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及以上是带状疱疹高发人群!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年过五十岁后 , 人体机能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 这时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就容易趁虚而入 , 不仅产生皮肤损害 , 长出红红的一片疱疹 , 还会带来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 , 如刀割、如火灼 , 甚至产生后遗神经痛 , 严重影响中老年的生活质量 。
这种带状疱疹疾病 , 也被称为“缠腰龙” 。
发病时不仅起水疱 , 还常伴有疼痛
带状疱疹 , 是由长期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 北京佑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翠娥介绍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出现的症状是水痘 , 水痘好了以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 , 在免疫力低下时 , 病毒可以被再次激活 , 人体就会出现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发病时通常会出现疼痛、红斑和簇集性的水疱 。
01发疹前或有低热等表现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 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 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 ①
02疱疹多好发于胸背部
带状疱疹一般好发于胸背部、腰部及头面部 , 因为病毒之前潜伏在神经中 , 发病时会沿这些部分的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 , 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 。 病程一般2-3周 , 老年人则为3-4周 。 ①
先出现潮红斑 , 之后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 , 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 , 继而迅速变为水疱 , 外周绕着红晕 , 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 ①
刘翠娥谈到 , 其中水疱疱液具有传染性 ,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人或者儿童 , 还有妊娠期的妇女 , 接触到这种水疱疱液就暴露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风险 , 使从未感染过该病毒的人群被传染 , 可能引发水痘 。
03发病会伴有疼痛
带状疱疹会出现神经痛 , 可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出现 。 疼痛可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 , 常伴有烧灼感 , 多为阵发性 , 也可为持续性 。 老年、体弱患者疼痛较为剧烈 。
50岁及以上是带状疱疹高发人群
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群易患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 人体的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 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 。 据统计 , 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为156万 。 ②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反映人群中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 据2022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等发布的《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专家共识》 , 我国部分省市开展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发现:
北京市朝阳区:31-70岁人群中96.56%曾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上海市部分地区:40-50岁人群中100%曾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广州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中100%曾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③
“50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发病率逐年上升 , 更让人担心的是 , 带状疱疹痊愈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神经痛 , 这种疼痛治疗难度大 , 没有特效方法 , 还容易给老人造成焦虑、失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 严重影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 ”刘翠娥谈到 。
预防带状疱疹 , 50岁后做好两点!
01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对于带状疱疹 , 很多人认为患过以后身体会产生抗体 ,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 , 体内特异性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会逐步减少 , 带状疱疹可能会复发 , 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之一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中建议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 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