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完成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

【来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任女士今年52岁 , 因为右侧踝关节疼痛4年 ,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赵德伟教授看到任女士的踝关节X线片后发现 , 其距骨坏死 , 塌陷严重 , 还伴有严重的踝关节骨关节炎 。
按照传统治疗方法 , 只有踝关节融合手术能够解决患者疼痛症状 , 但是术后将丧失踝关节屈伸功能 , 变成被动僵直体位 ,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 踝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新技术 , 但受限于费用高和假体货源不足的状况 , 大多数患者因客观条件无法接受治疗 。
赵德伟教授团队对任女士的病情进行认真分析 , 决定为其使用3D打印技术量身定制踝关节假体 , 使用多孔钽金属制备假体 , 发挥多孔钽的组织相容性好、骨长入性能好的特性 , 代替关节面 , 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活动度 , 改善疼痛症状 。
专家团队巧施术 , 新材料成为更优选 。 经过严格的术前模拟和规划 , 任女士的手术在赵德伟教授团队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 , 术后假体位置良好 , 关节张力平衡 , 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
技术或产品介绍: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 该款假体及手术配套器械是由赵德伟教授团队自主研发 。 3D打印多孔钽技术是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新技术 , 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证书 。 多孔钽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弹性模量与骨骼相似、有利于骨长入、可以载药等特点 , 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材料 , 对患者预防再感染、假体的长期稳定性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植入物的设计方面 , 团队根据患者CT扫描数据 , 进行拓扑优化 , 完全根据患者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 。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术中对患者骨骼的处理 , 尽可能的保留患者原本的骨骼 , 增加与骨骼接触面积 , 也增加了假体对股骨头的包容度 , 同时也简化了手术过程 , 缩短手术时间 , 降低手术风险 , 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 提高生活质量 。 生物型假体:此款假体为生物型假体 , 无需骨水泥粘合 。 假体设计了锁定螺钉系统 , 同时3D打印多孔钽材料具有优良的骨长入特性 , 因此在假体植入时具有良好的初始稳定性 , 骨长入后又能提供良好的远期稳定性 。 数字化定位:3D打印技术通过精准的数字化测量 , 明确假体的位置与大小、截骨的位置与厚度、固定螺钉的长度与位置 , 手术过程中根据术前设计进行手术操作 , 简化手术过程 , 缩短手术时间 , 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 精准化治疗:3D打印技术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假体 , 通过计算机精准设计假体 , 明确假体植入位置 , 并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螺钉的位置 , 确保假体植入后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 医院成功完成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
文章图片
医院成功完成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
文章图片
医院成功完成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
文章图片
医院成功完成3D打印多孔钽生物型假体踝关节置换术】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