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产品方法论》---十二条产品定律 用户模型模板


如何搭建用户生命周期模型?
如果要知道什么是用户生命周期,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产品的生命周期,所谓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产品从设计开始到结束运营,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
任何一款产品我们都可以从时间维度来观察她的用户量和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衡量她属于哪一个生命周期 。
产品初创期: 这个时期,用户和收入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这个时期可长可短 。一旦产品跨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产品就进入了成长期 。
产品成长期: 成长期的产品不管是用户量还是收入水平的增长都非常的快 。
产品成熟期: 这个时期不管是用户的增长还是收入水平的增长都会慢下来,甚至在成熟期的后期,用户量和收入水平还会下降,这个时候产品就进入了衰退期 。
产品衰退期: 这个时期就是靠运营用户的能力,怎么让用户流失的慢,在产品里待的时长够长 。
说完产品生命周期,我们来看看下面用户的生命周期曲线周,它跟产品生命周期类似,只不过是纵轴变成了用户的价值 。
所谓的用户生命周期是用户从接触产品到从产品中离开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是为了让所有的用户都走完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
所以,在做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时,我们的手段是:通过数据驱动,对典型用户的成长路径进行引导和精细化运营,为了更好的放大全体用户价值,以及单体用户价值的管理过程 。
我们把产品生命周期和用户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阶段的运营动作重心放在一起来看:
当产品属于初创期时:用户运营的路径更多的是去拉新,并让拉新来的用户当天要活跃,所以,这个时期的运营重心是重视潜在客户的挖掘 。
成长期:当进入成长期,我们的运营重心是在让拉新和用户活跃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让用户提供价值 。
成熟期:用户的活跃、留存和转化都还很重要,但是拉新就没有那么重要的,这里在意的是防流失 。
衰退期:平稳的把用户导入到新的产品当中 。
所有的产品都会涉及用户生命周期,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管理用户生命周期 。
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初创期的产品由于资源不足,不需要过分强调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
从需求强烈度和市场供应的强度来看:需求越强烈供应越稀缺的产品,越不用户过多考虑管理用户生命周期 。比如说:火车票、长途汽车票 。
那像需求强烈,供应旺盛的产品就需要管理用户生命周期了 。那管理用户生命周期的本质是什么?
用户生命周期模型搭建有三步:
第一步:梳理业务逻辑
第二步:找到影响用户留存或消费的关键驱动功能
这个功能通常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引起用户口碑的功能,比如说:网易云音乐的强势功能是歌单,满足了大家自由管理音乐的需求,极大降低了找歌的成本 。
第三步:定义各阶段用户行为
行业内较常规的定义方式:
我们来尝试定义一下网易云音乐的用户行为:
以上内容来自学习三节课【高阶用户运营体系课】的学习笔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兑换课程,非常的值!!
用户访谈
用户模型
描述
用户模型(Persona)由Alan Cooper提出。是研究用户的系统化方法之一 。核心要点是用户模型是 基于用户定性访谈和实地观察方式来收集用户信息后,将具有相同用户的行为模型和综合各种特征属性进行用户群体划分,并抽象后的一种虚拟角色 。
价值和?的
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对用户的深度洞察并将这些洞察和对角色理解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保证所有人对用户/干系人对同一个角色的需求、面临的问题、具体的行为表现达成共识,让设计团队回归用户本身,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产品团队确立设计目标 。为后续完善产品设计提供设计依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策略 。
适?场景
普遍适?,是开展任何产创设计项?的必要前期活动 。通常是做完初步的用户研究之后,便可以开展用户模型活动了 。
过程步骤
第一步:进行用户访谈,收集用户信息 。
通过用户访谈等定性 研究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关键角色的态度,动机,目标,和关键观点等用户信息 。不同用户群体进行的用户调研方式有所不同 。
C端用户,通常采用定量的研究方式,比如问卷调查 。
B端用户,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式,比如用户访谈的方式 。
第二步:分析用户信息,划分角色类型 。
结合用户对实际的特定场景描述对关键用户人群进行初步的 分类 。并将具有相同行为特征的用户划分为一类角色,即 聚类 出某个角色类型 。常见的工具有用户画像和同理心地图 。产创设计以用户画像作为用户模型建立的工具作为举例 。
对于C端用户模型从可以从用户属性、用户兴趣 、社交维度、行为维度四个维度划分 。通常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收入、兴趣爱好等用户属性
对 于B端 用户模型从可以从客户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组织架构和关键角色等四个维度进行划分,通常包括:岗位职能 、目标和关注点、痛点、和期望等特征 。
第三步:综合特征,形成用户画像 。
1.确定画像框架
描述画像通常包括角色描述和目标两个维度,我们需要将这两个维度画在纸上或白板上 。
角色描述是:角色定位,角色代表人物 。
用户目标是:利益关切,目标/期待,主要痛点 。
梳理角色的特征: 团队成员将描述客户特征信息写到卡片上,一张卡片上只写一条描述用户特征信息 。后将卡片贴到对应用户画像的特征中 。
丰富画像: 接下来继续对卡片上的特征信息进行提炼和去重,同时移动卡片位置或重新组织描述语言 。通常在10到20分钟内完成一个用户画像输出 。
第四步:对齐信息和复盘总结 。
在完成用户画像的绘制后,我们需要和设计团队拉齐对角色的一致理解和认识 。比如:我们通过用户画像找到了哪些认同点和不一样的地方 。是否存在团队或用户本身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 。通过此次活动的复盘和整理有哪些有意义的创新创新点可以发展 。
