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原研TKI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 , 被称为“生物导弹”的分子靶向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乳腺癌领域的靶向药物也百花齐放、竞相争鸣 , 为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诸多选择 。 近日 , 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刘莉萍教授开展的“艾立布林单药vs艾立布林联合安罗替尼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中的疗效:一项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以壁报形式成功入选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 , 研究报告了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现状与优异疗效 。 【肿瘤资讯】特邀该研究作者——刘莉萍教授为我们全方位解读研究设计、数据结果 , 由欧阳取长教授发表精彩点评 。
安罗替尼作用机制独特 , 或将加入乳腺癌TKI赛道
刘莉萍教授:安罗替尼是一种国产原研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 能够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等激酶 , 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 目前 , 安罗替尼已在多个瘤种中开展临床试验 , 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 一项研究表明[1] , 安罗替尼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 , 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 并灭活细胞的Akt/GSK-3α途径 , 抑制乳腺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 , 这提示我们安罗替尼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新药 , 或将为乳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
安罗替尼联合方案疗效可观 , 覆盖多种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患者
研究设计
刘莉萍教授:该项II期研究[2]评估了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NCT05206656) 。 研究共纳入56例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化疗方案(包括以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为基础方案)的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 从入组患者临床特征看 , 转移部位为骨(60.7%)、肺(52.7%)、肝(53.6%)、淋巴结(73.2%)和软组织(7.1%) 。 患者随机接受艾立布林单药治疗(n=32) , 以及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治疗(n=24) 。 研究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1.1版评估的疾病控制率(DCR) , 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
研究结果
刘莉萍教授:从疗效结果看 , 在可评估的45例患者中 , 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组与艾立布林单药组的DCR分别为100%vs66.7%(P=0.007) , ORR分别为38.9%vs37%(图1) , 中位PFS分别为9.7个月vs3.7个月(HR0.20;95%CI0.04~0.91;P=0.04)(图2) 。
国产原研TKI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文章图片
图1各类疗效指标结果
国产原研TKI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文章图片
图2mPFS结果与不良事件
在安全性方面 , 艾立布林单药组以及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分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25.0%vs.29.2%)、转氨酶升高(6.3%vs.0%)和血小板计数下降(3.1%vs.0%) 。 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组患者毒副反应可耐受 , 不良事件可管控(图2) 。 值得一提的是 , 研究纳入了3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64.3%) 。 在2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 艾立布林单药组以及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组DCR分别为71.4%vs100% , 中位PFS分别为3.6个月vs9.7个月(P=0.030)(图3) 。 由此可见 , 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治疗TNBC患者同样具有较高的获益 。
国产原研TKI安罗替尼联合艾立布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文章图片
图3TNBC患者疗效指标结果
欧阳取长教授点评
该项研究证实在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 ,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的DCR和PFS显著优于化疗单药治疗 , 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意义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