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物昌意的资料介绍 昌意世系图


禹之曾大夫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史记-夏本纪》,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下面相连的是“为人臣”三字,就是说昌意(帝颛顼之父)和鲧(大禹父)都没有得到帝位,只是作为人臣 。
黄帝驾崩时,帝颛顼继位,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实际上黄帝二十五子都没有得到帝位 。鲧被帝尧任命治理洪水,因治水无功,被帝舜“殛于羽山”,然后任用大禹治水,大有功德于天下,故帝舜以禹继承帝位 。
上古人物昌意的资料介绍昌意是上古时代的人,是黄帝的儿子,是玄帝的父亲,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昌意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昌意的资料
昌意是中国华夏人,他是皇帝和嫘祖的孩子,原本的姓氏为安 。根据上古的神话传说,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只有两个是嫘祖生的,一个是昌意的哥哥玄嚣,另一个就是昌意自己 。在黄帝二十九年的时候,嫘祖怀孕经过若水,生下了昌意 。昌意因为出生地在四川这个地方,所以在黄帝七十七年的时候,他接受父亲命令住在这个地方 。后来他就在若水这里定居下来,还娶了蜀山氏的女子昌仆为妻 。之后两人生下了颛顼 。
在黄帝打败炎帝后,他被黄帝分封到了西戎,并且在那里建立了安息国 。安息国的国境就是的伊朗高原等地 。在黄帝年迈之后,他想要从天下挑选一个有能力的人继承自己的位子 。最后经过种种排除,只剩下两个人,就是玄嚣和昌意 。两人比试的内容是通过一个葫芦放水,谁让两百里的谁流到了三百里,那么谁就胜利 。后来两人多次试验发现都做不到 。玄嚣想出了两人合并葫芦里的水的方法,成功的实现了黄帝的要求 。于是最后就是玄嚣继位,昌意辅佐 。
所以关于昌意是谁这个问题,答案就是昌意是黄帝之子,玄嚣之弟,颛顼之父 。
昌意的儿子
昌意是黄帝的儿子,他的名气很大却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父亲黄帝和儿子颛顼 。昌意的儿子名为颛顼,是三皇五帝中的玄帝,主管着北方 。通过对颛顼的介绍来了解这个伟大的帝王 。
颛顼是昌意的儿子,其母亲因为梦见贯日长虹进入自己肚子而生下了他 。据说颛顼刚生下来的时候头上戴着干戈,在上面还刻着圣德两字 。在他长大之后,他成为了帝王,并且将帝丘作为都城,将句芒、蓐收、祝融、玄冥和句龙设为金木水火土五正 。这个说法被很多人质疑,因为五德的说法应该是成型于战国时代,但是战国和颛顼所在的年代还差着几千年,所以到底是怎么会有这五正的设置,谁也不知道的 。
在颛顼同年代的时候,还有一个部落的领袖名为共工,这个人是炎帝的后代,也是祝融的儿子 。因为共工部落里的人阴险狡诈,所以颛顼和共工是两个对立的部落 。在两人进行帝位之争时,共工怒撞不周山 。这个事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
颛顼对中国较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颛顼历 。从秦朝到汉初,使用的就一直都是颛顼历 。这个历法将365日再加1/4日化为回归年长度,还设定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定 。除了历法外,颛顼还创制九州 。长期纷乱的中华,在颛顼的时代进行了完整的统一 。颛顼在得到完整的国土之后,就将这些地方划分为九州 。
昌意的哥哥
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的孩子,其实在他之前,嫘祖就已经为黄帝生下过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就是昌意的哥哥——玄嚣 。关于玄嚣和昌意这两人的故事有很多,通过本文介绍来了解一下 。
玄嚣是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中的一个,又名为青阳,少昊 。玄嚣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617年左右,享年大概97岁 。玄嚣本人的能力在黄帝的众多儿子比较出众,但是却与弟弟昌意旗鼓相当 。所以在黄帝即将逝世时,对他们进行了考察 。黄帝年迈时,想要为自己的帝位寻找一个德才兼备的继承人 。当时的社会流行的还是禅让制,所以黄帝让臣子在整个天下寻找适合继位的人 。但是在所有有才能的人经过种种挑选后,剩下的两个最有能力的人就是黄帝的儿子玄嚣和昌意 。