关键技巧
“集体创造” 用户画像不能由一个人创建,否则会过于主观和片面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团队成员参与到用户画像的建立,以确保画像更客观、丰富、全面 。
“画像优先级” 当我们有多个用户画像时,我们需要考虑用户画像的优先级,以满足首目标客户需求为优先 。
“真实场景” 特征描述应当是针对具体场景、都真实的、有现实依据的 。
常??具
用户画像,用户同理心地图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概念最早是由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提出,是基于产品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抽象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用户模型 。核心要点是通过真实用户的情景访谈以及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来确定核心用的需求和痛点 。
用户同理心地图 :
顾名思义,是通过记录用户的所想法,感受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和终端用户建立同理心 。与用户画像一样通常也是采用用户访谈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收集用户/群体数据 。
用户画像和用户同理心地图区别:
虽然用户画像和用户同理心地图都是建立用户模型的一种工具和方式 。但是用户同理心地图并不能代替用户画像,因为这两个工具使用目的并不相同 。用户同理心地图更偏重对用户信息的提炼和整理分类,而用户画像更偏重角色定义 。所以通常用户同理心地图可以是制作用户画像的前置动作 。
如何定义用户模型
一、什么是用户模型?
Persona([p?:'s?un?]):(Persona是用户模型的的简称)是虚构出的一个用户用来代表一个用户群 。一个persona可以比任何一个真实的个体都更有代表性 。一个代表典型用户的persona的资料有性别、年纪、收入、地域、情感、所有浏览过的URL、以及这些URL包含的内容、关键词等等 。一个产品通常会设计3~6个用户模型代表所有的用户群体 。
Persona Web人物角色介绍
用户模型(任人物角色)不是用 户细分
用户模型看起来比较像用户市场细分 。用户细分通常基于人口统计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消费心理,分析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行为 。用户模型更加关注的是用户如何看待、使用产品,如何与产品互动,这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人口属性特征并不是影响用户行为的主要因素 。用户模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读用户需求,以及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差异 。
用户模型(人物角色)不是平均用户
某个人物角色能代表多大比例的用户?首先,在每一个产www.hbbz08.com 品决策问题中,“多大比例”的前置条件是不一样的 。是“好友数大于20的用户”?是“从不点击广告的用户”?不一样的具体问题,需要不一样的数据支持 。人物角色并不是“平均用户”,也不是“用户平均”,我们关注的是“典型用户”或是“用户典型” 。创建人物角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一组能精确代表多少比例用户的定性数据,而是通过关注、研究用户的目标与行为模式,帮助我们识别、聚焦于目标用户群 。
用户模型(人物角色)不是真实用户
人物角色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们不可能精确描述每一个用户是怎样的、喜欢什么,因为喜好非常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甚至对问题不同的描述就会导致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们问用户“你喜不喜欢更快的马?”用户当然回答喜欢,虽然给ta一辆车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其实是一群用户他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通过描述他们的目标和行为特点,帮助我们分析需求、设计产品 。
用户模型(人物模型)能够被创建出来、被设计团队和客户接受、被投入使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认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用户模型(人物角色)创建出来以后,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也要看整个业务部门/设计团队/公司是否已经形成了UCD的思路和流程,是否愿意、是否自觉不自觉地将用户模型引入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否则,用户模型始终是一个摆设、是一堆尘封的文档,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
所以,在创建人物角色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谁会使用这些用户模型?他们的态度如何?将会如何使用?做什么类型的决策?可以投入的成本有多少?明确这些问题,对用户模型的创建和使用都很关键 。如何创建用户模型(人物角色)?
按用研类型和分析方法来区分,人物角色可以分为:定性人物角色,经定量检验的定性人物角色,定量人物角色 。三者的步骤、优缺点和适用性如下表:
Alen Cooper的“七步人物角色法”:
界定用户行为变量
将访谈主题映射至行为变量
界定重要的行为模式
综合特征和相关目标
检查完整性
展开叙述
制定任务角色模型
《俞军产品方法论》---十二条产品定律
关于作者
俞军,互联网产品大神级人物 。他是早年百度唯一的产品经理,主持了百度搜索这款产品的无数次进化,并主持设计了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世界级创新产品,后来又成为滴滴出行的产品负责人 。他的“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在业界广为流传,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产品新人 。
关于本书
虽然书名叫做“产品方法论”,但并不是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一款产品 。事实上,俞军有更大的野心——他是想用这本书来重新定义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拓展产品经理的内涵和边界 。
核心内容
一、什么是产品经理?
