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简要概括20字是什么 三顾茅庐概括300字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刘备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 第一次诸葛亮远游;第二次仍未见到刘备便留下书信抱着未见到孔明之遗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等他睡醒更衣后才终得相见 , 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出山 。


《三顾茅庐》20字概括怎么写?
20字《三顾茅庐》概括: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 请诸葛亮出山 。
三顾茅庐(拼音:sān gù máol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 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 。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 , 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 。茅庐:草房) 。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含褒义 。
本故事的人物介绍
1、刘备简介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 , 字玄德 , 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 政治家 , 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 , 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 , 投靠过多个诸侯 , 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 , 趁势夺取荆州 , 而后进取益州 , 建立蜀汉政权 。
2、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字孔明 , 号卧龙(也称伏龙) 。汉族 , 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 , 便移居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躬耕陇亩”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 死后追谥忠武侯 ,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 并改造连弩 , 叫做诸葛连弩 , 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 , 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三顾茅庐简要概括20字是什么?【三顾茅庐简要概括20字是什么 三顾茅庐概括300字】
三顾茅庐简要概括20字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 诸葛亮终于同意协助他 。
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 , 一天 , 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位天下奇才诸葛亮 。第二天 , 刘备和张飞、关羽一齐来到诸葛亮的茅庐前 , 书童说诸葛亮不在家 , 刘备只好回去 。
第二次 , 刘备又选了一个好日子 , 和张飞、关羽又来到诸葛亮的房子前 , 诸葛亮的弟弟说诸葛亮出去了 , 刘备明白后并没有生气 , 又回去了 。
第三次来的时候 , 诸葛亮正在睡觉 , 刘备没有叫醒他 , 一向等诸葛亮醒来 , 诸葛亮见刘备这样有诚心 , 决定帮忙刘备 , 最终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 。
三顾茅庐的人物形象
1、诸葛亮:少有大才 , 自比管仲 , 乐毅 , 谋定而思动 , 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 , 于茅庐中等待刘备 , 最终两个达成协议双双把家还 。
2、刘备:当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 , 剑指荆州 , 刘备能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 但其人善忍又有谋略 , 在荆州呆了六年听了别人的意见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庐中以师带之三寻看见 。刘备比较爱才 , 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谋臣 , 不惜三顾茅庐 , 给当时的他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 是个爱才的君主 , 为以后人才的归顺打好了基础 。
3、关羽:三顾茅庐中关羽虽然很不屑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感到气愤和无奈,但却一直隐忍下来,不像张飞那样抓狂,这说明了关羽高傲却顾大局 。
4、张飞:从当时的话“量此村夫 , 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 , 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莽撞之人 。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是汉末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
汉末 , 黄巾事起 , 天下大乱 , 曹操坐据朝廷 , 孙权拥兵东吴 。一次 ,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 , 只得逃往荆州 , 依附刘表 。为了能够复兴汉室 , 夺取天下 , 刘备到处招纳人才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 , 就向他举荐一个人 , 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 , 又有才能 , 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
第一回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 , 见诸葛亮不在家 , 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 , 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 , 刘备吃了三天素 , 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 , 未必有此真才实学 , 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 , 如他不来 , 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 , 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 , 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 , 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 才彼此坐下谈话 。
成语寓意
“三人行 , 必有我师”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 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向别人请教问题 , 或者有求于人 , 态度一定要真诚 , 并且要有耐心 。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 就像刘备一样 , 不因此而鄙视诸葛亮 , 因而蜀汉皇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辉煌 。假设刘备无礼节 , 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假设没有诸葛亮相助 , 刘备很难建立蜀汉政权 。其实 , “三顾茅庐”的背后 , 是求贤若渴 。
《三顾茅庐》20字概括内容是什么?《三顾茅庐》20字概括内容是: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 但都没有见到 , 在第三次 ,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诚意打动 , 终于同意下山 , 辅佐刘备 。
汉末 , 黄巾事起 , 天下大乱 , 曹操坐据朝廷 , 孙权拥兵东吴 , 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 , 又有才能 , 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 , 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
不久 , 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 , 见诸葛亮不在家 , 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 , 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
过了一段时间 , 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 , 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 , 未必有真才实学 , 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 , 如他不来 , 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 , 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 , 已经是中午 , 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 , 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 , 才彼此坐下谈话 。
扩展资料: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 , 为刘备奉献隆中对策 , 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受到刘备推崇 , 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 ,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 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 。
后《隆中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 , 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 , 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 , 《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概括
故事如下:
东汉末年 , 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 , 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 。可是诸葛亮不在家 , 刘备只好留下姓名 , 怏怏不乐地回去 。隔了几天 ,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 , 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 。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 , 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 , 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在交谈中 ,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 , 刘备十分叹服 。
刘备“三顾茅庐” , 使诸葛亮非常感动 , 答应出山相助 。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 , 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 , 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 , 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 , 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
解释:
顾:拜访;茅庐:草屋 。
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请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 , 一再邀请 。
关于三顾茅庐概括和三顾茅庐概括300字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