黄帝对这两人进行考察,给了他们两个葫芦 。在葫芦之中有二百里的水流 。黄帝提出,谁能让这两百里的水流到三百里的地方,就是胜出的人,可以继任他的帝位 。但是玄嚣和昌意无论怎么试验,发现都无法做到 。最后还是玄嚣想出了一个办法 。
玄嚣和昌意两人将水合并,水一下子就流到了四百里外的地方 。黄帝看到后十分欣慰,觉得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所以后来他就教育了这两兄弟,并且将帝位给了身为哥哥的玄嚣,而弟弟昌意就在一旁辅佐 。玄嚣作为昌意的哥哥,也许能力并没有胜过弟弟,但是他的聪明才智还是很值得人们赞颂的 。
猜你喜欢:
1. 上古传说人物昌意
2. 曾子简介资料
3. 上古神话传说人物鲧简介
4. 黄帝的儿子是谁
昌姓历史名人昌意、昌仆、昌容、昌豨、昌永、昌海等 。1、昌意:昌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2、昌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 。《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 。”见《河图》 。
昌意、昌仆、昌容、昌豨、昌永、昌海等 。
1、昌意:昌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
2、昌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 。《史记·五帝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 。”见《河图》 。
3、昌容: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於常山,扶危济贫 。食蓬萦根二百馀年,颜如二十许 。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
4、昌豨:三国魏徐州太守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
5、昌永: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 。
6、昌海:明代高僧,山西省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篡修《大藏经》 。
昌意的家族世系(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昌意—颛顼帝(对手祝融、共工)—鲧(白马)(配有莘氏)—大禹(娶涂山氏,女娇,是为攸女,辛壬癸甲,行十月而生启)—夏启—太康 (有崇部落)
(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少昊—蟜极(姬夋,)—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又名振)—王恒—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汤(商朝开国君主)—文丁、帝乙、帝辛、箕子、微子启、比干(亡国)
(3)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弃(史称后稷,本名姬弃)—台玺—叔均—不窋—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又称古公亶父,本名姬亶)—周王季(也称季历,本名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4)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少昊—帝喾(配陈丰氏,曰庆都)—尧(又称帝尧或唐尧)—丹朱—刘秀(枭雄)
(5)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鸷(即帝挚)
(6)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二妃方傫氏)—少昊—蟜极—大业(配少典氏曰华)—皋陶—伯益(伯夷)(四岳)—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中国首位皇帝)共工后裔
(7)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大业—皋陶—伯益(四岳)—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潏—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
(8)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大业—皋陶(李唐皇帝暨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