二、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模型?
三、产品经理的职业成长线路图是什么?
前言
在互联网时代,有一种职业特别受关注,这就是“产品经理” 。乔布斯就自称是产品经理,他应该是给产品经理代言的第一人 。在中国,也有一堆互联网大咖说自己是产品经理,像马化腾、周鸿祎、王兴、雷军、张一鸣等等 。不夸张地说,产品经理成了这个时代最受关注的职业之一 。今天解读的这本书,就是中国产品经理的祖师级人物俞军刚刚出版的最新作品 。
在中国互联网界,俞军是一个传奇式的存在:他是早年百度唯一的产品经理,主持了百度搜索这款产品的无数次进化,后来他又主持设计了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世界级创新产品 。2009年,俞军离开百度、隐退江湖,同事们把他在百度多年的产品经理方法论,总结为“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在业界广为流传,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产品新人 。这十二条我给你放在文稿的末尾了,供你查看 。
几年之后,滴滴出行腾空出世,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专程飞去加拿大邀请俞军重新出山,主持滴滴的产品业务 。俞军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加盟滴滴 。他说,自己做这个决定,主要为了两点:第一,滴滴的海量、动态、实时的数据正好可以检验自己的产品方法论;第二,他也希望借滴滴这个平台,把他沉淀的方法论传播出去,帮助到更多的人 。三年之后,俞军把他在滴滴的一系列思考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俞军产品方法论》 。
听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对这本书非常期待了 。不过且慢,我得提醒一句,这本书的内容,可能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事实上,关于这本书到底好不好,在得到内部还有一场小小的争议 。几位资深的产品经理,看完之后都拍手叫绝;而不了解产品经理业务的外行同事,看完之后都一脸懵圈 。换句话说,这本书的界面对产品小白们不太友好 。
那这本书到底说了啥呢?虽然书名叫做“产品方法论”,但他并不是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一款产品 。事实上,俞军有更大的野心——他是想用这本书来重新定义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拓展产品经理的内涵和边界 。按我的理解,这本书也可以叫做“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为你阐释,如何重新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业 。
第一,什么是产品经理?
第二,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模型?
第三,产品经理的职业成长线路图是什么?
第一部分
好,下面来说第一点,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 。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有产品经理头衔的人是谁吗?这个人叫做麦克·艾尔洛埃,他是美国日化巨头宝洁公司的一名员工 。1926年,宝洁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卡玫尔的香皂,但一直销量不佳 。为什么呢?原来,宝洁公司在那之前已经有了一款非常畅销的香皂,叫象牙牌,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负责香皂业务的市场和销售人员肯定是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象牙牌香皂的推广上,而卡玫尔香皂能够分到的内部资源非常有限,当然就做不起来 。
这时候,刚才说的那位艾尔洛埃站出来指出,必须有一个专人来对卡玫尔香皂负责,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品牌获得的优先级 。宝洁公司同意了他的建议 。于是,艾尔洛埃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正式“产品经理”头衔的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最早的产品经理其实是品牌经理,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这个品牌的市场定位、营销推广、渠道建设等等 。产品本身是高度同质化的,一个产品究竟是一亿量级还是十亿量级,取决于产品经理的品牌营销能力 。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软件行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面向企业用户的软件公司 。B端用户的需求相对比较明确,产品经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和客户的沟通,明确客户需求,然后再把客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的具体功能,推动研发进度,最后实施部署 。可以看出,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项目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协调资源、控制进度、准时交付 。那个时代对产品的设计能力和迭代能力的要求并不那么高,60分即可,毕竟客户已经付过钱了 。这也是那个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一个显著的不同 。
到了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数不清的App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开发和管理这些App的人,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产品经理 。那么,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又要面对哪些新的情况呢?先来说好消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机会更多了 。由于互联网天然的马太效应,一些产品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能实现用户过亿,这在传统经济时代或者计算机软件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 。俞军估计,现在全中国应该有几百个产品经理负责过千万级用户的产品,非常难得 。
