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吴朝香通讯员王蕊江晨
7月11日 ,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 。 大会颁发了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 包括浙江科技大奖2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299项 。
其中 , 杨卫院士、施一公院士获浙江科技大奖;“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等12项成果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科研成果出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团队 , 该项成果丰富了肿瘤免疫逃逸理论 , 提供了若干新靶点 , 未来 , 肝癌治疗将可能更精准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什么?有哪些突破性成果?对肝癌患者来说 , 未来 , 会如何受益?梁廷波教授对此做了简单易懂的解答 。
文章图片
什么是免疫逃逸?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 , 人体的免疫细胞会清除其体内的坏死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等 , 这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发挥作用 。
而癌症患者的免疫细胞是异常的:它发现不了这些癌变细胞 , 或者即使能发现 , 也没有能力去清除 。
如果把免疫细胞比作警察 , 在健康人体内 , 警察会发现“敌坏分子” , 比如坏死细胞等 , 并及时清除 。 但在癌症患者体内 , 这个警察不发挥作用了 。 癌细胞通过一些手段实现伪装 , 假扮为“良民” , 导致警察无法发现它们 , 从而可以肆意生长 。
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什么?
不同肿瘤的逃逸机制是不同的 ,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肿瘤的治疗效果会有差异 。
因此 , 免疫逃逸中有很多机制是需要研究、探索的 。
比如“警察”为什么失灵了?癌细胞为什么会发生远处转移?它为什么能在某处落地生根?这个地方有什么适合它成长的“肥沃土壤”?
以免疫治疗药物抗PD—1抗体为例 , 它的原理就是发现了T细胞这个“警察”身上有个“开关” , 这个“开关”决定“警察”的能力 , 一旦“开”了 , “警察”就瘫痪了 , 无法杀死癌细胞 , 而“关”掉开关 , 它就能发挥抗癌作用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发现 , 早在单个肝癌起始细胞存在时就已经出现免疫逃逸 , 并且随着肿瘤的增大 , 免疫系统仍在不断发生变化 , 但始终维持免疫抑制状态 。
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 , 在多种肿瘤中具有满意的疗效 , 但只在约15%的肝癌患者中有效 。 这项研究想要回答的就是 , 免疫治疗为什么只对一部分肝癌患者有效 , 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无效 。
文章图片
对肝细胞癌患者来说 , 有什么意义?
在临床上 , 肝癌易复发、易转移 。
作为一项基础研究 ,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丰富了肿瘤免疫逃逸理论 , 提供了若干新靶点 , 为提升治疗新策略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
简单来说 , 这项研究试图回答在肝癌治疗中 , 哪类患者更适合免疫治疗 。
研究团队期冀从临床上将肝细胞癌患者分成三个类型:免疫正常、免疫荒漠、免疫抑制 。 从而进一步研究哪类分型更适合免疫治疗 , 哪类分型和靶向治疗结合更有价值 。
【未来,肝癌治疗将更精准,浙大一院这个项目摘取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 , 未来 , 对于肝癌的治疗会更精准 , 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 同时免疫治疗也将融入综合治疗体系 , 而不能使用单一的方式 。 ”梁廷波教授也反复强调 , 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这项研究我们已经进行了六七年 , 目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接下来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我们也期待研究成果能早日实现转化 , 造福患者 。 ”
- 食用蠕虫或能治疗癌症?科学家利用蠕虫杀死癌细胞
- 武汉大学确诊一例霍乱,历史上很可怕,现在可有效预防治疗
- 武大霍乱病例确诊 专家:长江以南尤其大城市霍乱罕见,但治疗方案成熟
- 如何击败肝癌这一“隐形杀手”?快来看看
- 肝癌|枸杞加“3物”泡水喝,连喝10天,或许帮肝脏“冲个澡”,试试吧
- 口臭该如何防治?对症治疗很重要
- 治疗慢性肝病,“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 前列腺增生治疗“新手段”!
- 肾病医生:尿蛋白、肌酐治疗要靠缘分?教你看清三个小细节
- 治疗脑梗、心梗,谨记这些原则,快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