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分析怎么进行分类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用户需求分析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用户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受众群体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的第一个内容是受众群体分析 , 通常来说 , 不同类型的产品往往都有明确的用户定位 , 通过受众群体的数据分析能够发现定位与实际运营之间的差距 , 从而调整运营策略 。受众群体的数据分析越详细越好 , 因为受众群体往往关系到产品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影响面 。
第二:功能利用率分析 。功能利用率分析主要是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 通过功能利用率的分析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哪些功能比较重要 , 哪些功能需要调整 , 哪些功能需要下架等等 。功能利用率分析越详细越好 , 参考指标包括使用频次、停留时间、时间段、地域等因素 。
第三:用户来源分析 。对于产品运营来说 , 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分析用户的来源 , 知道用户的来源之后就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运营方案 , 以便于达到较好的运营效果 。通过用户来源分析 , 不仅可以发现新的来源渠道 , 也可以分析出一些线上、线下活动的效果 , 效果好的继续做 , 效果不好的就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 这些都需要数据分析给出支撑 。
用户需求分析的重难点
1.找最精准的目标用户
任你有惊世骇俗的点子 , 再完美的商业模式 , 如果没有找准目标用户 , 没有分析清楚当下 , 每个细分用户的具体需求 , 就有可能错失良机 。
举个例子 , 大扑网创始人王治全最初把目标用户锁定在40岁以上经常坐飞机出差国外的高端女性 , 认为这个群体的用户购买力极强 , 最有品位 。结果订单却寥寥无几 。
当时正值2014年 , 社交电商的红利期 , 社群朋友圈成为最大流量入口 , 几乎所有人都有看微信朋友圈 , 所有人都发朋友圈 。然而 , 通过研究40岁以上的成功有品位的女性 , 他们的朋友圈内容更多的是发人生感悟、慈善公益等等高大上的内容 。
而另一群人 , 20-30岁的年轻妈妈 , 则是最喜爱分享热爱传播生活细节的一群人 , 她们乐意在朋友圈去分享好用的物件给朋友 。大朴网最终及时调整目标用户 , 最终打开市场 。
因此 , 一个项目能不能成功切入 , 与目标用户找得是否足够准确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
2.真伪需求
很多人都听过福特汽车的创始故事 。
亨利福特说:如果问用户需要什么 , 用户会说我需要一匹快马 , 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车这个概念 。
在这里 ,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 。
用户需要“一匹快马”这是一个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究竟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 取决于用户需要这匹马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当时真的开发了马的品种 , 让马更快更有耐力 , 应该也会有市场 , 但是因为科技的进步 , 让一种更能满足用户需求而非何种形式的产品出现了 。所以 , 更快的马也好 , 车也好 , 都是绕不开用户需求的 。
除了找准目标用户和判断清晰真伪需求 ,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 , 还有一些维度是需要大家需要去仔细考量的:
这个需求 , 除了自己 , 还有谁需要?家人?朋友?同学?同事?能覆盖的人群是哪些?有多广?
这个需求在目标用户群体中有多少占比?
这个需求发生的频次 , 是不是高频?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一辈子?
这个问题对目标用户的痛点到底有多痛?
现在做这个项目 , 时机成熟吗?
该需求是否符合项目或者产品的定位:会不会影响产品的核心服务 , 会不会破坏用户体验?
该需求是否能实现:该需求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技术 , 目前是否有这样的开发条件?
如果有 , 又需要哪些资源?哪些成本?最终多久会有收益?最终的收益是如何的?如果做这件事 , 我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以上维度 , 任何一个点分析不准确 , 都给影响最终的结果 。
用户需求分析怎么进行分类?按照经典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需求分为:


  • 生理的需要:呼吸、饮食、衣着、居住、休息、医疗、性生活等

  • 安全的需要:保证、稳定、依赖、保护、秩序、法律等安全感

  • 社交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团体、交往、友谊、爱情、关怀、被接受等

  • 尊重的需要:自尊心、自豪感、自主性、权力、威望、荣誉、地位等

  • 认知的需要:好奇心、了解、探索等

  • 审美的需要:匀称、整齐、美丽等

  • 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幸福、梦想等


用户需求
按照KANO模型 , 即用户满意度的角度 , 需求分为

  • 基本需求: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或服务

  • 期望需求:用户期望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 兴奋需求: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按照需求的本质 , 需求分为:名望、权力、利益

  • 名望:名声、威望 , 用户再一般情况下都有表现欲望 , 想成名 , 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 想成为一个受关注的人 , 表示自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 权利:是指产生某种特定事件的能力 , 一定范围内的指挥权或支配权 , 一般指的是特权