(9)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三妃彤鱼氏)—少昊—蟜极—挥公(即张挥,张姓始祖)(移民)
(10)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又称帝舜或虞舜)—商均(城隍)—……—遏父(或称虞阏父,是商均的三十二世孙)—陈胡公(陈国开国君主)、王莽(亡国)
(11)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炎帝—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祝融—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楚国始祖)炎帝后裔
(12)燧人氏(配华胥氏)—伏羲—少典—炎帝—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重黎(晋朝皇帝始祖)炎帝后裔

请问三皇五帝中的五帝 哪一位是黄帝夫人嫘祖的儿子黄帝长子玄嚣与次子昌意都是黄帝与其正妃嫘祖所生 。
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是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经过长期血缘交汇形成的,因此,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黄帝的后裔,也就是说,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 。”嫘祖是有虫乔氏的族女 。黄帝娶有虫乔氏族女为正妃,具有加强部落联盟的意义 。此外,黄帝还有三位次妃 。《帝王世纪》载:“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 。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 。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 。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四妃之中,嫫母貌丑而贤 。
《国语·晋语》、《史记·五帝本纪》等书均言黄帝共有二十五子 。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 。青阳,方雷氏之甥也 。夷鼓,彤鱼氏之甥也 。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儇、依是也 。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国语·晋语》) 。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史记·五帝本纪》)
《世本》、《大戴礼记》等书所列黄帝世系表是:

玄嚣—极—帝喾 尧

黄帝 穷蝉—敬康—句芒—牛—瞽叟—舜
昌意—颛顼 鲧—禹 重黎
(《古史辨》第七册上编)而依《山海经》所载,当列黄帝世系表为:
禺虢—禺京(《大荒东经》)
伯服(《大荒南经》)
淑士(《大荒西经》)
祝融—太子长琴(《大荒西经》)
昌意—韩流—颛顼(《海内经》) 老童 重(《大荒西经》)
黎—噎(《大荒西经》)黄帝 三面(《大荒西经》)
叔驮(《大荒北经》)
头—苗民(《大荒北经》)
炎融—头(《大荒南经》)
骆明—白马(鲧)(《海内经》) 禹(《海内经》)—均国—役采—修革合
绰人(毛民)(《大荒北经》)
苗龙—融吾—弄明(一作卞明)—白犬(犬戎)(《大荒北经》)…始均—北狄(《大荒西经》)
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据《路史·国名纪》所载,共七十国:
少典
有熊 “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舆地广记》云:‘古有熊国,黄帝所都 。’”在今河南 。
寿丘 “在兖之曲阜东北六里,高三丈,今仙源 。”(《广记》云黄帝所生之地,此本《史记·索隐》 。皇甫谧说在鲁东门外 。)在今山东 。
陈 “今凤翔宝鸡故陈仓,有陈山,非宛邱 。”在今陕西 。
昌 “昌意后” 。
若水 “昌意国,今越之台登 。《盟会图》疏以为,故《世本》云‘允姓国,昌意降居为侯’,非也 。”在今四川 。
安息 “安之后” 。
党项 “悃之后” 。
江水 “玄器国,若之下流水也 。今蜀州 。”在今四川 。
卞 “卞明国,汤代有卞随……今泗水县有卞故城,汉属鲁国 。”在今山东 。
蛮人 “龙亩之裔,今湖南北、桂林等处皆是,辰、澧、沅、湘之间尤盛 。”在今湖南、广西等处 。
清 “少昊父封 。”在今山东 。
张 “挥之封 。然黄帝臣,自有张若 。故河东解有张阳城,汉之东张,今邢之任县是 。《通典》云:‘汉张县地 。’《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城张阳 。’南郑是也 。”在今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
