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习俗 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习俗
火把节历时三天 , 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第一天迎火 , 宰牛杀羊 , 备酒祭祖;第二天玩火 , 祭台圣火下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第三天送火 , 夜幕降临 , 大伙手持火把 , 聚在篝火周围尽情地唱歌、舞蹈 。
火把节的习俗
1、来源
【火把节习俗 彝族的火把节】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 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
2、日期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 , 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号这一天 。
3、意义
火把节来源于人类对火的崇拜 , 以火熏田除祟 , 逐疫去灾 , 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 。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有斗牛、赛马、摔跤等习俗 , 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 , 火把节活动中具有祈求丰年的民俗功能 。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 , 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 , 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期间 , 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 , 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 , 入夜点燃 , 村寨一片通明 。
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 , 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 , 彻夜不息 。节日期间 , 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 , 并开设贸易集市 。
彝族火把节的禁忌事项
1、在火把节进行时 , 不要在田地中随意走动 , 不然会招来虫灾 。
2、不要用脚踩锅庄石 , 也不要直接从火塘上方跨过 。
3、在参加火把节的时候要讲文明讲礼貌 , 不要和他人发生口角争斗 , 不要在景点乱涂乱写乱画 , 不要乱丢垃圾 。
4、白天不能点着火把到处乱走 , 不要从屋里点着两个火把走出来 。

彝族火把节有哪些习俗?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 , 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 节期三天 。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 北斗星斗柄上指 , 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 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 , 火把节又叫星回节 , 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 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因此又称过大年 。在民间传说中 , 六月二十四日是率领彝族与残暴天神恩体古孜战斗的英雄黑体拉巴与妻子妮璋阿芝双双遇难的日子 。因此 , 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 ,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 , 燃起火把 , 走向田野 , 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人们载歌载舞 , 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 , 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 。久而久之 , 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 , 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 , 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 , 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 。火把节的原生形态 , 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在彝族地区 , 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 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 , 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 。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 , 称作开“火神会” , 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 , 严禁触踏和跨越 。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 , 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 , 除秽求吉 , 或烧起篝火 , 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节日期间 , 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 , 并开设贸易集市 。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 , 第一天为“都载” , 意为迎火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 , 意为颂火、赞火 。火把节的第三天 , 彝语叫“朵哈”或“都沙” , 意思是送火 。
其中“都格”是火把节的高潮 。天刚亮 , 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 , 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 , 聚集在祭台圣火下 , 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 , 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 。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 , 跳起“朵洛荷” 。在这一天 , 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 。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 。当傍晚来临的时候 , 上千上万的火把 , 形成一条条的火龙 , 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 , 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 , 烧红太空 。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 , 一直闹到深夜 , 场面盛大 , 喜气浓烈 , 故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 , 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 , 走进树丛 , 在黄色的油伞下 , 拨动月琴 , 弹响口弦 , 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这些活动 , 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 , 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 , 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 , 保护了村寨和庄稼 。为纪念这一事件 , 每年火把节 , 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 , 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 , 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 , 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 , 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 ,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 , 集体分享 , 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 , 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 , 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 , 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 , 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夜幕降临时 , 人人都会手持火把 , 竞相奔走 。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 , 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 , 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
扩展资料: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 , 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 , 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
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 , 逐疫去灾 , 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 , 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 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 , 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 , 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 。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火把节的来历:按照拉祜族的民间传说来说 , 是指当时山上住着一个恶人 , 恶人专吃人眼 。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这天 , 恶人看到火花 , 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 , 便急忙躲进山洞 , 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
火把节风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 且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 , 主要风俗有第一天会祭火 , 村里会宰牛杀羊来集体分享 。
到第二天传火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面 , 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第三天为送火 , 在夜幕降临 , 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火把 , 竞相奔走 。
火把节的传说: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 , 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 , 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 , 看到一个男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 , 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 , 他感到奇怪 , 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 , 牵着的孩子是儿子 , 因哥嫂已死 , 男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 , 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 , 怎忍加害于他们 , 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男子 , 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 , 以此免去灾难 。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 , 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 , 便沉沉地睡去 , 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 , 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
一、火把节的来历 。
各省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 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 , 天上地下相通 。有一年 , 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 。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 , 人们交不起租税 , 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 。天神大怒 , 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 , 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 。
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 , 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 , 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 。于是 , 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 , 最终战胜了虫害 , 夺得了丰收 。久而久之相沿成俗 , 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
二、火把节的习俗 。
火把节对彝族来讲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 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在整个的节日过程中所有的彝家 , 人不做饭 , 只吃肉、喝酒 。肉叫砣砣肉是剁成一块块的猪肉或羊肉煮熟 , 沾上盐和辣椒粉吃 。酒叫杆杆酒:用细竹子掏空了杆子插在酿好的米酒中吸着喝 。
彝族过火把节时 , 一到夜晚 , 各村寨即点燃火把 , 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 , 颇为壮观 。彝民用火炬照田 , 占岁丰收 。民间传说 , 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 , 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 。节日期间 , 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 。
民间认为 , 火把可以驱鬼除邪 , 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 , 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 , 谓此为“送祟” 。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 , 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 。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 。
斗牛前 , 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 , 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 , 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 。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 , 于是锣鼓喧天 , 长号齐鸣 , 鞭炮震耳 , 一对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 , 跳起欢乐的舞蹈 。
在万众欢腾中 , 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 , 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 。裁判员一声令下 , 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 , 将牛放出 , 任其格斗 。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 , 向对方冲去 , 角对角地顶挖 , 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 。
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 。斗羊是最好玩的 , 羊的前半身都被剪去了羊毛 , 只留下后半身和尾巴 。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 。参赛者身穿短裤 , 赤膊上阵 。开始时互相拥抱 , 以示友好 。裁判员一声令下 , 便相扑角力 , 奋勇拼搏 , 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 。比赛场面极为壮观 。一处摔跤 , 八方相聚 , 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 , 欢呼喝采 。
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 , 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 , 赛前赛后 , 奏起欢乐的乐曲 , 跳起欢乐的舞蹈 , 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 。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 , 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 。节日期间 , 他们共举火把为嬉 , 并欢聚于山间田野 , 举行簧火晚会 。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 , 尽情歌舞 , 彻夜不息 , 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 。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 , 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
关于火把节的习俗和彝族的火把节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 , 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