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笔记 | AARRR漏斗模型 营销漏斗模型名词解释


漏斗分析模型有哪些?漏斗分析模型有如下几种:
1、AARRR模型
从用户增长各阶段入手,包括Acquisition用户获取,Activation用户激活,Retention用户留存,Revenue用户产生收入,Refer自传播 。改模型主要应用于互联网行业 。
2、消费漏斗模型
一般用于页面结构和内容较为复杂的业务,从用户内容消费和流量走向的角度,宏观层面用于回答用户消费什么内容,微观层面则用于分析影响用户消费的问题是什么 。主要流程是从广告引流—商品介绍—场景打造—下单购买 。
3、电商漏斗模型
典型的用户购买行为由以下连续的行为构成:浏览首页—浏览商品—提交订单—支付订单 。
4、AIDMA模型
主要的流程是注意 → 兴趣 → 欲望 → 记忆 → 行动(购买),适用于品牌营销 。
5、AISAS模型
主要的流程是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在AIDMA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反馈的环节 。
漏斗分析是一套流程式数据分析,它能够科学反映用户行为状态以及从起点到终点各阶段用户转化率情况的重要分析模型 。漏斗分析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流量监控、产品目标转化等日常数据运营与数据分析的工作中 。
例如在一款产品服务平台中,直播用户从激活APP开始到花费,一般的用户购物路径为激活APP、注册账号、进入直播间、互动行为、礼物花费五大阶段,漏斗能够展现出各个阶段的转化率,通过漏斗各环节相关数据的比较,能够直观地发现和说明问题所在,从而找到优化方向 。
SEM中漏斗原理、关键指标和优化措施
SEM入门有3个多月,从一窍不通的小白到现在初级入门菜鸟,正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也有了自己一点小小的总结和感悟 。有任何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漏斗原理”其实在很多领域都有涉及和应用,比如销售行业的销售漏斗 。在SEM中,漏斗模型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型,也是日常分析问题最主要的思路 。SEM的漏斗模型主要以用户浏览或使用过程划分,对应搜索营销的各个环节,构成要素分为以下:
1、展现量
展现量即关键词展现在用户前的次数,是漏斗原理的第一层 。
影响展现量的因素主要分为3个:账户整体设置、关键词、网民搜索量 。在账户整体设置方面,账户的投放地域、时段对展现影响较大 。投放地域多、全天投放,账户的展现自然就高;在关键词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关键词的匹配模式 。在百度搜索推广中,匹配模式主要分为广泛、短语-核心、短语-同义、短语-精确、精确5中,匹配模式越宽,展现越大;此外就是关键词的排名和数量 。
2、点击量
点击即网民看到搜索推广后的点击次数 。
影响因素主要分为2个:关键词、创意 。关键词的排名是影响点击量的主要因素,此外,关键词的展示样式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如闪投的点击率一般会高于普通创意(可见颜值的重要性) 。创意方面,流畅影响链接对网民的吸引程度 。创意还与账户的结构有关,因为创意以单元为单位,账户结构越合理,单元的关键词越相像,创意也就越流畅 。
3、访问量
访问量即网民到达网页的次数,此时已经脱离SEM范围,主要与网页的网文时差、UI有关 。
4、咨询量(注册量)
皮埋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这一层为咨询量,如教育行业的访问咨询,其他对于搜索推广的目早段的是用户注册的公司来说,这一层级即为注册量 。
影响网民注册的因素主要有:loading page 。其他如网页的访问时长等已经脱离了SEM的范围,而loading page是SEM所需要优化的 。
5、订单量
订单量靠的是产品或者销售了 。
以上是SEM中的漏斗原理,用户随着漏斗的层级一层一层流失,为了最后的订单量(或者注册量、咨询量)足够多,需要把从展现开始的每个层级尽可能做大,并且减小流失率 。
在操作账户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都需要用漏斗原理来思考和解决,因此对漏斗原理的一些过程指标以及他们到底对应我们日常数据中的哪一项、最终的影响结果是什么都需要掌握,这样在账户有问题时,才不至于无从下手纸上谈兵 。
按照漏斗原理(这里以app注册推广为例),在转化过程中需关注的过程指标有:点击率、点击注册率、买单率,在推广的结果中需关注:ACP、注册成本、人均付费 。
