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高温天气 新会高温天气预警


新会六月份八至十四号天气今天(07日星期六)
低温14℃~高温20℃

3-4级 明天(08日星期日)
低温14℃~高温16℃
小雨
3-4级 后天(09日星期一)
低温14℃~高温18℃

微风
新会天气10日(星期二) 白天多云 20℃无持续风向微风
黑夜多云 16℃无持续风向微风
新会天气11日(星期三) 白天多云 21℃无持续风向微风
黑夜阴 17℃无持续风向微风
新会天气12日(星期四) 白天阴 22℃无持续风向微风
黑夜阴 18℃无持续风向微风
新会天气13日(星期五) 白天多云 20℃无持续风向微风
黑夜多云 16℃无持续风向微风
怎么样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啊~!1炎炎夏日如何防暑
近几日 , 酷热的天气炙烤着三晋大地 , 省城各大医院因中暑而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 。为此 , 本版特将如何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奉献给大家 , 但愿它能为你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 。
8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 , 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 , 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 , 肌体散热不畅 。
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 , 身体虚弱 , 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 , 就容易中暑 。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 , 体温调节功能差 , 皮下脂肪又比较多 , 对散热不利 。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 , 加重心血管的负荷 。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 , 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 , 所以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 , 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 , 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 , 易引起中暑 。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 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 让机体产热加速 。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 , 使血管痉挛收缩 , 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 , 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 。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 , 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 , 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 , 容易中暑 。
多喝淡盐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发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 。其劳动强度大 , 工作时间过长 , 生活环境恶劣 , 房间闷热不通风 , 营养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
此外 , 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 。因此 , 一旦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无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 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 , 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 如治疗不及时 , 容易引起合并症 , 甚至死亡 。
要预防中暑的发生 , 除了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 , 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①保持室内通风 , 降低室温 , 室内起码要有电扇通风、降温;②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 , 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③降低劳动强度 , 备好防暑降温饮料 , 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④保证充足睡眠 , 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⑤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
夏季良饮是热茶
盛夏酷暑 , 饮何种饮料为好?中医认为 , 惟热茶莫属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 , 可兴奋大脑神经 , 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 , 并能强心利尿 , 促进血液循环 , 增加肾脏血流量 , 加快代谢 , 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 。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 , 汗孔洞开 , 汗腺舒张 , 促进汗液排出 , 散发热量 。有人测定 , 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 , 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 , 口干舌燥 , 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 , 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 , 在炎夏易发生中暑 , 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 , 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 , 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 , 并能保护造血功能 , 升高白细胞 , 增强抗病能力 , 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
但饮茶要讲科学 , 饮茶不可过量 , 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 , 慢慢品味 。
豆浆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 , 能量消耗大 , 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 , 一方面要消暑 , 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 。但夏季营养流失太快 , 不容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 , 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 , 不宜进食燥性补品 。你可知道 , 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 , 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 , 有生津润燥之效 , “泻胃火 , 治内热”、“利水下气 , 制诸风热” 。众所周知 , 绿豆有降暑功效 。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 , 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 。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 , 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 , 调整内分泌 , 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
下面再介绍一种豆浆:百合莲子浆 。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 , 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 , 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 , 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 , 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 , 机器安装到位 。启动机器 , 十几分钟后 , 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 。可根据个人喜好趁热往杯体内调入白糖或蜂蜜搅匀即成 。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来临 , 很多抵抗力差的人 , 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 , 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 , 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 , 在高温天气下 , 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 , 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 , 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 。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 。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 , 室温不低于25℃ 。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 , 以免干燥 。
孕妇:衣着应凉爽宽大 , 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 , 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 , 此外要保证睡眠 。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 , 调整饮食保护脾胃 , 不要多吃辛辣食品 , 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 , 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 , 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
