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创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牌面馆 , 靠着一口地道的辣酱、焖肉浇头 , 把本帮味道永远留在了食客心中 。
“最快9月份动 , 晚一点年底也要动了 。 ”在学前街100号的普明面馆内 , 总经理庄健正和采访人员畅聊普明的未来 。 按他的设想 , 在学前街店关闭后 , 普明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好位置 , 继续铺设新门店 。 虽然听上去略显遗憾 , 但在大富贵酒楼履职多年 , 屡创佳绩的庄健坚信普明的未来就如它的名字一般 , 普度光明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居民家门口的“小食堂”
如何定义一家面馆是否成功?在采访人员看来 , 食客内心向往且会一直光顾 , 那品质基本差不了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普明面馆 , 就是这么一家开在居民家门口 , 得到食客普遍认可的“小食堂” 。
“早上过去买两个包子 , 中午过去吃一碗面 , 晚上有时还要带几个面浇头回家 。 ”这是一位从1998年就开始光顾普明面馆的老食客给出的评价 , 在他看来 , 普明最大的特色是选择多、味道好、价格也实惠 , “每次都换着花样点 , 味道都在线 , 最喜欢的还是辣肉面 。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食客交口称赞的背后 , 离不开普明人对自家面点品种和口味的深度研究 。 追溯历史 , 不得不提普明面馆创始人——浙江绍兴人罗新堂 。 他在1959年的上海老城厢黄家阙路131号开设了第一家明光面馆 , 研制出了久经不衰的辣酱、焖肉等经典浇头 , 在1995年被上海市饮食公司评定为“上海名特优”小吃品牌 。 是当时上海为数不多的纯国营体制单位 。
1996年 , 静安寺主持慧明大师光临明光面馆 , 在吃下一碗素什锦面后连连称赞 , 并提出能否把面馆更名为“普明面馆” , 寓意普渡光明 , 并将总部设于大兴街 。
而现在坐镇普明面馆的则是总经理庄健(国家级烹饪大师)及其师傅——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传承人任德峰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庄健(左三)和任德峰(左四)
师徒二人只要聚在一起 , 便会研究如何将菜品再提个档次 , “应该说 , 师傅对于菜肴的要求近乎于苛刻 , 这也是普明一直以来的经营思路 , 让老百姓用实惠的价格吃到最好品质的面点 , 口味特色本帮化 , 选材选料大众化 , 烹制过程简单化 。 ”庄健告诉采访人员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任德峰认为 ,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普明面馆之所以仍活跃在市场 , 得益于他经久不衰的技艺 , “就说我们的面条 , 要先后轧九遍(上海话 , 压9次的意思) , 这样制成的面条口感好 , 有嚼劲;面汤要用猪骨、鸡骨、黄鳝骨头加上咸菜头、笋等一起熬制8小时以上;对下面师傅同样有要求 , 汤水一定要大 , 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口感、颜色均为上乘 。 ”
未来可期!这家老牌本帮面馆即将搬迁!(文末送福利,搬迁前再去吃一次)
文章图片
时下的普明面馆除了供应面点外 , 也秉承着普明“继承传统不守旧 , 开拓创新不忘根”的经营理念 , 始终走在老店的创新路上 。
一年有近半载卖冷面
回忆往事 , 要说曾经位于大兴街105号的普明面馆有多火 , 光听当时店里马经理在一档美食节目里的对话便可知一二:“有些客人要求我们开得早 , 关得晚 , 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要求早开晚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