1、点击率
点击率=点击/展现
影响点击率的因素即为影响点击与展现的因素 。主要分为关键词排名、创意质量度 。关键词排名越高,点击越多;创意质量度越高,越吸引用户点击 。
落实到优化措施中,提高关键词排名则需要调整关键词的质量度和出价;提高创意质量度则通过修改创意,让创意中的通配符与单元里的关键词更加吻合 。
2、点击注册率=注册/点击
点击注册率是考量投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关键词匹配方式、loading page、网页访问速度 。其中网页访问速度不是投放人员所能控制,因此先不说;关键词的匹配方式影响所带来的搜索词,匹配方式越宽泛,带来的搜索词越多越杂,引起了无效点击;loading page的UI和内容是否能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对点击注册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
落实到优化措施中燃睁蚂,通过查看搜索词报告和关键词报告,来进一步优化关键词的匹配方式,让流量更精准的流入到各个关键词中;对于loading page,则通过A/B test来测试不同页面的注册率,优选注册率高的 。
3、买单率
买单率=买单人数/注册人数
买单率其实代表投放的准确度和用户质量的高低,投放越精准,带来的用户质量越高(即为目标用户),则买单率自然不会低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衡量投放整体情况的指标 。当买单率较低时,因为搜索账户目前没有定向方式,因此可以看注册用户的用户属性,通过调整用户属性来优化投放 。
4、ACP
ACP就是平均点击价格,ACP=消费/点击次数
当ACP提高时,不可避免的注册成本就会提高,因此ACP可以说是注册成本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如果账户中ACP提高,但注册成本并没有多大变化,那么账户中一定有注册成本很小的词存在 。这也给投放优化带来了一点难度 。
ACP的影响因素有:关键词出价、其他竞争对手的关键词出价、关键词质量度 。在百度搜索推广中,关键词的点击成本有一个计算公式,公式里包含的因素即为上面罗列的这三个 。
5、注册成本
注册成本=消费/注册
注册成本是搜索推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账户回本 。注册成本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因为注册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
影响注册成本的原因可能有:ACP、点击注册率 。因此可根据ACP与点击注册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 。
在投放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思考的逻辑,发现问题,接着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找出影响因素后,再对应到数据指标中,由数据指标最后对应到优化操作 。
产品笔记 | AARRR漏斗模型最近在看《增长黑客实战》,给自己的产品增长带来非常多灵感,不过一些还没有经过验证,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之前也学习了具体的拉新与留存,但是毕竟没有整体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的优先级更高 。
AARRR漏斗模型,又称海盗模型,是一套从获客到客户维护的整体模型,它贯穿着用户生命周期的始终,通过学习这个模型,能更好的判断用户处于什么阶段,采用什么策略 。
从上到下依次分为5个阶段:用户获取(Acquisition)、用户激活(Activation)、用户留存(Retention)、获取收益(Revenue)、分享传播(Referral) 。
当用户触达到产品后,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走完生命周期,取决于每个阶段我们怎样设计,我们希望用户怎样进行 。将模型每个阶段展开来讲:
用户获取是永恒的话题,他分为新用户进入,与老用户裂变推广 。不管怎样,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客流进入,就是好兆头 。
(1)拉新
指用户还未进入产品,怎样吸引用户进入呢?在用户拉新策略中,我也学习了一些详细的操作 。
(2)老用户裂变
这一点与第5点分享传播类似,放到后面去讲 。
上一步讲了怎样将用户吸引到产品中来,那么吸引进来后,如何成功成为产品的用户呢?