第二个好消息是,产品经理的入门门槛变得更低了 。由于互联网产品独特的快速迭代能力,完成一个迭代的完整路径只需要几天时间,而且还可以通过AB测试和“千人千面”的算法进行快速验证和迭代 。所谓“AB测试”就是用A和B两个不同的版本进行随机对照测试;所谓“千人千面”,就是根据算法对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推荐页面 。即使是入行不久的新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来逐渐加深对用户的理解,让他们做出及格线以上的产品 。换句话说,标准化工具减低了新人的进入门槛 。
那坏消息是什么呢?你想,出爆品的机会多了,而进入的门槛又低了,那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产品经理这一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嘛 。实际上,现在工作五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大部分在产品基础层面的经验、知识、能力都差不多,如果还想继续往上走,那就要拼天赋、眼界以及知识储备的纵深了 。这时候,产品经理必须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成为各学科领域的跨界高手,尤其是汲取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洞见,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产品大牛 。反之,俞军说,如果不能打破自己的认知天花板,上前一步,那么你的产品经理生涯也就这样了 。
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必须成为“跨界”高手呢?前面说了,在传统经济时代,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品牌营销”;在计算机软件时代,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项目管理”;而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变成了“需求洞察” 。你必须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场景去深刻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精确捕捉用户的“痛点、爽点和痒点”,才能够做出一款真正的好产品 。不用怀疑,高段位的产品经理都是洞察人性的大师 。
除了洞察用户需求,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还必须对用户体验高度敏感 。用俞军的话来说,好的产品就是“需求与体验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双击效应 。”为什么用户体验这么重要呢?还是由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引起的 。在你只拥有几万用户的时候,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是不现实的,因为投入的成本太高而收益有限 。但是,当你的产品有上千万、上亿用户的时候,用户体验的每一点小改进,都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这时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有更小颗粒度的用户洞察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俞军强烈建议产品经理都应该学点经济学和心理学,这些社会学科积累了大量关于人类心理和人类行为的知识,能够帮助产品经理快速提升用户洞察能力 。
以上是俞军对“什么是产品经理”这个话题的回答 。对这个话题,我的同事李南南老师还补充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 。他指出,产品经理、产品思维这些概念已经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今天再讨论这个话题,新意在哪里呢?实际上,最近一两年来,产品经理的角色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成了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连接器” 。此话怎讲?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最近一两年来,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品类大爆发”,各种各样的网红产品层出不穷,新的品牌和品类不断崛起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能力,与巨大的消费能力全面打通的结果 。如何打通的呢?不是由传统上的商家自己出面张罗,而是千千万万个活跃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这类产品中的大小网红们,对生产和消费两端进行了重新匹配,从而引爆了一股新的消费浪潮 。
换句话说,一种以个人为节点的新连接方式崛起了,他们所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以及背后的产品经理,就是帮助他们匹配资源的高效“连接器” 。这时候,产品经理实际上成为了社会新基础设施的设计者,这就是产品经理对于这个时代的重大意义 。
第二部分
好,说完了什么是产品经理,理解了产品经理的重要性,下面我们继续来看,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模型?俞军认为,产品经理应该去深入研究两类重要的模型,分别是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
什么是用户模型呢?就是指用户的个人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式 。这里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或者算法,因为每个用户的认知、偏好都不一样,不可能有单一的用户画像;而同一个用户在不同应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用户模型是一个经验的集合而不是抽象的公式 。
关于用户模型,俞军有一句特别犀利的话:“用户不是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这句话乍一听觉得有点刺耳,但仔细想想,里面蕴藏着俞军对用户的深刻洞察 。比如问你,微信有多少用户?你回答,11亿 。现在假设,把微信的其他功能,比如支付、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都去掉,只保留即时通讯功能,微信的用户还是11亿,但它的商业估值还一样吗?可能直接从2000亿美元缩水为200亿美元 。
