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美“颜值”兴产业,湖北红安群众共创美好环境共享幸福生活( 二 )


如今的柏林寺村绿树成荫、草青花红、田地齐整、农舍错落有致 。 村党支部书记刘有福说 , 现在村里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兴旺 , 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 , 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近30万元 。 “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等不来 , 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缔造 。 ”
“财貌”双全 , “落后村”变“幸福村”
红安县城关镇曹家畈村地处红安县城西约2公里 , 下辖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物业小区 , 户籍人口140多户500余人 , 常住人口约1200人 。 以前 , 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 , 塘堰白色垃圾成堆 , 道路两旁的旱厕、猪牛圈舍臭气熏天 , 群众意见很大 , 被人称为“落后村” 。
乡村振兴在行动|美“颜值”兴产业,湖北红安群众共创美好环境共享幸福生活
文章图片
图为红安县城关镇曹家畈村 。
2019年 , 还不满28岁的小伙子阮东城回到曹家畈村任党支部书记 , 决心带领村民改变村子旧模样 。 刚回村那段时间 , 阮东城挨家挨户来到村民家了解情况 , 听取意见建议 。
熟悉情况后 , 阮东城决定先从环境整治工作入手 , 逐步改变村里面貌 。 村党支部从村里的老人、妇女、小孩抓起 , 开展宣传教育 , 培养大家卫生、环保、文明意识 。 村两委从办公经费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环境保洁 , 聘请专职保洁员 , 购置卫生打扫机具 , 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 村里明确保洁责任分工 , 落实到组到户到人 。 村里定期评选庭院美、心灵美、家风美的“最美庭院” , 公开表扬 。
乡村振兴在行动|美“颜值”兴产业,湖北红安群众共创美好环境共享幸福生活
文章图片
曹家畈村组织村民开展“最美庭院”评选 。
经过宣传动员 , 曹家畈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 主动参与村庄洁净整治工作 。 近3年来 , 村里每天都有上10人义务参与村庄环境整治 。 曹家畈村还建新厕、拆旧厕、造长廊、扩广场、安路灯 , 环境卫生大变样 。 卫生环境变了 , 曹家畈村群众精神面貌也变了 , 发展劲头更足了 。
村子要发展 , 产业是基础 。 针对曹家畈村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 , 2019年以来 , 阮东城带领村民以打造“魅力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为目标 , 带领群众多条腿走路 , 多渠道增收 。 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 , 流转土地530亩 , 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 架设钢架大棚70座 , 栽种火龙果、食用田七等特色水果 。 村里新建160亩的水产养殖区 , 种植油茶160余亩 。 村里还探索出一条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土地流转模式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 , 闲时务工增收 , 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
乡村振兴在行动|美“颜值”兴产业,湖北红安群众共创美好环境共享幸福生活
文章图片
曹家畈村组织开展文娱活动 , 丰富村民生活 。
如今的曹家畈村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 , 追求生产设施与生态系统、人文景观和谐统一 , 形成了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 实现“财貌”双全 。 2021年 , 曹家畈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 全村98%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 ,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1万元 。 “美化环境 , 发展产业 , 我们‘落后村’变成了‘幸福村’ 。 ”村民阮祥厚说 。
“共同缔造” , 让群众享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2019年12月 , 红安县被列为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首批试点县 。 在总结柏林寺村试点经验基础上 , 红安县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 选择基础条件好、班子战斗力强、村民参与积极性高的9个村进行重点建设 。 2021年 , 红安县又选择发展基础较好的20个村 , 着力打造“共同缔造”升级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