  • 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物质利益是指人们对消费资料的占有 , 表现在吃、住、穿、行、用等方面 , 它是人们存在和发展得实际条件;净胜利益指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有关的利益它以政府声誉、公众的支持率、名望、自我实现 , 以及价值观、文化、宗教信仰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按照用户的感知 , 需求分为:用户痛点、痒点、兴奋点

  • 用户痛点:用户存在什么问题 , 这些痛就是用户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 【用户需求分析怎么进行分类 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模板】用户痒点:用户在某方面有些别扭的因素 , 需要有人帮挠痒痒 , 辅助解决问题

  • 用户兴奋点:即能给用户带来“wow”效应的那种刺激 , 立即产生快感


按照用户能否表达的角度 , 需求分为:有声需求、无声需求

  • 有声需求:用户能准确或相对准确地表达出的自己的需求

  • 无声需求:用户习惯性的默认需求 , 和由于认知能力或表达能力局限表达不出来的需求

  • 按照用户表达的深度 , 需求分为:表面需求、本质需求
  • 表面需求:指用户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解决方案

  • 本质需求:指用户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目标本身


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用户需求?3、两种需求分析方法
1.HMW:how might we=我们可以如何=怎么办(Designhackthon)
流程
问题:明确用户场景问题(问题需要聚焦及开放)
例1:公司想要冲刺业绩/清理库存 , 如何促销?
例2:用户购后评价率低于8%应该怎么办?
手段:HMW方法分解问题
拆解问题
积极:如何让用户自发资源的解决问题?
转移:怎样让其他人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脑洞:怎样想些脑洞大开 , 平常不敢想的方案?
分解:把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
否定:想什么办法能让用户放弃这个想法?
方案:脑暴
全部都要想要解决的方案 , 全部穷举
优先级:分类排序
MVP:流程与原型设计
分析需求
步骤
澄清问题
原始需求是什么层次?(方案级还是问题级?)
想要解决谁的、什么问题?
用户遇到现在的问题会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中有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的概念吗?
了解背景
场景(功能)
该需求谁使用?什么时候使用?具体怎么做?
术语(数据)
有需要澄清的业务术语吗?它们的格式是什么?
环境(质量)
不做谁生气?多久生气一次?为什么?多久用一次?
建议并确定解决方案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的实现成本分别有多少?
你觉得哪种最合适?(解决问题/成本合适)
该解决方案对用户而言有什么优缺点?
有其他需要挖掘的需求吗?
【社群干货24】用户需求分析篇【知行社老官大叔精选的社群干货】
伪需求只是表面的需求点 , 真实的需求需要产品经理结合用户的真实场景去具象化 。我们筛选出了真实的需求 , 还不能马上开动 。我们还必须分析这个需求是不是刚需 , 不是刚需的真实需求做出来也是苟延残喘 。
“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的一项基本功 , 不论是新人还是老司机都要经过这一环节 , 对于想要做社群的人来说更是必须要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
然而需求分析却不是那么简单 , 我们时不时容易被伪需求坑 , 容易被不赚钱的需求拖累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好需求分析呢?(注:《 社群发财指南第一卷:趋势篇》/《 社群发财指南第二卷:运维技巧篇》)
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需求 , 有的需求是真实的 , 有的会是伪需求 。我们首先要对需求的真伪进行筛选 , 伪需求通常是用户表面上的需求 , 而非用户的真正痛点 。
伪需求的问题是 , 目标用户发现没有任何环节或者流程上会用到这个功能 , 即使能够用上也会发现付出的成本太大了 。
再细想一下 , 你可能会发现伪需求通常是“用户提出解决方案” , 而用户通常只是会比较含糊地表达表面的需求 , 他们可能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产品经理如果只是满足于这样的形式 , 那就会掉进伪需求的坑 。
去识别需求的真伪 , 就需要我们深入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中 , 而不是止步于获得表面需求 。
举一个例子:用户会说我饿了 。细化到不同场景这个表面需求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不一样的 , 如果用户是在极度疲劳或时间紧张的情况下 , 要的是快点吃完去睡觉或者去赶路 , 那背后的真实需求可能就是“越快越好吃上东西赶紧去休息” 。
如果用户是个正在和男友逛街的妹子 , 可能一句“我饿了”背后的真实需求是“我想要在一个有格调的地方吃饭” 。