为什么同样是11亿用户,估值却完全不同呢?因为它能满足的用户需求变了 。一个产品,如果能满足用户在更多场景中的细分需求,就能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次数,也就相当于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实现了用户增长 。在微信的例子里,按需求计算的用户数是远远超过11亿的 。
反过来说,一些App号称自己有多少多少注册用户,但如果按需求来计算,它的真实用户数必须要打个折扣 。打个比方,一个滴滴专车的用户,他在100次打车场景中,只有50次用了滴滴专车,而其他50次用了别的打车软件,那么他就只能算滴滴的半个用户 。
也就是说,产品经理脑子里的用户概念,不应该是自然人,而是一个个具体需求的集合 。对于同一个用户,你熟悉他在这款产品上的需求和行为,不代表你也理解他在另一款产品上的需求和行为 。比如,一个男人给自己买袜子,他的理念是能用就好,追求极致低价,所以他用拼多多;但如果他是在给自己选一副发烧级的耳机,却很可能去京东 。那你说这个用户到底算谁的?
所以,在俞军看来,积累用户模型时,无论是以人群来思考还是以单个用户来思考,颗粒度都太粗了 。最理想的状态,是基于每个场景、每个行为背后的每次需求来思考,然后基于需求进行深度的样本积累和分类,这样总结出的用户模型才是可靠的 。俞军说,比产品天赋,其实比的就是对用户模型的总结能力 。那怎样判断一个产品经理的总结能力强不强呢?一个标准是,在产品迭代以后,看他能不能准确地预判用户行为的变化 。
关于用户模型,我们就说到这里 。俞军认为,“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是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就是要进一步去研究交易模型 。什么是交易模型呢?按书里的原话,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 。”这句话听起来很抽象,我们可以把交易模型继续拆解,它其实包括两个重点:第一,搞清楚各利益相关方在交易中的利害得失;第二,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
先来说第一点,搞清楚各利益相关方在交易中的利害得失 。说到交易,我们一般只想到单一角色用户,但实际上大多数产品都不止涉及一个利益相关方 。比如滴滴出行,就至少涉及乘客和司机两个主要利益相关方;教育产品,会涉及家长、孩子、老师等多个利益相关方 。要搞清楚各方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可以画一张利益相关人地图 。这张地图有一条横轴和一条纵轴,横轴表示利益大小,而纵轴表示影响力的大小 。这张地图具体怎么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作者苏杰,曾经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
想象一下,如果你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客服产品,它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工客服,你想把这款产品卖给淘宝大店 。在这个交易里,有哪些利益相关人呢?首先当然就是店老板,在这笔交易中,老板的影响力最大、收益也最高,因为这款产品能让他节省人工成本 。其次是一线客服人员,他们的影响力很小,但收益是正的,因为这款产品能够让他们更省事 。这是一般人都能想到的两个利益相关方 。
但如果深入考察,还有两个更隐蔽的利益相关方 。一个是客服主管 。在这笔交易中,他的影响力可能仅次于老板,但他的收益却是负的:引进人工智能客服,意味着他的下属人数会减少,而且对他如何管理、如何考核下属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这家淘宝店还需要新增一名角色,叫人工智能客服驯化师,一般是由一名资深客服转岗过来担任 。这个人的影响力高于普通客服,但他的收益可能短期内为负:风险和挑战很大,能不能干好不知道 。
所以,想要促成这笔交易,你光去说服店老板和一线客服还不够,还应该给客服主管和人工智能客服驯化师提供更多的价值 。比如,帮助客服主管制定新的客服考核标准,为驯化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指明职业发展前景,等等 。
这就是研究交易模型的第一步,找出各利益相关方,根据他们的影响力和收益的不同,放进利益相关人地图的不同位置,逐一考察 。
搞清楚了各方的利益诉求,那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这里涉及两个词,一个是“有利可图”,一个是“用户价值” 。所谓用户价值,就是你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效用组合,俞军在书里用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旧体验之间的落差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用户价值 。比如,俞军在多年前就预言,阿里巴巴哪怕全抄eBay,也一定比eBay值钱,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传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电商创造的体验落差就相对有限;而那时中国的传统商业还比较落后,电商给人们带来的体验冲击就非常大 。所以,想要提升用户价值,就要尽可能为用户提供落差大的新体验,并降低替换成本 。
不过,这里还要多问一句,用户价值越大越好吗?我们以QQ音乐为例 。如果你想提供“最大”的用户价值,那你的产品必须具备:完全免费、无任何广告、超高音质、可搜到全球所有音乐 。能做到吗?且不说技术是否可行,关键是这样的交易是铁定赔本的 。作为产品经理,你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决定优先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 。产品每增加一个属性,每调整一个功能,其实都是在权衡取舍,哪一类用户优先,哪一类情景优先 。
换句话说,产品经理不是追求“用户价值最大化”,而是有选择地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俞军说,他当年做搜索引擎,是典型的“情怀党”,满脑子想着要做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怎么能去考虑赚钱这么俗的事情呢?多年后他才意识到,高阶的产品经理,必须要考虑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闭环,也就是:在洞察用户需求的同时,考虑成本和收益;反过来,在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同时,重视用户利益和长期发展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其实就是在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等多个领域的复杂要素面前,做正确的权衡取舍 。
第三部分