在互联网古早时代,注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需要填写用户名,密码,乃至生日,地址,兴趣爱好等信息 。随着市场的丰富度提升,许多竞品的出现,为了快速抢占新用户,注册流程越来越简化 。
从填写账号名+手机号+密码,到填写手机号/邮箱+密码,后来只需要输入手机号+验证码,再后来应用已经可以直接读取到上网的手机号,用户只需要输入验证码就可以快速注册成功!现在甚至连验证码都不需要输,直接使用三方关联账号登录,点一下微信授权即可登录 。
现在同质化的产品非常多,想要用户快速转化,首先要把核心功能展示给用户 。产品上有一个经常用到的词叫aha时刻,用户在首次使用产品时,不禁对产品发出的赞叹!那么要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核心功能,首先是要提供给用户使用 。
我们可以设计新手体验让用户快速get产品核心功能,也完成了新手教学 。
如很多电商品牌,在新用户进入后,会给予非常优惠的价格出售一些商品,完成搜索——>选购——>下单——>付款——>收货——>评价,这个完整的过程 。
又如一些问答平台,在新用户进入后会激励用户发布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或者第一个回答 。产品怎样引导,用户的第一印象就是怎样,所以千万不要浪费这大好的时机,向用户展示核心功能的时机 。
个性化推荐其实基于许多的用户数据,我们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出的用户标签,再通过用户标签给用户进行个性推荐 。但是新用户来的时候往往没有用户数据,那怎样对新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呢?比如电商平台,刚注册的新用户,推荐什么给他?
(1)用户画像
通过最初对用户的画像,确定这一类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在用户新进来时推荐相应的商品以此促进转化 。
(2)友商数据
这个比如某输入法已经在做了 。
作为用户,我非常讨厌这样的行为,相当于监视我的生活 。可恶!!!但是我又是个产品经理[哭哭]
(3)好友数据
建立了社交网络的用户,会有一些相似的标签,这些相似的标签就可以帮助产品形成推荐的内容 。比如,我和室友最近在讨论某一部电视剧,他在某乎上搜索过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很快就会出现在我的*乎上,即便我根本不关心这个电视剧 。[摊手]
这样的推荐还见于广告,有时候产品是想通过广告吸引你,有时候是希望通过你的嘴把广告传播给你的社交圈 。如,我有一个朋友搜索过相亲的内容,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相亲网站的广告就赫然出现 。
(4)热门推荐
什么数据都不能用的时候,还有一招,推荐现有的热门产品给新用户,至少比漫无目的的随机推送可信度更高 。
这个方式真是个万金油,在拉新的时候可以用,在转化、留存的时候都可以用 。
简单来说就是送一部分优惠给用户,让他尽快下单!
比如首月会员优惠价,打折券,免费领取等活动 。
上一步中已经将用户激活,感受到了产品的核心功能,如果是目标用户,怎样将目标用户留下来,持续不断地使用我们的产品呢?
在用户留存策略中我也详细地列出了一些方式 。
商业的本质就是逐利 。
(1)被动看广告
常见于视频平台使用的方法,在视频播放前,播放时,插入广告 。
(2)主动看广告
或者可以通过看广告获得一些权益,比如看广告获得积分,看广告获得会员体验等 。
现在很多的平台服务都是免费使用的,但是要使用更高级的功能,就需要付费 。
如游戏,许多游戏本身都不收费,但是如果要买道具,就需要额外付费 。
如*网盘,有一定免费的储存,当需要扩容,就要另外付费购买内存 。
在许多知识平台都会使用内容付费,他们通常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内容,或者将付费内容的一部分展示出来,以此来吸引用户付费 。
给犹豫不决的用户试用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特权的好处,最好形成习惯,试用到期后续订的几率增大 。
基于社交关系的病毒传播让推广成本降低,并且用户量能够疯狂上涨 。老用户的分享传播,一般有两种动机,一种是主动分享,一种是被动分享 。
(1)炫耀
由于用户的炫耀欲,而进行的主动分享 。
如近些年的年度账单,当用户开启年度账单后,会向朋友展示自己一年花了多少钱,这无形就为账单活动起到了宣传作用 。
还有一些相机产品,比较火爆的活动是【军装照】【前世今生】【儿童照】依托各个节日,为每个用户生成自己的照片,用户对自己的“艺术照”进行分享 。
(2)推荐
用户真心的喜欢,是主动分享的最大动力 。