简单总结 ,  伪需求只是表面的需求点 , 真实的需求需要产品经理结合用户的真实场景去具象化 。
我们筛选出了真实的需求 , 还不能马上开动 。我们还必须分析这个需求是不是刚需 , 不是刚需的真实需求做出来也是苟延残喘 。
如何去判断需求是不是刚需?一句话概括:需求量是否足够大 , 是否有持续性 , 不能是一锤子买卖 。具体来说可以从3点来判断:
1、估计目标用户基数、消费能力 , 意愿预算 , 行业公开对比 。
产品经理要去看目标用户基数是个怎样的水准 , 用户是否会有持续为这个需求消费的场景 , 心理承受价位是多少 , 目前市场是否有同类的竞品 , 他们的用户情况是怎样 , 整个行业现状如何 。
2、可以提升多少效率 , 节省多少成本
这一点是说我们解决需求的方案能给目标用户提升多少效率 , 减少多少成本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 用户不傻 , 他们不会为一个费时费力的功能区买单 。俞军提出一个公式 , 我认为非常适合解释这一点:
产品价值=(新体验/新效率-旧体验/旧效率)- 换用新体验的成本
如果这个需求解决了 , 但是用户的更换成本太大 , 使用体验还不如原有的 。那么这个需求就很可能不是刚需 。因为他没有实际上解决用户的效率问题 。创新的本质之一就是“效率” 。
比如 , 有人设想做个APP为四五线城市的用户去提供本地生活信息服务 。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个30万人口的小县城为例分析一下这个需求 。
小县城城区不大 , 经济发达程度一般 , 以旅游为主要产业 。本地人获取生活信息服务的渠道很简单 , 街上转转 , 朋友间口口相传 , 传单发发 , 很方便很便捷 。专门去安装一个APP?太麻烦了 , 还占我内存 , 我还不一定会用啊 , 最重要的是没有比之前的方便啊 。
另外小城市其实没有那么多本地生活服务信息 , 无非就是楼下超市打折之类的而已 , 为了这点信息装个APP?如果是外地游客 , 可能一辈子就来一次 , 装个APP了解这里的旅游信息?想想都不现实 。
3、需求是否有延伸性
第三个重点是要了解需求是否有延伸性 。考虑这个需求的背后是不是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 , 也就是这个切入点可以进入更大市场的机会是多少 , 是否有足够的延伸性 。
只有这样的需求才可以算是刚需 , 可以为我们持续带来发展空间 。如果一个需求背后没有太多延伸点 , 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吃亏 , 毕竟中国比你有钱比你有资源的太多了 。
举个例子 , 新东方最开始切入的是GRE托福 , 托福背后的市场其实是中国庞大的英语教育市场 , 再往后面可以往上延伸到职业英语培训 , 往下延伸到K12的英语辅导 。托福的背后延伸点比较多 , 市场空间比较充分 。
考虑这一点 , 就要想清楚这几个问题:需求可以短期变现还是中长期变现?(用户是不是长期持续地愿意为这个提供预算)
同样的需求变现 , 行业内是否已有人在做?他的做法是否可以借鉴 , 他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会和我们产生正面竞争?
如果会 , 差异化的变现能力在哪里;如果想不到差异化 , 那么如何通过跟随进行弯道超车?变现是否会影响用户体验?
我们可能有个这样困惑 , 明明做了很多用户调研 , 得出来的需求最终用户却不买单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产品人员和用研人员自身的认知局限 , 先入为主的设置了选项 。
譬如我曾经做过一过家用机器人的问卷调查 , 在问到希望机器人能带来什么作用的时候 , 我其实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设置选项 , 虽然也有让用户自己填写 。
但问卷回收之后发现自己填写的用户很少 , 用户大多是在我设计的选项里进行勾选 。那就会存在一种可能 , 真实的需求场景并没有包括在选项里 。那么这样的话不管用户样本多大 , 我们都无法获得用户的真实需求 ,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代入用户使用场景之中去判断需求 。
使用场景会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 这就可以去观察需求的真实性 。最笨但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观察用户怎么做 , 不要完全只看用户怎么说 。用户在使用场景里会有哪些环节 , 有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使用看 , 用户老的使用流程上的问题在哪里?
用户需求调研分析1、明确调研目标
2、选取调研对象
3、确认调研方法:访谈、问卷、竞品分析、数据分析……
4、执行调研计划
5、总结归纳输出调研报告
1、产品定位:即产品做什么、核心价值、差异化 , 一句话概括:该产品主要向**用户提供**功能 , 具有**特色
2、标杆产品:国内外竞品 , 共有功能、差异功能
3、典型用户:用户分别有哪几类 , 每一类用户的核心需求又是什么 , 分析用户的特点、行为
4、核心功能:找出核心功能有哪些 , 分别满足用户的哪些核心需求
5、核心内容:用户最关注哪些内容 , 哪些内容能吸引用户
6、商业模式:即如何赚钱盈利 , 如收入分成、广告、商城等
1、信息的二次确认:重复对方的需求 , 并问对方自己是否理解的正确 , 保证充分的理解 。
2、陈述事实 , 在沟通的过程中 , 陈述需求完成的基本条件 , 以解决需求问题作为沟通 。
3、提供1~2种建议的解决方案 , 并引导对方 , 给对方做选择题 , 加快沟通目标达成一致 。