好,刚才我们说了,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是掌握用户模型,而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是掌握交易模型 。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看看,产品经理的职业路线图是怎样的 。俞军认为,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是从新人到熟手的成长期,如果前五年基础打得好,那么五年之后可以进入高阶阶段 。
首先来说,在前五年的成长期,应该注意什么?如果你是行业新人,是选择加入大公司的成熟产品好呢,还是选择一个刚刚起步的新产品?俞军说,你应该选择新产品 。因为新产品有大量的迭代,你有机会从这些迭代中获得一手认知,不断验证和反思自己的想法,充分理解用户、洞察人性,建立自己的用户模型,这些经验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 。反之,如果是一款成熟产品,它的形态已经基本定型,团队也缺少创新热情,新人进来只能做一些装饰润色的工作,几年下来基本也就废了 。
尤其要强调的是,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对产品新人来说,公司的大平台和大老板,其实对你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每天直接汇报工作的上级和你身边天天和你讨论问题的小伙伴 。如果你直接上级的产品能力很强,团队小伙伴们也很有产品热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对一个新人的成长来说,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带你的人>业务>平台 。
如果有机会,新人还应该有意识地去练习不同的产品能力,比如“从0到1”的能力,把一个细分场景做深做透的能力,以及兼顾各条产品、做宽做杂的能力,等等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从0到1”,也就是完全从零开始、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产品的过程,其中最练手的一点,就是想法的发散和收敛 。关于这个话题,梁宁老师在《增长思维30讲》里提到过一个案例 。
一家公司想做一个给大学在校生使用的App,但具体做什么业务没想好 。于是他们通过穷举法,找出了学生们在大学四年里会做的460件事情,然后整理线索、寻找机会,把这460件事情总结为了20个机会点 。接着,他们拿着这20机会点去询问学生的意见,结果当场被拍死12个,这些想象中的“机会点”,人家学生根本不需要 。
那剩下的8个机会点呢?像找人修电脑啊,帮忙去火车站接个人啊,甚至是找男女朋友啊,这些虽然是真实需求,但极其低频 。把这些低频点全部剔除之后,发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机会点,而且是大家都没想到的,就是提供课程表 。课程表其实才是大学生最高频的一个信息需求,天天看,一天看两次 。
你看,从460件事情,到最后聚焦为一个机会点,这就是通过想法的发散和收敛,找到产品从0到1的关键破局点,这是产品新人需要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 。总之,对于新人来说,要在入行的头5年尽可能多地积累产品经验、打牢产品基础,而不要着急着去带团队、做管理 。对产品经理来说,过早地做管理其实是减分项,而不是加分项 。
五年之后,如果基础打牢了,那么你可以迈入高阶产品经理的行列 。目前,高阶产品经理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每年都有一批新人成长起来,而和几年前相比,最近新爆发的App品类却很少,总体上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高阶产品经理该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呢?按俞军的说法,大概有这么几种出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
如果你确信自己有极高的产品天赋,那么就继续走专业路线,深挖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真正的产品高手始终是稀缺资源 。在这里,俞军还提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是顶尖的产品高手,不要去创业,因为你的机会成本太高 。相反,你应该选择加入那些已经进入C轮或D轮的业务,把业务价值从十亿美元带到百亿美元,而没有必要去重复“从0到1”的过程 。
相反,如果你的产品天赋一般,机会成本小,倒是可以自己创业搏一搏 。如果不创业,还可以考虑走管理路线,带团队 。你自己不是千里马,但可以当伯乐,识人、用人、培养人,让优秀下属来做产品决策 。如果你专业天赋一般,管理能力也一般,那还有一条路,就是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业务,扎根下去一干十年,做这个细分领域的专家 。当然,To C产品的淘汰率极高,基本上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想长期干也干不了,所以最好选择To B的业务领域去长期耕耘,成功率比较高 。
总结
好,关于如何重新理解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我们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回顾一下 。
第一,产品经理在各个时代的定位不一样,传统经济时代侧重“品牌营销”,计算机软件时代侧重“项目管理”,而互联网时代侧重“需求洞察” 。在当下,产品经理还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连接器” 。
第二,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是掌握用户模型,这里的“用户”不是人,而是指需求的集合 。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是掌握交易模型,具体来说就是搞清楚各利益相关方在交易中的利害得失,并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
第三,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分两个阶段,前五年是成长期,主要任务是积累经验、打牢基础 。五年之后可以晋级为高阶产品经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不同,选择走专业路线、管理路线还是业务路线 。
附录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大数据分析中,有哪些常见的大数据分析模型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商品和服务 。想要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产品的销量,首先要了解哪些数据需要分析?
哪些数据需要分析?
一、运营模块
从用户的消费流程来看,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引流,转化,消费,存留 。