被动即是由平台促成的,常见形式是【奖励】,在使用奖励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成本,还有形式,近些年的电商活动越来越复杂了,令人眼花缭乱,我怀疑用户有没有看懂规则 。
在这方面,拼**可谓是玩出了花样,砍价,拼团,奖励金 。当身边恰巧有人因此获利的时候,你也会深陷其中相信自己可以获得,特别是100的奖励金,只差几毛的时候,动力非常足 。
我们容易将这个模型认为是5个指标,其实不然,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指标,他代表着每个阶段可以量化的指标 。指标较多,这里列出一些关键的,具体的指标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业务来定 。
由福布斯杂志评出的十位杰出营销家之一、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尼尔 · 帕特尔(Neil Patel)提出的,由AARRR简化而来的 。
获取访客(Get Visitors)
激活成员(Activate Members)
留存用户(Retain Users)
之所以这样简化,是因为他认为原本的体系中传播推荐(Referral)是属于获取用户的方式,增加收入(Revenue)是属于激发活跃的另一种方式 。
而用户身份的转化就能体现出我们的流量正处于哪个阶段,他通过界定访客(Visitors)、成员(Members)、用户(Users)给人定出了三个阶段 。
这就是简化后的三级漏斗 。
相反,有人进行减法,也有人进行加法 。有人提出,在获取用户(Acquisition)前应该加入以用户感知(Awareness),在用户进入平台钱,已经攒够了足够的印象分,才能促使用户进入 。
这一说法我也看到过映证,如外卖为什么规定要穿着统一的制服?当每个外卖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我们印象中就有了黄色制服,蓝色制服,当下次要点外卖时,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平时看到的外卖制服也就能想到在哪个平台上点,这就是触点的魅力 。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4346575.html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3389280.html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3386403.html
http://www.woshipm.com/data-analysis/4536168.html
通过漏斗模型和行为设计提升转化率
漏洞模型(AIDMA)最早由知名广告人St. Elmo Lewis在1898年提出,又叫消费者漏斗,营销漏洞 。
转化率(Conversion Rate),就是从一个页面进入下一页面的人数的比率,比如访问首页的用户有100,而从首页点击进入某个二级页的用户有50,那么从首页到这篇文章的转化率就是50/100=50% 。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路径计算每个页面到下个页面的转化率,但需要抓住重点——关键路径的转化率 。
每个步骤的流失率分析过程可以从以下三步旅裂展开:确定需要分析的访问路径或操作流程,收集数据并分别统计出该路御镇销径中每一步的人数,最后用漏斗模型展示结果 。
step1浏览内容→ step2选择付费内容→ step3会员开通页→ step4选择支付方式→ step5购买成功
以上面的购买流程为例,可以统计出这5步中每一步的人数,然后计算得到每一步的转化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可以初步判断该流程转化率的情况及每一步的流失率情况 。为了让分析的结果更加具体形象,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图表工具,漏斗模型则最适合这种场景的使用 。
单一的漏斗模型对于分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必须通过漏斗趋势竞品对比和不同的客户类型在转化率上的表现,通常分析网站的广告或推广的效果及ROI,对流程中各步骤的转化率进行分析 。
漏斗模型适用于某些关键路径的转化率的分析,以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步镇游骤的优劣,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 。
web1.0时代-传统媒体)AIDMA「美国1898」
web2.0时代-信息与人)AISAS「日本2005」
web3.0时代-智能互联网)SIPS「日本2011」SICAS「中国2011」ISMAS「中国2013」ADMAS「中国2020」
首先要考虑用户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