一旦有中暑发生 , 首先要搬离高温环境 。用4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 , 并在额头、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 。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病情较重者 , 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
家中应备些中药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 。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 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 , 均可使用 。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 。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 , 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 , 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 , 苏醒后即可停药 。孕妇忌用 。
另外 , 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 , 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 , 均有良好作用 。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 , 以三棱针点刺放血 , 或大椎加拔罐 。对轻症中暑 , 刺血后挤出数滴血 , 片刻诸症即可消失 。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 , 并给予清凉饮料 , 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 , 继而热退汗出 , 诸症消失 。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 , 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 , 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 , 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 , 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 , 反复进行3-5分钟 , 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
重症中暑 , 除上述穴位按摩外 , 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 , 以点掐、按压为主 , 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 , 若条件许可 , 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 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 , 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
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 , 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8处 , 擦出许多红点后 , 患者即觉轻松而愈 , 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
科学用“两水”
入夏后 , 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 , 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 , 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 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 。中医认为 , 夏季虽然气候炎热 , 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 , 均会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 。而内伤湿滞 , 则是指人体因受暑湿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 。夏季阴雨天气较多 , 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 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 , 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 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 , 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 , 胃肠不适 , 腹痛等症 。中医认为 , 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后 , 上蒸清窍故有头晕或头痛症状 。如果暑热兼湿 , 使脾胃升降失常 , 有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状 , 可急服十滴水 。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 , 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 , 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 , 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 , 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 , 故不宜多服 。
总之 , 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疾病 , 治疗范围较广泛 , 既可治疗夏秋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 , 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肠不适 。而十滴水仅用于中暑症 , 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 。一药主治风寒湿之邪所致疾病 , 一药主治暑热湿之邪所致疾病 , 两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 , 因此应对症选用 。
广东已步入夏天 , 当地的气温最高会达到多少度?春节结束后 , 我国有很多地方还是很寒冷的状态 , 但是位于南方的广东却已经步入了夏天 。因为广东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 当地的气温最高会达到38—39摄氏度 , 而这也是体感温度 , 地面温度相对会更高一些 。
一、地理位置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南部 , 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 。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广东夏天的高温 。广东的气候特点是夏天特别长 , 气温特别高 , 而且降雨量也比较充足这样的特点 , 是属于海洋性亚热带气候地区 。
身处这样的地理位置 , 广东基本上是过了春节气温就开始飙升 , 直接步入夏天 。根据气候特点 , 最热的当然是7月份 , 在这个月份 , 全国各地都完全进入夏天 , 而广东甚至会达到38—39摄氏度的高温 。
二、高温天气注意防暑
随着广东马上入夏 , 气温也就会越来越高 , 但是这样的气候特点也非常适合人们的农作生产 。也就是说过了年 , 人们也就开始劳作起来了 。但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 , 我们还是应该注意防暑 , 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
对于很有经验的广东人 , 或者常年生活在广东的人们 , 这样的气温是比较适应的 , 但是如果遇到高温天气 , 还是应该做好防暑工作 , 不要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劳作 , 避免中暑 。
三、结语
对于我一个北方人来说 , 广东这样的高温天气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回适应的 。但是这样的气候特点 , 也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产 。而且因为日照充足 , 很多水果也要比北方的好吃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各有利弊 。不过看着广东小伙伴们马上就可以入夏了 , 也还是非常羡慕的 。低温天气的确限制了很多的行动 , 在高温未达之前 , 广东的气候还是非常适合人生活的 。
广州夏天气温最高多少度?广州夏天气温最高39.2℃
一、发生时间
2014年8月1日成为广州最热的一天,全市平均最高气温达38.1℃,其中广州城区最高气温达39.2℃,创当地历史新高 。
二、背景
广州市气象局得知,2014年广州高温呈现“出现时间早、频次多、强度强”的特点 。5月25日广州城区最高气温达35.0℃,为当年第一个高温日,较常年提早了24天 。8月刚过完,全市平均高温日数已达45.4天,较常年全年的日数还偏多28.7天,为历年之最 。花都、番禺和广州城区均提前打破了当地历史年高温日数的极大值
三、原因
海温偏高热量输送
广州高温日数与夏季海温密不可分,今年夏季海温偏高,造成广州高温日数偏多 。入夏以来南海夏季风强度大多时候偏强,偏南风源源不断将海洋上高温高湿的空气团输送至大陆,形成了广州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特征 。
副热带霸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且面积偏大,位置偏南偏西,副高长时间控制华南地区,导致广州在下沉气流的影响下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湿度大,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
台风少
一般来说,夏季台风带来的降水能有效缓解高温天气,而当年台风较常年同期偏少,8月竟史无前例地没有一个台风 。热量一时难缓解 , 高温不断上升 。
源腾讯
高温多雨天气 , 新会柑如何管理?1、喷叶面肥进行保果壮果:在多雨高温季节有利于营养的生长 , 但不利于幼果的生长 , 必须及时喷叶面肥进行保果壮果 。可选用含有机质成份高、优质的叶面肥 。
2.及时防治病虫 。
【新会高温天气 新会高温天气预警】3.搞好果园排灌工作 。在5至7月“梅雨”季节 , 对柑桔园低洼积水地块 , 要及时梳沟排水 , 降低地下水位 , 以有利果树根系正常生长;遇干旱期间 , 要蓄水抗旱 , 保证根系正常生长 , 有条件的最好能利用稻草或杂草进行果盘覆盖 , 保墒保湿 , 促进丰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