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古诗每句的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朗诵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接下来就由我带来《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 篇1
【诗句】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鉴赏】寄信难达,已引起我多少痛苦,况且战乱频仍、难以休兵 。
【全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
【注释】
1.戍鼓:戍楼上的禁鼓 。鼓声一响,宵禁开始,人行即断 。边秋:边地的秋夜 。一雁声:只有孤雁鸣叫 。古人常以雁行喻兄弟,这里说一雁声,是在感物思弟 。
2.“露从”句:露是夜夜白,今乱离中人,逢白露节,觉得它是从今夜始白 。“月是”句:月是处处明,因心怀故乡,所以认为月是故乡明 。
【赏析】
[1]这首五律约写于乾元二年,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 。这年九月,叛军史思明陷山东、河南,杜甫的两个弟弟都在这一带 。杜甫携家避战乱于秦州,与弟弟音讯隔绝,写出这首抒写怀念之情的诗 。
[2]“戍鼓”二句: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秋边,秋天的边地 。何义门曰:“‘戍鼓’兴‘未休兵’,‘一雁’兴‘寄书’ 。”(《瀛奎律髓汇评》)《谜诗谈》曰:“……‘秋边一雁声’,若作‘雁一声’,便浅俗;‘一雁声’便沉雄 。”二句写战争使道路阻断,诗人在深秋的边地听到一声雁鸣,深秋雁声使人想起鸿雁传书,也勾起怀亲之情 。
[3]“露从”二句:《杜臆》:“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又曰:“感物伤心,今夜白,又逢白露季候也,‘故乡明’,犹是故乡月色也 。”
〔4〕“有弟皆分散”四句:杜甫远在秦地,弟兄飘零西东,流浪无定,所以说“无家”,既无家,又到哪里去问死生?因而“寄书长不达”,况且兵革未休,在战争中存亡未卜,隐含着弟兄们能否团聚的疑虑 。
这首五律以容易引起人们思乡的雁声、白露节、月明三者构成边秋对月怀亲的意境;抒写了身经离乱,弟兄分散,征战不已,道路阻隔,音书杳无,存亡难保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忧虑 。“今夜白”、“故乡明”、“无家问死生”这些凄凉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情切 。“月是故乡明”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和赏析 篇2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 。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④问死生 。
寄书长不迭,况乃未休兵 。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连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重点字词解析】
①合弟:对人谦称自己之弟 。②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③这天或许是白露 。④无家:意指兄弟分散,家不成家 。
【诗歌鉴赏赏析】
杜甫在对这类思亲怀友常见题材的处理中,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拎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请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
“月是故乡明”,也是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人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成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人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颈联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迭”,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
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前言】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
【注释】
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
长:一直,老是 。
不达:收不到 。
况乃:何况是 。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
【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鉴赏】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
月夜忆舍弟的古诗《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
《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月夜忆舍弟》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译注1】露水从今夜变白,月亮虽很明亮,但总觉得没有往日在故乡时那样明亮 。露从今夜白:适逢白露节,故觉 露水变白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
此联的意思是:白露节的夜晚清露满地,使人顿生寒意, 孤身在外的游子愈加感到故乡的月是最亮的 。后用来表达在异乡 的游子月夜怀乡、思亲之情 。
【译注2】
从白露这一夜起,清露就变成寒 凉的白露了; 在异乡望明月,觉 得还是故乡的月儿明亮啊 。语出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 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用以表达月夜游子 怀乡思亲之情,或单用 “月是故 乡明” 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 赞颂 。◇多年没回家乡了,看着那 圆圆的月亮,真有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之感 。(谌容《真真 假假》)
【译注3】
写作者在离乱中怀念故乡的兄弟 。“露从今夜白”,既是写景,也点明时令,时为白露节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感情色彩比上句强烈 。本来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无明暗不同之差别,而作者却说“故乡明”,深刻表现了思乡之情 。
【鉴赏】今晚是白露节,月亮却是故乡的最亮 。“露从今夜白”一句 中,“白露”原为节令,却被诗人拆开讲,情致顿显 。“月是故乡明”一句中,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所写之景中: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 别,诗人却说故乡的月亮最明 。这种写作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之情 。两句诗歌正常语序应为“今夜露白”,“故乡月明” 。诗人将词序调 换,使得诗歌意趣横生 。后人常引此句表达思乡之情 。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故乡的月 夜清凉宜人,月光明亮 。[例]“露是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故乡的“凉月子” 照着东海边的渔村农家,照着我家竹篱 边那棵桂花树时,在淡淡的桂子香气 里,母亲的那辆纺车,也许又在“嘤嘤 嘤”地吟唱,摇出一圈又一圈白花花的 海浪吧 。(秦文玉《西海情》)
二、用以形 容月夜的思乡之情 。[例]特别是中秋 节,素来称为团圆节,这是最易引起人 们思乡之情的一天 。他和妻子王承书, 总要默默地在月下坐到夜半,望着天宇 上,云纱笼罩着银盘般的皎月,“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油然注上心 头 。(韩静霆《祖国呵,在你的怀抱里》)
【全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
【赏析】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在秦州所作 。是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引兵还范阳,九月复率兵攻陷洛阳,山东、河南一带处在战乱中 。当时杜甫因关中饥荒,弃官携家小西进,正住在秦州 。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 。杜甫居长,有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 。写诗时只有杜占在身边,其余分散在河南、山东一带 。
全诗信手写来,却层次井然,其中以一个“忆”字贯彻全诗,可谓“句句不离‘忆’字”(清人章燮语) 。后四句内涵丰富,如近人俞陛云所析:“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闻,四也;欲探消息,唯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 。”(《诗境汪说》甲编)
这首短诗的核心是一个“忆”字,忆的时间是秋天的“月夜”,忆的对象是“舍弟”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时间,通过“戍鼓”、“雁声”两种声音和“露”“白”“月”“明”两种色彩勾勒出一幅边塞秋夜图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乾元二年(759)秋天作者流寓秦州的时候 。秦州的边地风光,作者凄凉的心境,也都流溢于字里行间 。流寓边地的作者思乡之情切,由思乡到思念他的几位弟弟 。月光普照大地,本来是一样的;由于作者思乡之情深切,所以认为是“月是故乡明”,从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
诗的下半段介绍“忆”弟的情形与原由 。据《通鉴·唐纪37》》载,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洛阳,齐、汝、郑、滑等州都在战乱之中 。作者的三位弟弟杜颖、杜观、杜丰都远在东部地区,彼此不通信息,所以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作者寄书去常无下落,而且又是“未休兵”之时,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况乃”二字,寄托着作者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其深意正在于此 。
全诗的意境凄楚感人 。诗人将个人的家庭遭际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来描写,语言朴实自然,辞浅而情深,尤其“月夜”与“忆弟”联系紧密,做到了情与景交融,哀感动人 。王嗣奭《杜臆》解云: “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这首短诗,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句句写景言事,句句抒感含情,饱和着浓郁的诗情,耐人吟味 。
月夜忆舍弟古诗每句的赏析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
月夜忆舍弟全文译文及赏析 古诗月夜忆舍弟全文和译文1、《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2、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
3、赏析,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
【月夜忆舍弟古诗每句的赏析 月夜忆舍弟古诗朗诵】关于月夜忆舍弟古诗和月夜忆舍弟古诗朗诵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