Knoster模型由Tim P. Knoster教授创建,根据该模型,影响用户行为的有六个要素:愿景(vision)、激励(incentives)、共识(consensus)、行动计划(action plan)、技能(skills)和资源(resources) 。
在设计中体现产品愿景和意义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引导页了,引导页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快速理解产品对产品产生兴趣 。
例如用户的账户等级,会员权益成长等级高的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明确清晰的会员利益,活动鼓励等 。
产品和用户达成共识,用户能明确其价值和用处,当产品表达给用户其价值时就要做到,否则将打破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共识,从而用户将终止使用行为 。例如,用户开通会员所带来的权益,和产品宣传不一致,将破坏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
行动计划的关键在用户明白自己在哪将要做什么,在设计中友好引导促使用户完成某个行为,例如,任务体系,节日活动,集卡集福活动这类,当用户参与到某个活动时,活动计划必须清晰并具有引导性,否则用户将无法参与或顺利的完成任务 。
用户能否完整的使用产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可能让产品功能简单化,简单明了 。
例如,音乐类产品,播放导航栏始终悬浮在某个位置,用户永远能最快找到该产品的主要功能 。
例如,抖音2021新年点亮灯笼活动,核心步骤,点亮灯笼-增加点亮次数-点亮灯笼,用户能完整的使用产品,并且愿意参与进去,因为活动满足了Knoster模型重的六条因素 。
该产品是否有用户想要的内容,音乐软件是否有用户想听的音乐,视频软件是否有用户想看的视频,也是决定用户是否使用该产品的核心要素 。
找不到想要的资源,挫败感会导致用户停止使用产品 。
因此通过漏斗模型分析哪一步出现了数据下滑及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用户行为设计可有效提升转化率 。
网络营销中,营销漏斗是什么意思?营销漏斗全称为"搜索营销效果转化漏斗",漏斗的五层对应了企业搜索营销的各个环节,反映了从展现、点击、访问、咨询,直到生成订单过程中的客户数量及流失 。从最大的展现量到最小的订单量,这个一层层缩小的过程表示不断有客户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对企业失去兴趣或放弃购买 。
营销漏斗模型指的是营销过程中,将非用户(也叫潜在客户)逐步变为用户(也叫客户)的转化量化模型 。营销漏斗的关键要素包括:营销的环节,相邻环节的转化率 。
营销漏斗模型的价值在于其量化了营销过程各个环节的效率,帮助我们找到薄弱环节 。
营销漏斗模型不是固定的,但其最终结果一般是相同的,就是达到用户购买或消费的目的 。
营销漏斗模型重点在于量化,互联网营销的漏斗模型构建较为容易,其他类型营销的漏斗模型构建往往要通过定量调研的方式实现 。
如图所示:

漏斗数据是什么意思漏斗数据是漏斗分析,是一种可以直观地呈现用户行为步骤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转化率,分析各个步骤之间的转化率的分析方法 。
营销漏斗模型指的是营销过程中,将非潜在客户逐步变为客户的转化量化模型 。营销漏斗模型的价值在于量化了营销过程各个环节的效率,帮助找到薄弱环节 。所以整个漏斗模型其实就是将了解到购买这整个流程拆分成一个个可以量化的步骤,用转化率来体现 。
详细信息:
漏斗分析的价值主要有:功能优化,运营投放,用户流失等 。营销的环节指的是从获取用户到最终转化成购买这整个流程中的一个个子环节,相邻环节的转化率是指用指标来量化每一个步骤 。
最后通过异常的数据指标找出有问题的环节,从而解决问题,优化该步骤,最终达到提升整体购买转化率的目的 。整体漏斗模型的核心其实就归为分解和量化 。
这就是一开始所提到,我觉得漏斗模型不仅仅是一个模型,更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思维方式的原因 。
可以通过这种分解和量化的形式,将问题进行不断的拆解,最后通过量化的形式来辅助达成目标,或者对异常的步骤进行调优,最终达到总目标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流量监控、产品目标转化等日常数据运营工作中,称为转化漏斗;也可以用于产品、服务销售,称为销售漏斗 。
【产品笔记 | AARRR漏斗模型 营销漏斗模型名词解释】关于营销漏斗模型和营销漏斗模型名词解释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