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内容是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注音版及翻译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译文及注释】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生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用功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 。要想彻底明白书本上的深刻的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 。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
陈师道 示三子
《示三子》
作者: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 。
了佑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
赏析:
1084年(元丰七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个儿子及一个女儿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于是忍受了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悲痛 。将近四年以后,即1087年(元佑二年),陈师道因苏轼、孙觉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回到徐州 。纪录这一场生离死别,他写下了不少情意诚笃、感人至深的佳作,如《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别三子》、《寄外舅郭大夫》等,这首《示三子》即是作于妻儿们刚回来之时,也是非常杰出的一首,这首诗描述的主要是诗人思亲、见亲的全程心灵感受,言语易懂,感人至深 。
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 。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
儿女二句写初见面的情形 。因离别四年,儿女面目已不可辨认 。陈师道的《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中说: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 。可见别时儿女尚幼,故至此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表明了离别时间的长久,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 。
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 。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 。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
了知二句更深一层作结,说虽然明知不是在梦中相见,但犹恐眼前的会面只是梦境,心中仍然恍恍惚惚,不能安定 。这种心理的描绘,写得入木三分 。由此可以推知:在与亲人分离的四年中,诗人多少次梦见亲人,然而却是一场空欢喜,反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和悲苦,正因为失望太多,幻灭太多,所以当真的会面时,反而产生了怀疑,唯恐仍是梦中之事,深沉的思念之情便在此中曲折表现了出来 。这两句源于杜甫《羌村》组诗中写回家初见亲人的惊喜和疑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意谓久别重逢,如相见于梦中,后来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即用杜甫诗意;而陈师道此二句是翻用杜甫诗的句子,与晏几道《鹧鸪天》中所说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意境略同,可见陈师道取前人诗意能点化出新意 。
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腑中流出,所谓至情无文,即是艺术上一种极高的境界 。此类浑朴的作品得力于陈师道向古乐府和杜甫诗的学习,然而他并不在字句上摹仿前人,而在格调立意上倩鉴前人,故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中引陈师道的话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 。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已有充分的表现 。陈师道论诗标举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即是他形成这种创作风貌的理论基础 。但此类作品在他的集子中也并不很多,故尤为珍贵 。
冬夜答客
鲍溶 冬夜答客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 。
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 。
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 。
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
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
【赏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809)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
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 。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 。为六主之一 。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冬夜
白居易 冬夜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 。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
【赏析】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的意思意思是: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
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扩展资料: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 。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人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 。
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短短的四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是什么?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赏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 。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 。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诗原文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
【南宋】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一)
宋·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
字字皆如见圣人 。
汝始弱龄吾已耄,
要当致力各终身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二)
宋·陆游
宦途至老无余俸,
贫悴还如筮仕初 。
赖有一筹胜富贵,
小儿读遍旧藏书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
宋·陆游
世间万事有乘除,
自笑羸然七十余 。
布被藜羹缘未尽,
闭门更读数年书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五)
宋·陆游
简断编残字欲无,
吾儿不负乃翁书 。
绝胜锁向朱门里,
整整牙签饱蠹鱼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六)
宋·
陆游
圣师虽远有遗经,
万世犹传旧典刑 。
白首自怜心未死,
夜窗风雪一灯青 。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七)
宋·陆游
读书万卷不谋食,
脱粟在傍书在前 。
要识从来会心处,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内容是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注音版及翻译】曲肱饮水亦欣然 。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古诗内容是什么?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
五言体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 。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 。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
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 。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 。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 。


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及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古?学问?遗?,少壮?夫?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
《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学习知识是不遗余?的,终?为之奋?,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到了?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去实践,?能学有所成 。
《冬夜读书示子聿》创作背景
子聿是陆游的最?的?? 。陆游在冬?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逼?,诗?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他抑制不住?头奔腾踊跃的情
感,毅然挥就了8?《冬夜读书???》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 。本诗这是??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 。整?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且意境深远,使?回味?穷 。

关于冬夜读书示子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注音版及翻译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