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抗疫再升级,陷入双线作战!但来源已查明,传播链清晰( 二 )


“截至7月9日8时 , 针对6名阳性感染者涉及的场所及活动轨迹 , 共甄别涉疫场所20个 , 环境采样206份 , 在病家门把手、茶杯、电视遥控器等部位检出阳性8份 , 同步实施终末消毒;
已甄别密接1544人 , 次密接1094人 , 均按照要求纳入健康管理对象;排查重点人员9669人 , 均发送短信提醒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 ”
同时 , 迅速开展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
周五当天还只是局部核酸 , 但周六范围扩大 , 有病例的天河、海珠、荔湾全区核酸 。
另一方面 , 防范未来风险 。
在发现疫情的当晚九点 , 广州连夜发布的疫情防控第34号通告 。
特别强调 , 加强疫情发生地来(返)穗人员健康管理 , 7天内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级市旅居史人员来穗后3天内尽快完成1次核酸检测 。
非常有针对性地给市民敲醒防疫警钟 。
02
以快打快 ,
三区连续三天全员核酸
黄金24小时后 , 广州依然在与病毒赛跑 。
7月9日8时至10日8时 , 本次疫情新增3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 确诊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
其中 , 1例作为密接者在隔离期间排查发现 , 2例在海珠区风险区域排查发现 。
10日 , 白云区在常态化核酸筛查中 , 发现一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白云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 开展了区域管控、流调排查、隔离转运、核酸筛查、场所消杀等工作 。
为了更快阻断传播链条 , 排查出风险 , 广州的核酸范围不断扩大:
9日 , 天河、海珠、荔湾、越秀全区核酸;
10日 , 天河、海珠、荔湾、越秀全区核酸;
11日 , 除了上述四区 , 白云、南沙、黄埔、番禺、花都也加入了全区核酸的队伍 。
7月11日 , 战斗形势更加复杂 。
7月11日下午 , 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 , 7月10日8时至11日12时 , 广州新增2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确诊轻型病例 。
其中 , 1例作为密接者排查发现 , 1例为风险区域排查发现 。
其中 , 感染者10是7月8日自驾游外地市感染返穗引发的输入聚集性疫情的密接人员 , 属同一传播链条 。
但是 , 感染者11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BA2.2变异株 , 与感染者1至10感染病毒BA2.3不同 , 是外市输入引起的一起独立疫情 。
广州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说 , 这两起疫情也再次提醒我们 , 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异常严峻的 , 早发现是我们能否尽快控制住疫情的关键所在 。
说起来 , 作为天河区天河南街道的居民 , 我从周五开始 , 已经连续四天做核酸了 。
如此密集的核酸安排 , 对我来说 , 从没有过 。
我意识到 , 广州的战疫打法升级了 。
依然很快 。
广州这波疫情的病毒是传染性超强的奥密克戎 , 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 。
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 , 必须以快打快 , 容不得丝毫的拖泥带水 。
这一打法 , 在今年广州的几波疫情处置中 , 都被证明有效 。
比如4月初那波疫情 , 处置得就非常快 。
从发布疫情信息到宣布全城核酸 , 才间隔了仅仅几个小时 。
而且 , 24小时内广州完成核酸采样1666万份!
这效率 , 没得说 。
也就在那一天 , 广州人的行程码上全部带*了 。
事后证明 , 广州的处置很及时很有必要 。
幸好 , 广州这次的反应也很迅速、很坚决 , 符合大家的期待 , 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 24小时查清来源、狙击传播链 。
7月10日8时至11日12时 , 广州共开设4715个核酸采样点 , 21004个采样单元 , 完成核酸检测1181.13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