做需求调研 , 一般都会要输出成果 。非正式的话就给一份需求调研表 , 整理收集到的需求列出 , 然后给到用户签字确认 。正式一点的需要一份调研分析报告 。PS:需求调研一定要有记录 , 且最好是被调研对象签字&盖章确认 , 然后存档 。为什么呢 , 不仅仅是作为沟通记录的存档 ,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后期用户再做需求验收时不承认或遗忘以及需求调整过程反复变更需求的依据 。
那么这个分别怎么写呢?
1、需求调研表: 可以分系统名称、需求模块、需求描述(可加附页)、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地点、调研人员、调研对象确认(签字)、日期这几部分 。模板可参考如下:
1、需求调研报告: 可写明背景目的 , 调研过程(范围、方式、计划) , 调研的成果(客户的概况、基本情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梳理、需求及分析总结等)
可参考以下文档的目录结构 , 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产品喵??小结:
在做需求调研分析时 , 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记录堆砌未经分析的需求 , 而是需要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思考清楚(逻辑性、必要性) 。不能被用户带偏直接采用用户给的解决方案 , 而应该要去了解清楚业务现状、痛点所在 , 进一步的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 寻求可能的最优的解决方案 。
最后总结关于需求必要性的几个关键词—— 大众、主流、高频、刚需。
2019/12/23(2021.07更新)
Bydandan米娜
UI设计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方法有哪些?1. 用户目标
这里有一些我们要试着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 ,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会得到一些答案 , 这些答案会让我们知道有什么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这些都会指导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细节
2. 我们的设想
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团队首先会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与事先这一目标的设想 , 这些是我们相信我们已经知道的 。我们团队的设想是什么?我们是怎么理解我们的用户的?包括他们的行为和对他们需求的潜在解决方案 。
3. 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填补知识空白 。基于有限时间和有限的用户 , 我们该选择什么方法?
一旦你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 整理一份单页研究计划给你的领导 , 你可以从选择的调研方法中开始收集你需要的知识:
4. 开始动手
通过我们已选择的方法收集数据 。
5. 综合起来
解决我们用研的问题 , 证实或推翻我们的假设 。解释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发现存在哪些设计可以努力的机会和深藏的点
用户目标
假定你正处于为一款帮助人们在饿了的时候能立马有个人送来可口的饭菜这一产品时 。你的团队正在讨论是否为送来的菜品拍照促进他们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该软件 , 连同他们的评论一起分享 。
“分享外卖美食”团队某些成员会这么称呼它并连连点头“这听起来很酷 , 哇塞 , 好棒棒哦 , 终于能在朋友圈秀宅男的幸福生活了” 但是你不能明确知道这个功能的适用人群 , 为什么用户想用它 。
放下线框制作和代码编写 , 和你团队成员一起坐下 , 快速讨论你们已经知道和了解的产品目标 。为促进这次讨论 , 让你的团队成员准备一系列设定的问题来帮助他们辨别他们所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 。他们最好把这些问题写在便利贴上 , 一个问题一个条儿 , 这样比较容易管理和讨论 。
这些设定问题是5个“W”(WHAT、WHEN等等)和1个“H”(HOW)开头的结构的问句 , 类似于一个采访人员写一篇新闻报道时需要回答的一些问题:
谁?(WHO)
谁是你的目标用户 , 他们的喜好是什么 , 年龄层次 , 职业 , 文化教育水平 。
什么?(WHAT)
你用户会做什么 , 在你的网站、应用和产品里他们用来完成什么养的任务 , 他们的用户目标是什么?
何时?(WHEN)
用户可能使用特定产品或技术的时间点 , 以及一些需要探索的日常规律和行为习惯 。
哪里?(WHERE)
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执行特定任务或者使用关键技术的实际地点——分三类 , 1:常用场景 , 2极端场景 3:潜在场景
为什么(WHY)
问题帮助你理解用户的所作所为的潜在的情感和理智驱动因素 , 以及这么做的根本原因 。
如何?(HOW)
问题帮助你了解用户执行任务或达到目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的细节点 。
在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 你和你的团队可以想出一系列的设定问题 , 比如:

