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红村”

本文转自:威海新闻网
7月7日下午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西黄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晓明刚刚结束第二期“临港大讲堂”暨乡村振兴系列专题培训第一讲 , 就赶紧跑回村里看自己的“宝贝” 。
西黄山村大棚里 , 一排排贝贝南瓜正“昂着头”奋劲儿生长 , 同时 , 草莓柿子、“烟薯25”、菊花等特色农产品也成为西黄山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 , 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 为了寻求产业特色 , 西黄山村“两委”没少下功夫 。 作为临港区金井黄山样板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西黄山村借力片区建设 , 结合本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做出往特色农产品的方向发展的决策 。
找好定位 , 接下来就是探索特色产业 , 背靠片区联盟 , 村“两委”集思广益 , 通过网络、同学亲友等方式 , 获知现如今比较“火”、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 , 规划进一步将村里闲置房屋盘活 , 对老旧房屋进行修缮 , 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 , 发展农家乐经济和民宿产业 , 打造“网红生态”吸引游客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红村”
文章图片
为了照顾好这些“宝贝” , 李晓明亲自带队到处“拜师” 。 烟薯种植是到乳山市下初镇巫山村和经开区崮山镇邵家庄学习的 , 贝贝南瓜种植是李晓明从网上跟着寿光的种植能手学习的 , 菊花种植是到潍坊市青州市考察了4遍才确定的 。 “我们今年以实验为主 , 光贝贝南瓜我们就种了四个品种 , 等秋天收上来对比一下质量和口感 , 再判断下一步种植的品种 。 今年的烟薯我们也改进了种植方法 , 等秋天收上来看看产量 。 ”李晓明说 。
村里老年人口比较多 , 撂荒地面积大 ,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 , 同时响应上级保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号召 , 李晓明亲自带队上山开垦了30亩撂荒地 , 种上了玉米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红村”
文章图片
今年清明节前 , 西黄山村种植的8000余株菊花销售一空 , 村集体创收已超过去年全年收入 , 到年底 , 村集体预计增收7万元左右 。
好风凭借力 , 有了优质农产品 , 销售渠道如何解决?李晓明想到了网络 , 他借助朋友圈、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发布视频和产品信息 , 把自己称为“菜鸟书记” , 从产品种植开始进行宣传 , 将产品生长过程展示在镜头里 , 打造放心农产品 。
在西黄山村的仓库里 , 1200斤黑小麦正在沉淀 , 以保证面粉的质量 , 这是西黄山村去年种下的3.5亩黑小麦的收成 。 作为非常有营养的小麦品种 , 具有防治血管疾病 , 抗肿瘤、过敏及炎症 , 抑菌 , 解除平滑肌痉挛等功能 。 “我们会根据今年的市场情况判断明年的种植规模 。 ”李晓明说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红村”
文章图片
在大棚里 , 还会经常看到来帮忙的村民 , 他们大多是村里的志愿者 , 还有很多在村里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 , 71岁的马丹平就是其中一个 , 每次需要帮忙他都积极参加 。 “平时在村里食堂吃饭都不花钱 , 村里有事就过来出份力 , 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 ”马丹平说 。
看着长势喜人的“网红”农产品 , 李晓明掏出手机拍了几个镜头 。 “回去剪个视频 , 到时候发到抖音上多宣传宣传 。 ”李晓明说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红村”】如果今年贝贝南瓜销量好 , 明年等菊花出了棚就赶紧种上;如果有机会 , 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寿光找种植能手们取取经;如果今年吸引的游客数量可观 , 农家乐一定要多搞一点……李晓明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 盘活村集体经济 ,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 让村子红火起来 , 才能带村民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