采 “纪姓,夷彭子,故左人地,今中山之北平 。”今在河北 。
北狄 “始均之裔 。”在今蒙古 。
资 “《陈留风俗传》云:‘资姓,黄帝后 。’《姓纂》云:‘益州资中,今资州 。资阳有资川江 。’然古资阳城在简之阳安(祁之无极有资河,卫之北纠山),而潭之益阳有资水(出县北流入资口,即益水 。郦云:即资水之殊口 。武冈又有资水出唐 。)或其派裔 。”在今四川 。
“《潜夫论》:‘詹、资、、翟,黄帝后 。’故《玉篇》云‘资、故国,黄帝后,封在岐山之阳,所谓‘周原’者 。顾伯邶云:‘昌意后,止于夏商间 。’”在今陕西 。
虔 “《风俗通》:‘虔氏出黄帝 。’与《陈留传》同 。今河东闻喜、虔聚是 。”在今山西 。
寇 “在郑有寇水,北行唐 。今莫之任丘西一里,有寇水枯渎 。《陈留传》:‘寇氏自黄帝出 。’”在今河南 。
郦 “故南阳 。郦音尺,今内乡菊潭镇也 。”在今河南 。
翟 “北地古翟国 。后徙西河 。《盟会图》云:‘今慈州 。’(《地道记》):‘伐卫懿公者 。’贾逵云‘处北地,后为晋所灭 。’引春秋时隗姓 。)”
詹 “周有詹父(庄公十八年《传》),詹桓伯(昭公九年),圻内地,与楚詹尹异 。”在今安徽 。
葛 “《郡国志》:‘高阳有葛城 。’今郑西北有葛乡城,一名依城,汉高阳地 。然葛乡故葛城,乃在宁陵北十五,郾城北三十,周四里,去亳城百里,即葛伯国 。(《说文》:,南阳阴乡 。郾城隶许宁国,本属应天,今隶拱、应劭、杜佑、乐史等并云古葛伯国都),非赢姓之葛 。”葛在河南 。
髦氏 “依姓 。《山海经》:‘髦氏国,近积石 。’”在今青海 。
狂犬 “黄帝后,任姓 。分见《潜夫论》 。”
契阝 “蓟也,中绝 。武王复继之,记皆为祝 。祝,尧后 。”
桥 “侨即乔阝,桥也 。葬于桥,因食其地,以世祀者 。《唐表》:‘桥,姬后 。’”在今陕西 。
祈 “蕲也,欧阳修《祁公铭》以‘祁为黄帝之子所封’,非也 。祁,少昊后 。祈,黄帝后 。”在今山西 。
酉 “即酉阳,今黔之彭水,汉酉阳也,有酉水 。”在今四川 。
滕 “今徐之西南十四,有故滕城县(古蕃县小邾国)……《纪年》‘越王朱句,二十年灭滕’是也 。”在今山东 。
“卫有 (成公六年),邵氏《姓解》作箴,皆音针 。”在今河南 。
任 “禹阳国 。仓颉为任大夫 。晋邑,今邢之任县 。”在今河北 。
苟 “战国有苟变,子思荐之(能将五百乘,荐之卫侯) 。《程氏世谱》以河内多杞氏焉,妄也 。”在今山西 。
“僖也 。齐国城,为来音 。简王十二年,舒庸人道吴国巢及虺 。”在今安徽 。
佶 “佶氏,见《诗》 。《风俗通》云:‘殷时侯国,一作吉 。’《潜夫论》云:‘郅与同,而字异 。’周封女氏于南燕,邓名世以《潜夫》为误,非也 。《说文》‘佶文’为正 。”在今山西 。
儇 “与环同音,月宣轻也 。《集韵》音旋,非 。”
依 “史伯说十邑有依、畴、历、莘,皆郐邑,后属郑 。韦昭云:‘国’ 。”在今河南 。
纪(剧) “剧是今齐之临朐东、寿光西南故剧城,汉之剧县 。郑樵云:‘纪后迁剧,所谓朐剧 。’云纪、剧声讹,非也 。”在今山东 。
滑 在今河南 。
济 在今河南 。
奚 “郑樵云:‘鲁奚邑 。’今徐之滕东南六十青丘村,有奚家冢、奚公山 。阳晔《徐州记》云:‘仲造车辙存焉’ 。”在今山东 。
薛 “侯爵(庄公三十一年),吉光国 。今滕东南五十里有故薛城,故汉县,战国属齐,为徐州,秦为薛郡,有仲祠,或曰大薛 。”在今山东 。
“邳也,今淮阳治下邳城 。汉下邳国,梁下邳郡,周邳州,唐隶泗城,三重,处泗、沂之会,有仲虺祠 。(《寰宇记》:‘祠在徐之沛 。”有仲虺城 。见《九域志》 。)郑樵云:‘仲虺居在薛,鲁奚仲迁邳,后以邳为薛’,妄 。”在今江苏 。
挚 “祖己七世孙,成封周文王母太任国 。今蔡之平舆,有挚亭 。”在今河南 。
谢 “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在南阳之宛,见《诗·崧高》 。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 。”在今河南 。
章 “章与谢,本皆任姓,周始以封太公之支子 。”在今河南 。
舒 “春秋之留舒,去谷七里,亦曰柳舒 。故城在郓之须城,许氏作 。,邾之下邑(《说文》‘邾在薛县’) 。”在今山东 。
洛 “周书之有洛氏 。史伯云‘北有路、洛、泉、徐、浦’,韦昭云‘皆赤狄’,宜于此异 。或作络(卫贤者络疑)、雒,广汉属县 。”在今河南 。
昌 “春秋,昌间多在河东北 。”在今河北 。
蓟 “今范阳治,地多蓟 。《水经注》:‘蓟城西北隅,蓟丘为名 。’《班志》云:‘蓟,故燕国名 。’”在今河北 。
终 “商有终古,宜即佟后有佟氏、佟通 。今襄阳有水 。”在今湖北 。
泉 “洛阳西五十故伊关县北有泉亭,周世狄居之,俗呼前亭 。(伊拒泉皋是也 。昭二十二年有前城 。)”在今河南 。
卑 “宜晋郫邑,一曰郫邵(文元年) 。绛之垣东九十有郫邵,卑氏所出,非越隽 。”在今山西 。
遇 “禺也,宜即番禺 。鲁襄公救成至遇(十五年) 。鲁邑近成,然非必禺 。”在今山东 。
