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俗话说 , 人心都是肉长的 。 普通百姓 , 如果从常理推测 , 会认为 , 男人和女人的心脏结构相同 , 如果有疾病等异常 , 其症状和表现 , 应该也是相同或相近的 。 但是 , 实际的情况却是 , 心痛的感觉 , 男女大不同 。 女性心脏病发作 , 具有更大的风险 。 这是为什么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
咱们先来看看相关的研究结论 。 1项对100多万美国人的健康研究结果显示 , 相比男性 , 女性在心脏病发作的时候 , 通常很少伴有胸痛症状 。 胸痛在男女患者中的出现比例 , 分别是42%和30% , 但是 , 同1年龄组的死亡率 , 则分别为10%和14% 。 大家知道 , 胸痛或胸部不适 , 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 , 缺乏典型表现 , 没有警示 , 也就因此而错失了宝贵的确诊和挽救机会 , 悲剧就会发生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
咱们都知道 , 心脏就像1个水泵 , 不断地输送血液到全身 , 维持循环 。 但是 , 心脏不仅是会抽动的肉块 , 而且是敏感的器官 。 心脏会对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产生反应 , 并且让机体感觉到不适 。 有研究表明 , 情绪会影响人在生理上的感知 , 比如 , 负性情绪产生的时候 , 对疼痛的感觉性也会提高 , 此外 , 疼痛知觉也会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 。 因此 , 心痛的感觉 , 男女大不同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
心性心血管疾病 , 病理生理学特点、症状表现、危险因素、防治策略等 , 都与男性间存在着差异 。 过往的观点认为 , 各年龄段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 , 均低于同年龄段男性 。 但是 , 通过女性缺血症状评估研究则发现 , 仅仅根据典型症状来判断女性冠心病 , 会造成65%左右的漏诊 。 因此 , 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并不低 。 通过观察发现 , 女性冠心病的症状不典型、个体差异大、胸痛程度低、持续时间较长 。 急性发作的时候 , 男性常以压榨性胸痛为主要症状 , 而女性会表现为背痛、气短、疲乏 , 同时 , 会伴有腹部、颈部、肩部疼痛及恶心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
心绞痛的原因 , 按照以往的观点 , 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狭窄 , 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量不平衡而形成的 。 从血管结构看 , 女性的血管更细 , 研究也证实 , 冠状动脉直径的性别差异 , 与性激素水平相关 。 同时 , 女性冠状动脉病变更多表现为弥漫性 。 从斑块形状看 , 男性和老年女性 , 主要由于斑块破裂造成猝死;而年轻女性则主要是斑块糜烂 , 暴露的内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蛋白聚糖组成 。 这些差异 , 会形成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 而且 ,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也会不同 。 此外 , 还有研究结果表明 , 女性患者伴有更多的微小血管结构损伤 , 更容易继发血栓 , 病程的预后也较差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
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 在男女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 女性45岁以前 , 由于存在雌激素的保护作用 ,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在绝经期以后 , 到60岁时 , 患病率就会与男性持平 。 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 家族聚集现象高于男性;出生时体重低 , 而本人体重指数高的女性 , 更易发生冠心病 。 这些危险因素提示 , 女性冠心病预防的重点 , 要放在45岁以后 , 而且 , 有家族史、低出生体重且成年后肥胖者 , 更应注重防范 。
45岁以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男女大不同看看吧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