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拼音版


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者:柳永
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翻译: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
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
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
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
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
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
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
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
乘醉听吹箫击鼓,
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
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
赏析:
《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
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 。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 。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 。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 。但又另有新意 。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 。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 。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 。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 。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 。
宋南渡以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云: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宋神宗年号)前语也 。自高庙(宋高宗)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 。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
(卷十九)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 。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 。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水是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杭州位于钱塘江畔 。钱塘潮的壮观景象是很有名的 。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浙江(即钱塘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 。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只是柳永在这里对人的感受没有明言而已 。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 。杭州,在宋代就有销金锅儿之号(见《武林旧事》),这是说,不管有多少金钱,都能在那里挥霍净尽 。诗人在这里又深入一步,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 。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因而游人不绝 。《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 。下面便开始描述杭人游乐的情景 。
先写杭州民的游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 。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 。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 。嬉嬉钓叟莲娃是就前面二句总而言之,说明这是杭州百姓在游湖,是民人之乐 。
千骑拥高牙以下,写杭州官员的游乐 。千骑拥高牙,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写了出游时随从的众多,表现出官员的威势 。下面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 。乘醉听箫鼓,写宴酣之乐 。统治阶级经常携带酒宴游湖 。开怀畅饮,酩酊大醉,已经写出了饮宴的欢乐,醉后还要听音乐,把饮宴之乐推向了极点 。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 。前面写了山,写了水,这里以烟霞二字来表现景物之美,体现出山川灵秀的一面 。不仅欣赏湖山之美,情不可遏还要形之吟咏 。这既表现出官员的儒雅风流,更衬托出了山水的美丽 。词的最后两句是对官员的祝愿,说日后把杭州美好的景色描画下来,等到去朝廷任职的时候,就可以向同僚们夸耀一番了 。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 。当然,这种景象还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没有能像他做杭州附近的定海晓峰盐场监督官时那样,揭示出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广大盐民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歌》)的苦况 。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见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天,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这虽然是记录都城汴京的景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确有太平气象,因而纸醉金迷、竞尚豪奢,成为各地统治阶级的普遍风气 。
《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 。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 。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 。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
望海潮·洛阳怀古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
解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 。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 。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 。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
赏析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 。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 。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 。“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 。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 。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 。“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 。“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 。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 。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 。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 。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 。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 。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 。“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 。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 。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 。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 。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至,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 。西园借指西池 。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 。同乘并载,以游后园 。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 。”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 。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 。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 。“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 。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 。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 。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 。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
赵鼎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 。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 。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 。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 。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
柳永 蝶恋花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 。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 。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 。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 。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 。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 。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 。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 。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望庐山瀑布。
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代表什么?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代表杭州 。
一、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二、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
高耸入云的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
诗歌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 。
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
《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及注释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那么《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注释
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 。此指西湖周围的山 。巘:小山峰 。
清嘉:清秀佳丽 。
⑹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三季,即九月 。《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 。三秋谓九月也 。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 。亦指三年 。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赏析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 。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下面是我整理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望海潮(东南形胜)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望海潮(东南形胜)全文翻译: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拼音版】 望海潮(东南形胜)对照翻译: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
;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谁《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那么大家知道《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谁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1、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
2、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
3、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以上就是关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 。
关于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拼音版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