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加班 高温加班费


高温天气上班算加班吗?国家没有规定高温就会停止上班 。因为国家层面对于防暑的规定只见于60年代初,当时的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 。但也没有具体规定在超过多少度时就停止工作 。
该《暂行办法》已经实施了近46年,不仅很少有人知道,而且其中的许多规定也早已不合适宜,亟待修改,但我国各省市倒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不少地方性规定 。
地区规定
1、气温或工作地点温度超过39摄氏度时,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气温或工作地点温度超过38摄氏度时严禁加班加点;以及员工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视为工伤等等 。
2、重庆和南京等有火炉之称的城市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当当地气温达到40℃以上时劳动者不用上班,39℃时只上半天班 。
【高温天气加班 高温加班费】3、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 。一线职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旦中暑,职工或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认定为工伤后,中暑职工即可按照相关法规享受工伤待遇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温劳动保护
员工在温度三十八度的车间加班属于违法吗劳动者在温度三十八度的车间加班的,只要用人单位是按照劳动法足额支付其加班费的,用人单位的行为就不属于违法 。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
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高温天气,是夏天和初秋常见的天气,高温天气,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所以特别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下面是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内容 。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1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施工 。
2、夏季高温露天作业应严格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帽 。
3、从业人员要学习夏季安全施工知识,掌握相关预防及防护技能 。
4、在封闭(半封闭)空间内的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恰当措施,搞好通风和降温,避免中暑 。
5、高温天气应做好压力容器防高温、防晒处理 。
6、夏季高温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防蚊虫叮咬,预防季节性疾病 。
7、夏季施工天气炎热,多存在穿拖鞋、赤膊上岗的情况,这些情况应严格禁止并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和佩戴的检查 。
8、夏季施工应做好防火措施,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曝晒工作 。
夏季防暑应急处理
1、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休息,松解衣服,饮用清凉饮料(淡盐水或浓茶) 。
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
① 迅速降温,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 。
② 可在病人头部、两腋下、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 。
③ 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喷淋降低身体温度至38℃左右 。
④ 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滞 。
2、中暑人员每次饮水不宜超过300毫升,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
3、热痉挛者除了按上述步骤进行急救外,还应给病人饮用适量的含盐饮料,有条件的静滴500~1000ml生理盐水 。
4、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 。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2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易使人食欲不振,引起消化道疾病 。一些人因强光照射过久,会得光照性皮炎 。中老年人头晕、烦躁、乏力等症状比较普遍 。
老年人血压易升高,心脏负荷会加重,这就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发病概率 。婴幼儿易患热伤风 。专家建议,在高温环境下,最好做到:
1、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尽量避免少吃辛辣食物和油腻食品 。多吃水果、蔬菜等新鲜绿色食品,在食用前最好以流动水冲洗 。
2、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应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冰凉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应少用,尤其是小孩和在生理期的女性 。
3、婴幼儿的食物尽量不隔夜食用,因为乳制品可在短时间内变质,婴幼儿的用具也应勤清洗,防止细菌的滋生 。
4、个人卫生要注意 。要勤洗手,在屋内时最好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逗留的时间 。
5、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 。
6、炎热天气外出旅游时,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肠道消炎药、保济丸等常用药 。
7、中午要适当午睡一小时减少工作强度 。
8、要注意防蚊、虫咬伤、器械割伤、开水、滚油烫伤等 。
9、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头部,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
10、宜穿吸汗、宽松、透气衣服,以白、浅色为好,也应勤换勤洗 。
高温天气工作注意事项3
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 。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工段在布臵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臵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臵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烧成等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生产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 。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工段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单位、工段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办公室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生产安全处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员工在饮用防暑降温饮品时,应有节制合理饮用,避免因饮用过量导致的肠胃不适;
⑩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 。
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 。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
1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
2、高温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取防晒措施 。
③在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风扇等排风设备,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部门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 。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
⑥各部门、车间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
⑧ 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防止作业消耗过大导致身体不适 。
高温天气加班条件犯法么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加班合法吗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气温达到35-37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
如果气温达到35-37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
高温天气在厂房里很热但还是每天加班,而且没有任何防暑措施,侵害我们的权益了吗你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工作环境和加班问题 。
首先,你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工作环境恶劣,你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请求,要求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公司单位带来更好的服务,从长远上增加公司单位的经济收益 。如果这招软的不行,用人单位不予理睬或拒绝改善,你就只好要求解除雇佣劳动合同,拿工资走人,找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了,其实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带着一身技艺走遍天下都不怕 。
其次,关于你总是被单位安排加班的问题 。
劳动法释义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本条规定了三层意思:
一、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 。
为了保障劳动者劳逸结合,保持其身心健康,保证其有必要的时间进行文化娱乐和科学技术学习,使其有必要的时间料理家务、教育子女、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有休息权 。为了保障公民的休息权,劳动法规定了完整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本条的规定,是对劳动法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的补充 。
目前,我国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实行劳动者八小时工作制 。
1994年的劳动法对八小时工作制作了完整的规定 。即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法定的标准工作时间 。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又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对八小时工作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即职工每周工作四十小时 。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这主要是指在严重有害健康和劳动条件恶劣的条件下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时间制 。
2、规定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和职工探亲假等休假制度 。
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用人单位必须安排劳动者休假 。
3、对加班进行限制性规定 。
加班,也称延长劳动时间,是指用人单位经过一定程序,要求劳动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高限制的日工作时数和周工作天数而工作 。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身体健康,我国严格限制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劳动者加班 。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实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生产经营需要主要是指生产任务紧急,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经营的 。
(2)其次,必须与工会协商,经工会同意 。用人单位决定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把安排加班的理由、涉及人数、时间长短等情况向工会说明,征得工会同意后,方可延长工作时间 。如果工会不同意,不可以强令劳动者加班 。
(3)再次,必须与劳动者协商 。用人单位决定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进一步与劳动者协商,因为加班需要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只有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才可以安排加班 。如果劳动者不同意,亦不可强令其加班 。因为劳动者的休息权是法定的权利,任何人非依法定程序不可剥夺 。
(4)此外,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时间长度必须符合劳动法的限制性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严格控制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度,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5)最后,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得随意要求员工加班的,但出现紧急事件,危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适当突破上述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有关国家规定,只有在下列情形时,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才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必须利用法定节假日或者公休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国家在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二、用人单位不得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实践中,用人单位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通过制定不合理不科学的劳动定额标准,使得该单位大部分劳动者在八小时制的标准工作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生产任务,而为了完成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获得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劳动报酬,劳动者不得不在标准工作时间之外延长工作时间,从而变相迫使劳动者不得不加班 。
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其加班费: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 。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 。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应当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即加班费 。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根据本条的规定,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的,应当视为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其为了完成超过合理数量的劳动定额而加班工作的工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