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重建”训练营开班 脊髓损伤者重塑新生活

“生活重建”训练营开班 脊髓损伤者重塑新生活
文章图片
本报讯(采访人员王薇)“上肢体能训练、轮椅技巧、无障碍设施体验……每一项课程都是干货满满 , 光看课表就让我们这些脊髓损伤的残疾人充满期待 。 ”脊髓损伤者赵灵说 。 昨天 , 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生活重建”训练营开班 , 来自东城区、丰台区、房山区、通州区、昌平区的15名脊髓损伤者(以下简称“伤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生活重建训练 。 这也是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上线后 , 示范中心迎来的首批线上申请服务对象 。
据示范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 本期训练营是专门为脊髓损伤者开设的进阶班 , 除了为脊髓损伤的残疾人培训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使用轮椅技巧等 , 还将重点培训残疾人独立外出能力、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等 。 为期11天的训练课程既涵盖了无障碍知识的培训 , 又设置了营养健康、药膳方面的实地学习 。 同时 , 还将组织残疾人学员外出体验北京环球影城无障碍设施 , 为伤友营造共建、共享无障碍环境的良好氛围 。
43岁的训练营学员赵灵是一名先天性脊柱裂的残疾人 , 轮椅一直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 他告诉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我之前参加过生活重建基础班 , 主要是学习一些体能和临床方面的知识 , 侧重生活能力的重塑 , 比如如何穿脱衣裤、如厕、转移等等 。 这次训练营不仅能学习生活重建的知识 , 还有外出体验无障碍的机会 , 我真是太期待了 。 ”赵灵还特别提到 , 这次为他们训练的老师也都是脊髓损伤者 , 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 特别是一些脊髓损伤人士经常会遇到的难以启齿的二便问题也能够正常交流 , 老师会教他们如何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 这些在医院都是学不到的 。
脊髓损伤者的上肢训练尤为重要 , 吃饭、穿衣、滑轮椅都靠上肢 。 训练营这次特别安排了体能训练 。 示范中心内最先进的康复室对学员开放 。 “我们这里有5台气压式康复设备 , 可以帮助伤友锻炼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 进行必要的力量训练 。 ”教官孙晓阳说 。 北青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这些康复仪器很像健身房里的健身器 , 可都没有座椅 , 也看不到增减重量配重钢片 , 伤友康复训练坐在轮椅上就能完成 , 安全性更高 。
据了解 , “生活重建”训练营是在北京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 , 2015年由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开发的体现“同侪相助”概念的康复服务 。 适合于有实际家庭场景和社会现实场景适应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人 , 以服务对象间的经验分享、陪伴、支持和相互鼓励为动力 , 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外出自理、社会自理 , 为其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 协助残疾人群体全面康复发展、参与社会、发挥潜能 , 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重塑一个生活的新天地 。 截至目前 , 该机构总计培训近900人 , 95%的学员实现了生活自理 , 提高了生活品质 , 实现了独立生活的梦想 。
本次训练营的15名学员均是通过7月1日上线的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服务管理平台申请康复训练项目中肢体残疾人生活重建训练的服务对象 , 这些残疾人朋友在申请的同时就可以实现“一次申请 , 全程无忧”的便捷服务 。 管理平台已打通与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系统间的数据链接 , 15位学员均可依据《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享受康复补贴 。
摄影/本报采访人员袁艺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生活重建”训练营开班 脊髓损伤者重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