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诗的拼音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的拼音
正月十五夜诗的拼音:
huǒ shù yín huā hé ,xīng qiáo tiě suǒ kāi。
àn chén suí mǎ qù ,míng yuè zhú rén lái。
yóu jì jiē nóng lǐ ,háng gē jìn luò méi。
jīn wú bú jìn yè ,yù lòu mò xiàng cuī。
原文: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648-706),赵州栾城(今栾城区南赵村)人,[3]唐代大臣 。少年时便和赞皇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唐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史部侍郎裴行俭爱其才华,恰逢征讨突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 。
苏味道和李峤齐名,并称“苏李”,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 。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又与“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
“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 。多咏物诗 。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咏神都洛阳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 。另外《咏虹》诗对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 。

《正月十五夜》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元宵节热闹欢乐的场面 。
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 。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 。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 。洛阳城皇城城门端门的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至唐代已盛极一时 。正月十五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元节 。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 。“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 。
原文:《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正月十五日夜》唐诗鉴赏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诗鉴赏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象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元宵夜,长安城里都要大展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戒严,赏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
首句写春天刚刚传来些许气息,还没到万紫千红的时候,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焕发出灿烂的辉光,如同明艳的花朵一样 。从“火树银花”的形容,不难想象,万灯齐明时瑰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周都是一样的璀璨明亮 。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 。次句写城门也开了铁锁,以便百姓四处游玩 。崔液《上元夜》有诗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意也如此 。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森森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
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此所谓“星桥” 。“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透露出游人之盛,这样,下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
人潮一阵阵地涌动,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亮了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显得分外美丽,她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 。长安城里的元宵美景令人观赏不尽 。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间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结束 。“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来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此诗于镂金错彩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缘于此 。

正月十五夜原文及翻译


  • 01 《正月十五夜》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正月十五夜诗的拼音 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
  • 02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 。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 。”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
    落梅:曲调名 。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
  • 03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05年(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描写的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
  • 04 作者简介: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 。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 。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 。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 。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 。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 。原有集,今佚 。《全唐诗》录其诗16首 。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

正月十五日夜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表达了京城元宵夜怎样的情景特点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人苏道味的一句诗词生动地表述了元宵之夜纵情狂戏、无所禁忌的节日特征.古代城池一般夜禁不准随意通行,而守卫皇城的武士称为“执金吾”(金吾,棍棒型兵器,吾音衙).“不禁”谓之“放夜”.故此,元宵之夜也就是万民同乐的欢庆之夜,古时女人深闺不出,唯元宵灯节无论达官贵戚、士庶工商,还是深宫皇室、大家闺秀都可行于街头赏灯游乐,正所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崔液《上元夜》).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元宵灯夜留下多少旖旎的佳事与千古的情愁,“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清 姚元之).古时女人一年之中唯一的夜晚出闺的良辰佳日,且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怎能不使人心神荡漾.彩灯明月,一夜鱼龙舞后,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这一夜,应该属于“不禁”的东方.
《正月十五日夜》诗意
正月十五之夜,到处灯火灿烂 。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 。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 。歌女花枝招展 。边走边唱《梅花落》 。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计时器不要紧催天亮 。
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 。“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 。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 。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 。
“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 。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 。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了 。

关于正月十五日夜和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