儋 “《山海经》:儋人任姓 。今儋州 。周有儋翩 。”在今海南 。
牛黎 “《经》云‘牛黎之国,儋人之子儋’,今有黎姥山 。”在今海南 。
番禺 “贲隅也 。今清海之属县,有禺山 。《传》云‘禺号南海’,故予谓此即禺 。《经》文有无肠、继无之国,皆任姓 。”在今广东 。
南燕 “伯爵 。伯倏国 。后稷妃,南燕氏也(石癸曰‘吾闻姓后稷元妃’) 。今滑之胙城东北,汉南燕县,隋改曰胙 。”在今河北 。
密须 “子爵 。《世本》云:‘商有密须,文王伐之 。’(《晋志》云:‘商侯国 。’)鲁有密须之鼓 。杜预谓姓国,在安定阴密,今泾之灵台也 。”在今陕西 。
阚 “子爵 。今郓之寿张有阚乡,而阚古城在中都(桓公十一年 。《寰宇记》云:‘今属齐之钜野 。’)阚亭又在须昌东南(即昭公末年取阚者,《郡国志》:‘东平陆有阚亭,今寿张也 。’),齐有阚止 。”在今山东 。
允 “高阳时有允格,或云少昊后,出黄帝 。”
蔡 “蕲春江中有蔡山,在广济县(《高崇文传》蔡山,窦苹云:‘蕲水县北 。’)大龟纳锡,故曰蔡,非姬姓蔡 。”在今湖北 。
光 “《春秋图》有光国,今光州 。”在今湖北 。
敦 “任、冷、敦之田,许地也,郑取之 。《陈留风俗传》云:‘敦氏,姓后 。’”在今河南 。
“晋襄公母,国,即周阳国 。”在今河南 。
燕 “伯爵 。宜为东燕,与南燕比(昭三年北燕伯款亦姓) 。”在今河北 。
鲁 “汝之鲁山县,非兖地 。”在今河南 。
雍 “伯爵 。汴之雍丘,郑庄夫人雍国 。《姓纂》云:‘宋之雍氏,本姓 。’《寰宇记》‘雍氏,黄帝后’,姓是矣 。又冀之堂阳东北三十六(里),亦有雍氏城 。《寰宇》之高城,本于陇切 。自汉州名人姓皆于用切 。《谈苑》云‘当作平声’ 。昭十四年《传》:‘晋尸雍子 。’杜云:‘阳翟东北有雍氏城者非 。’”在今河南 。
断 “晋地有断道,即卷楚也 。《世本》作段,写误 。”在今山西 。
密 “河南密县东四十故密城是,武德三为密州,与须城比,故说者谓即密须,盖亦号密须云(《史索》云密须今河南密县,与安定姬姓密别) 。”在今河南 。
虽 “开封长垣,近须城是,卫在今澶之卫南二十八里 。《卫诗》所谓‘思须与曹’者,由声转也 。”在今河南 。
昌意是轩辕黄帝的第几个儿子?是次子即第二个儿子
昌意,上古传说人物 。传说他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子为嫘祖所生,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 。据载黄帝二十九年(前2839年),嫘祖于若水(雅安荥经)生昌意 。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于四川若水 。其后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 。后来昌意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南乐西北),颛顼后为部落首领,生鲧,鲧生大禹 。
远古黄帝次子叫昌意,颛顼的父亲,继承帝位 。昌意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
昌意
原),到古代汉武帝时开始派使者至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始有往来 。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 。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出自姬姓 。黄帝生昌意 。昌意3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于中国,以安为姓 。望出姑臧、河内 。”
《竹书》史册中的鬼方、昆夷、翳徙,就是意息安,黄帝次子昌意的三子安 。安和他的臣民的子孙,也就是原来生活在新疆的西欧人、印度人,也就是伊利安(意息安)、阿利阿(意息河、伊利河)、雅利安(意息安) 。
翳徙、伊利、阿利、雅利,都是意息,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发音 。阿利、雅利:在印欧语中也有艺,与意完全同音 。息:也有子女,但多青年人 。安:也有安定、姓氏等,但多古代、人类、男性、祖先,世家、望族、贵族、统治者的意思 。许多印欧人,都喜欢自称是,雅利安的子孙 。雅利安翻译成中文就是意息安,就是黄帝长子昌意的三子安 。
据2007年5月16日《法制晚报》文章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考古与人类学家宣布,通过DNA检测,证实在我国新疆出土的“楼兰美女”是高加索人种,也是塔里木盆地最早的定居者 。这就证明了现代印度及东欧地区人民都是昌意的子孙 。
来源:百度百科仅供参考
【上古人物昌意的资料介绍 昌意世系图】关于昌意和昌意世系图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