然后赶忙忍着疼痛爬起来,跑到树荫底下躺着等待救援 。
3、浙江杭州一名网友去菜市场购买了一些活虾,提回家后发现有三只虾,竟然被活活热熟了 。
以上种种奇葩事件,都间接说明了各地气温有多高,如此炎热的天气,希望大家能够注重防暑,不要长期待在高温环境中 。
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闷热持续数日!该如何防范?北京发布相关高温黄色预警信息,并且将会持续数日 。在这种天气之下,该如何进行防范呢?
避免太阳直射,外出时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晒准备 。
全国不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息,很多地方温度更是突破40℃,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 。在这种天气状况之下,就应该避免太阳长时间直射,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也应该携带相应的防晒准备,带好防晒帽子和防晒眼镜,穿着具有一定防晒功能的衣服,并且一定要透气、散热 。
劳逸结合,适当补充水分 。
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根据天气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以自己健康为主,不要冒风险 。夏天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午睡,为下午保持一个良好的精力 。相关工作者也一定要适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饮食清淡,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都难以下食,在这种天气情况之下,就应该多吃五谷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随着汗液所挥发的维生素和盐分,少吃油腻、荤腥、太甜、太咸的食物 。不仅如此,还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尽量早睡早起,为自己的每一天提供一个良好的精力 。
适当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 。
夏天也应该要适量运动,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运动时要选择好时间,尽量选择气温相对来说较低的早晨和傍晚,也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例如:慢跑、跳绳等,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出发,不要盲目从众 。
房内要注意通风,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 。
夏天都想要待在空调房里,享受片刻的安逸,空调不要设置过低的温度,房间内要注意通风,排出湿气 。
北京大学生40度高温天沿街发汉堡,高温天气应该如何有效避暑?在北京,有一位大学生拖着很多的汉堡去给一些户外工作者发汉堡,这位大学生在40度的天气当中,拖着巨大的汉堡盒也是让人非常心疼的一件事情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人很容易会出现中暑的一个现象,所以说当时大家也非常的害怕这个大学生,很有可能会中暑 。
在高温天气当中,避暑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就是建议大家在户外呆的时间,最好是不要太长,不过有一些人他们做的是户外工作,也没有办法避免这种事情的出现 。我们可以选择在太阳下面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去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一定要避免太阳直晒,建议大家可以选择用水冲化一些盐,这样也是能够帮助我们补水 。在炎热的天气当中,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喝一些冷饮,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喝冷饮也是很容易会导致大家的身体出现非常不舒服的情况 。
像一些大学生可能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活动,所以说也建议大家最好是做好户外防晒工作可以选择穿浅色的衣服,佩戴遮阳帽,还有防晒衣,也可以选择在脸部或者是露出来的部位涂抹一些防晒霜 。如果大家在户外的时候发现有人员出现了中暑的情况,有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先把对方一道比较阴凉的地方,如果不敢随意的去动这些人的话,我们可以选择用伞来帮助中暑的人遮挡阳光,还有就是大家可以选择用热水淋在这些中暑的人身上 。最后我们就必须要及时的拨打120,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出现了这种情况,也是让人觉得非常害怕的 。不过大家也是需要注意在户外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补充一些水分,不要选择喝冰水,最好是喝一些常温或者是温热的水 。
北京迎持续高温天气,北京气温为什么如此高?自从进入了八月份,北京的天气还是持续高温炎热,可以说,在进入八月份的天气之后,气温还是没有明显地下降,不仅炎热,而且还特别闷,想要找个凉风的地缓缓都很难 。可以说,即使是已经过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北京的天气还是高温闷热,并且湿气还大,当地的居民大多都感受到像是“蒸桑拿”那样的感觉 。
那么,为什么北京的气温到现在还是那么炎热、闷热,居民们还是感受到像是“蒸桑拿”那样的感觉呢?
一方面,最近的北京以及其周边的地区受到了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影响,天气炎热、湿度大,就像是在蒸锅中一样,又热、湿气又重,人们的体感就更加闷热 。鉴于,副热带高压向西面继续延伸,,暖湿气流强盛,带来的天气就是炎热、湿气大,在加上最近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所以也让最近的天气变得更加闷热难耐 。还有接下来还会受到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影响,将会带来降水,但是天气不会有明显地下降,所以,居民体感还是闷热 。
另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化让气温更加升高,气候温度变得更加高,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更高的气温 。可以简单地讲为“城市热岛效应” 。再加上现在的城市寸土寸金,城市的绿化面积也不够,所以,植被减少,也使得城市的气温更加高 。
气温高,湿度大,体感闷热,也会带来较大的中暑几率,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好好注意,我们也要注意调节自己,避免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