  • “谁会分享外卖?”

  • “分享外卖的频率有多高?”

  • “为什么用户要分享外卖图片?”

  • 讨论现在需要立即解答的问题和对于将来发展有益的问题 。“现在到时间问更多‘在那里’的问题了” , “用户点外卖的原因是什么?在你开始调研前你可以缩小你问题的焦点 。但是横向思考和拓宽思考是你的大脑和你的团队该做的事情 。”
    当你有一系列好的设定问题后 , 你可以优先考虑和集中最重要的问题 , 把他们转换为调研目标 。注意!调研目标并不是问句 。相反 , 它们是一些简单的陈述句 。比如:“了解在上班族一周看点外卖次数平均30次以上的用户有多少会分享外卖图片怎样分享?
    有2点需要注意下不要超越你的目标 , 一定做好记录 。
    设想
    你已经确定了调研目标 , 你的脑海里已经浮现了潜在的设计方案 , 你的团队对此也讨论过 。难道你现在不能实现这些想法并把它们扩散出去吗?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 , 也并不是你一个人 。所有的设计师对他们的产品都有一些早期想法和设想 。一些客户也有他们想要测试的初期设想 。
    “你的想法通常反映了你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想法和感觉 , 他们给最初的工作阶段提供动力 。千万别害怕提出这些设想 , 当合适的时候 , 将它们整合到你的调研过程中去 , 帮助你验证它们的价值 。这是原因:有则保留发挥 , 无则推翻掉
    前提是你要讲你的设想具体化 , 清晰化才能帮助你选择正确的方法完成调研目标 。
    你能用你最初的设想来帮助交流你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东西 。产生调研设想是很容易的 。不管是在便利贴上写出你的想法 , 还是画设计草图等等 。(也可称之为头脑风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例如:
    态度相关设想
    “使用外卖软件的用户喜欢听取他们朋友的评论 。”
    行为相关设想
    “外卖用户只愿意分享他们吃的新奇事物 , 美味事物 。”
    方法
    一旦你确定了研究目标和一堆设计设想 , 你也需要考虑哪种研究方法适合达到你的目标 。通常 , 为了达到调研目标 , 我会在以下分类中选择不止一种方法 , 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调研 。
    1:实景观察法
    你花时间到用户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 , 能帮助你建立一个关于他们居住环境和潜在未满足需求的基本理解 。
    2:纸质原型
    这个领域的方法包括日常研究 , 卡片分类 , 纸面原型和其他一些参与式的设计活动 。一旦我很好的理解了我的用户的专业知识和信仰 , 我就可以开始深层次探究迎合他们需求的内容 , 功能和产品 。这些可以在与研究参与者密切合作中产生潜在设计解决方法时完成 , 当然也可以在设计设想初期接受他们的真实反馈 。
    开始动手
    当调查结果跟你原来的设想有差异时 , 不要试图改变用户想法 , 而是站在中立态度上试着询问原因 , 了解这是否是用户的真实想法 。
    针对调研的问题 , 进行解决方案设计(此时你最初的设想会大面积瓦解)
    需求来源可以大致已经搜集完了 , 其中产品数据、用研是从产品侧提出 , 更有老大(老板)敏锐的眼光则是“人为”思考的结果 。这个每个老大不同我就不好说了嘛
    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一堆需求之后 , 不可能全部都能做 , 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和流程 , 筛选出来最有价值的需求 , 将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大化 。这里有个方法就是“关键词检索” , 无论是功能方面的 , 用户属性方面 , 场景方面 , 找出简短的词或者语句表现出来 , 能想到的全部写在便签条上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 , 贴在黑板上 , 之后对便签条上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 然后筛选出大家公认最应该留下的 。除了后来的用研资料 , 你一开始的设想如果同队对用户的反馈后大致吻合也写到上面 , 不吻合的就果断推翻掉 , 一定要了解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 了解用户目标 , 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 , 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 , 这些资料就为我们要设计的产品定位提供了一半的依据 。
    今天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用户需求的内容 , 和一些比较使用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 , 了解工作项目中了解用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 当然这个用户可能是直接使用你产品的人 , 也可能是你的老板 。只有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让你的事情做的更漂亮 , 得到认可 。当然如果你是创业者 , 需要自己去面对各种个样的客户那么今天所讲内容 , 对你更有意义 。

关于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模板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