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

本文转自:商洛新闻网
近年来 , 山阳县延坪镇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 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 , 产业扶贫正谱写一曲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歌 。
走进延坪镇中节村 , 青山绿水间的河道旁 , 一个个长方形的大小鱼池清可见底 , 一条条鱼儿畅游其间 。 几位村民正在池塘里排水捕鱼 , 大家相互配合 , 将渔网慢慢地收紧 , 成百上千条肥硕的鱼儿跃动翻腾 , 噼里啪啦地“飞”出水面 , 呈现出一派人欢鱼跃的喜人景象 。
山阳县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
文章图片
科学规划 , 示范引领产业旺
延坪镇中节村上游山涧地下水清澈见底、水量丰富、无污染 , 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2019年 , 中节村组织产业发展骨干力量赴山东等地进行实际考察 , 结合村情实际和市场发展情况 , 确定“生态鱼”为主导产业 。 近年来 , 中节村坚持镇村联动、村社联动 , 由村“四支队伍”牵头、合作社具体承办、农户参与共同建设 , 打造以“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多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 鲟鱼产业硕果累累 。 截至目前 , 山阳县恒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投资380万元 , 建成鱼池46个 , 养殖鲟鱼20万尾 , 年销售30万斤 , 年产值达600万元 。 合作社吸纳村集体、苏陕协作项目和脱贫户产业直补资金20万元入股 , 年股金收入1.6万元 , 同步开发公益岗1个 。 经镇村谋划 , 在前期鲟鱼养殖的基础上 , 积极引进新品种金鳟、虹鳟、裸鲤鱼 , 培育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园 , 为纵深推动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 。
山阳县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
文章图片
因地制宜 , 念好脱贫致富经
鲟鱼浑身是宝 , 尤以鲟鱼子酱为珍 , 有“软黄金”之称 。 鲟鱼的营养药用价值很高:其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鱼类之冠 , 蛋白质高达18.6% , 脂肪中的DHA和EPA(俗称脑黄金)含量高达12.5% , 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和防止老年痴呆 , 均有显著功效 。 鲟肝久煮不硬 , 越煮越嫩 。 鲟头、鲟鳔、鲟血、鲟骨和鲟脊索 , 有抗癌和增强免疫的功效 。 中节村立足当地优势特色 , 依托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等三种方式 , 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 其中 , 13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 , 户均年增800元;优先安排重点监测户在合作社务工 , 75户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 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 有效提升了带贫益贫效果;借助山阳县旅游产业发展节奏 , 年吸引赴漫川、法官、天竺山旅玩游客15000余人 , 小小鲟鱼“游”出致富之路 , 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 。
山阳县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
文章图片
农旅结合 , 延伸养殖产业链
延坪镇党委、政府紧扣“独特资源、政策扶持、项目资金”等保障措施 , 深挖宣传中节村“水演山泉、地下暗河、峡谷优景”等旅游文化资源 , 积极申报项目 , 争取扶持资金 , 联动西河周边水产养殖产业带健康发展 。 同时 , 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 通过建立以“一鱼多吃”为主题的农家乐集群 , 进一步做全“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生态体验+生态康养”的全方位产业链 , 做强生态产业、做足生态文章、做活生态经济 。
山阳县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成“水中存折”】好山出好水 , 好水出好鱼 , 好鱼出黄金 。 “下一步 , 延坪镇将紧紧围绕“壮大优势产业”的目标定位 , 把鲟鱼养殖项目与康养旅游等产业相结合 , 打造成集养殖、休闲垂钓、餐饮、休闲、观光住宿于一体的产业链 , 大力支持农户发展农家乐 , 打造独具特色的鱼餐 , 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 增加旅游产业附加值 。 ”阳光下 , 鱼塘里鱼儿欢腾 , 水花四溅 , 延坪镇党委书记何前博信心满满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