  • 流量

流量主要体现在引流环节,按照流量结构可以分为渠道结构,业务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 。渠道结构,可以追踪各个渠道的流量情况,通过渠道流量占比来分析各渠道的质量 。业务结构,根据指定业务对活动的流量进行追踪,观察活动前,中,后流量的变化情况,对活动效果做出评估 。
  • 转化率

转化率=期望行为人数/作用总人数 。提升转化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最经典的分析模型就是漏斗模型 。
  • 流失率和留存率

通过各个渠道或者活动把用户引流过来,但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用户流失掉,这部分用户就是流失用户,而留下来的这部分用户就是留存用户 。流失可以分为刚性流失,体验流失和竞争流失,虽然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根据对流失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对策来挽留用户 。关于留存,通过观察存留的规律,定位存留阶段,可以辅助市场活动、市场策略定位等,同时还可以对比不同用户、产品的功能存留情况,分析产品价值,及时对产品做出调整 。
  • 复购率

复购率可以分为“用户复购率”和“订单复购率”,通过分析复购率,可以进一步对用户粘性进行分析,辅助发现复购率问题,制定运营策略,同事还可以进行横向(商品、用户、渠道)对比分析,细化复购率,辅助问题定位 。
二、销售模块
销售模块中有大量的指标,包括同环比、完成率、销售排行、重点商品占比、平台占比等等 。
三、商品模块
重要指标分析:包括货龄、动销率、缺货率、结构指标、价格体系、关联分析、畅滞销分析等,用来评判商品价值,辅助调整商品策略
四、用户模块
重点指标分析:包括新增用户数、增长率、流失率、有效会员占比、存留情况等
用户价值分析:可以根据RFM模型,再融入其他个性化参数,对用户进行价值的划分,并针对各等级用户做出进一步分析 。
用户画像:根据固有属性、行为属性、交易属性、兴趣爱好等维度,来为用户添加标签与权重,设计用户画像,提供精准营销参考依据 。
根据需要分析的数据选择分析模型
一、用户模型
用户模型是一种在营销规划或商业设计上描绘目标用户的方法,经常有多种组合,方便规划者用来分析并设置其针对不同用户所展开的策略 。传统的用户模型构建方法有两种:基于访谈和观察构建用户模型(严谨可靠但费时)、临时用户模型(基于行业专家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构建,快速但不够可靠) 。
改进的用户模型构建方法: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用户模型
优势:对传统方式进行简化,降低数据分析的门槛;让数据分析更科学、高效、全面,可以更直接地应用于业务增长,指导运营策略 。
方法:
1. 整理、收集对用户的初始认知
2. 对用户进行分群
3. 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
4. 推测目标动机
5. 对用户进行访谈调查验证
6. 用户模型建立修正
同时,还可以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映射成为用户的属性或用户的行为信息,并存储起来形成用户档案;实时关注自身数据的波动,及时做出战略性调整 。
二、事件模型
事件模型是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分析的核心和基础,它背后的数据结构、采集时机以及对事件的管理是事件模型中的三大要素 。
什么是事件?
事件就是用户在产品上的行为,它是用户行为的一个专业描述,用户在产品上所有获得的程序反馈都可以抽象为事件,由开发人员通过埋点进行采集 。举个例子:用户在页面上点击按钮就是一个事件 。
事件的采集
事件-属性-值的结构:事件(用户在产品上的行为),属性(描述事件的维度),值(属性的内容)
在事件采集过程中,灵活运用事件-属性-值的结构,不仅可以最大化还原用户使用场景,还可以极大地节省事件量,提高工作效率 。
采集的时机:用户点击、网页加载完成、服务器判断返回 。在设计埋点需求文档时,采集时机的说明尤为重要,也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核心 。
举个例子:电商销售网页的事件采集
事件的分析
对事件的分析通常有事件触发人数、次数、人均次数、活跃比四个维度的计算 。
事件的管理
当事件很多时,对事件进行分组,重要事件进行标注,从而分门别类地管理 。同时,可以从产品业务角度将重要的用户行为标注出来,以便在分析时方便、快捷地查找使用常用、重要的事件 。
三、漏斗模型
漏斗模型最早起源是从传统行业的营销商业活动中演变而来的,它是一套流程式数据分析方法 。
主要模型框架:通过检测目标流程中起点(用户进入)到最后完成目标动作 。这其中经历过的每个节点的用户量与留存量,来考核每个节点的好坏,来找到最需要优化的节点 。漏斗模型是用户行为状态以及从起点到终点各阶段用户转化率情况的重要分析模型 。
四、热图分析 —— 画出用户行为
热图,是记录用户与产品界面交互最直观的工具 。热图分析,就是通过记录用户的鼠标行为,并以直观的效果呈现,从而帮助使用者优化网站布局 。无论是Web还是App的分析,热图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模型 。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常常用几种对比热图的方法,对多个热图进行对比分析,解决问题:

  • 多种热图的对比分析,尤其是点击热图(触摸热图)、阅读热图、停屏热图的对比分析;

  • 细分人群的热图对比分析,例如不同渠道、新老用户、不同时段、AB测试的热图分析等;

  • 深度不同的互动,所反映的热图也是不同的 。例如点击热图和转化热图的对比分析;


五、自定义留存分析
关于留存率的概念,在前文中的已经有所介绍 。对于产品而言,留存率越高,说明产品的活跃用户越多,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会越大,越有利于产品变现能力的提升 。
自定义留存:基于自己业务场景下用户的留存情况,也即对留存的行为进行自定义 。可以通过对初始行为和回访行为进行设定来对留存行为进行自定义 。
举个例子:抢到券的用户使用哈罗共享单车的5日留存率
初始行为:抢到券
回访行为:使用哈罗共享单车
六、粘性分析
粘性:以用户视角,科学评估产品的留存能力
通过用户粘性分析,可以了解到一周内或一个月内用户到底有多少天在使用你的产品甚至是某个功能,进一步分析出用户使用产品的习惯 。
粘性分析是诸葛io的特色功能之一,其中包括产品整体粘性、功能粘性、粘性趋势以及用户群对比,具体可以参考https://docs.zhugeio.com/advanced/stickiness.html
七、全行为路径分析
全行为路径分析是互联网产品特有的一类数据分析方法,它主要根据每位用户在App或网站中的行为事件,分析用户在App或网站中各个模块的流转规律与特点,挖掘用户的访问或浏览模式,进而实现一些特定的业务用途,如对App核心模块的到达率提升、特定用户群体的主流路径提取与浏览特征刻画,App产品设计的优化等 。
在可视化过程中常用的全行为路径模型有两种:
  • 树形图:以树形结构体现用户的行为路径

  • 太阳图:以环形图体现用户的行为路径

上图中,每一环代表用户的一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行为,同一环颜色占比越大代表在当前步骤中用户行为越统一,环越长说明用户的行为路径越长 。
八、用户分群模型
用户分群即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路径、行为特征、偏好等属性,将具有相同属性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群体,并进行后续分析 。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分群模型:当回归到行为数据本身,会发现对用户的洞察可以更精细更溯源,用历史行为记录的方式可以更快地找到想要的人群 。
四个用户分群的维度:

  • 用户属性:年龄、性别、城市、浏览器版本、系统版本、操作版本、渠道来源等;

  • 活跃于:通过设置活跃时间,找到指定之间段内的活跃用户;

  • 做过/没做过:通过用户是否进行某行为,分析用户与产品交互的“亲密度”;

  • 新增于:通过设置时间段,精确筛选出新增用户的时间范围;


如何提高产品销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结合多种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上内容是对一些知识的归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交互设计师如何构造用户模型
首先,何为用户模型,综合了大家的不同定义,我自己做了概述 。用户模型是能反应产品目标用户真实特征的综合原型 。
用户模型能很好地辅助产品开发的决策以及设计 。这个反应在三个方面,一、用户模型能够反应真实的用户行为;二、用户模型能够便于团队之间的沟通及决策,形成对产品认知的“同理心”;三、用户模型能够提供产品功能 。所以构建用户模型对于产品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很多企业对交互设计师都要求具备这项能力 。那么如何构建用户模型呢?
构建用户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借鉴了《about face 4》里面的基础框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整合,方便初级交互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 。一共有七个步骤,每个步骤之间关系紧密,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时间以及资源限制的条件下,可以队每个步骤进行敏捷处理,务必其过程的完整性,避免“拍脑袋”做设计 。
一、了解产品目标,假设用户角色
首先,当然你得清楚你做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目的 。作为交互设计师特别要留心这个环节,通常很多项目,只有利益相关者(如老板、管理层、产品等)清楚要做什么,然后pm给完需求下来,我们就埋头出原型 。结果往往都是各种改,就是因为不了解你要做的产品,所以即使你是交互设计师你也要在最开始刨根问底 。然后,了解了产品以后就要对产品的用户角色进行假设 。比方说一款留学咨询教育产品,可能就会有学生、家长或者其他用户角色,然后他们的类型,如年龄、性别、城市、年级、消费等你都要考虑 。
二、用户调研/访谈,找出行为变量
首先你要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将访谈者进行分组,通过准备要的调研问题或者问卷跟访谈者进行交流,并观察得出一些显著的行为,并将这些行为排列成不同的几组行为变量 。那么根据《about face4》中提到的,我们一般会去关注下面5中类型的行为变量 。
1. 活动 —用户做什么,频率及工作量
2. 态度 —用户如何看待产品所在的领域和技术
3. 能力 —用户所受的教育以及学习能力
4. 动机 —用户涉足产品领域的原因
5. 技能 —用户与产品领域技术相关的技能
三、分析行为变量,找出重要的行为模式
首先将访谈用户映射至收集到的行为变量上,如图(星代表访谈用户),这一步主观的去映射即可,配到涉及区间的变量(如使用技术的信心)也没关系 。
做完映射后,就寻找落在多个区间或者变量上的主群体,如果一组群体聚集在6~8个不同的变量上(这些变量要有一点的逻辑关系),那这6~8个变量很可能代表一种显著的行为模式 。通常一个用户角色会用2~3个行为模式 。
四、通过行为模式,综合特征,阐明目标
从行为模式中发现其目标和其他特征
五、检查完整性
即对步骤二、三的回查
六、指定任务模型的类型
指定任务模型的类型,通常有6种任务模型;主要人物模型、次要任务模型、补充任务模型、客户任务模型、接受服务的任务模型、负面任务模型 。通过不同的任务模型,可以区分优先级,这也对应着产品功能开发过程中的优先级 。
七、总结,得到用户模型
组成用户模型的几个部分
1、标识状态
谁是首要人物角色,谁是次要人物角色 。
2、照片
照片的作用是——便于速记,让大家快速的认出这个角色,并且能合理的理解他 。以上图的第二个人物角色为例,照片中的人物正在打电话,是为了表达这个人花很多时间在电话沟通上 。
那么,照片来自哪里呢?这些并不是真实用户的照片,他们可能是剪贴画或演员,通过这种方式让你的用户看起来有共同之处 。因为资料保护问题,我们也不能真的使用真实用户的真实照片 。
3、名字
名字的作用是——帮助大家对用户产生同理心 。例如,在团队内部讨论问题时,用我的朋友、我的女儿等词语来代替“用户”这个词,会发现有很大不同,更加设身处地的去想TA的真实感受 。
4、 引用句
引用的目标是——抓住这个用户的主要目标、主要的需求(这个用户的本质是什么) 。引用句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需要用简单的句子来总结这个用户,而且所用的词汇、预言需要是这个用户会用到的 。
5、简短的叙述来描述用户
描述用户的目的是——抓住一些关于用户的背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们是谁 。需要描述的是用户的场景、情境 。
6、主要目标清单
写这些清单也有几个要求:采用用户会用到的短语、 从用户的角度表达、 所有的目标用动词开头、 所有目标都是用户正在落实的行动
【《俞军产品方法论》---十二条产品定律 用户模型模板】关于用户模型和用户模型模板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