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来源:北京卫视】
一颗直径8厘米的肿瘤在腰部椎管内生长 , 并侵犯到胸腔 , 逐渐发展为类似于三叶草的形态 。
这是42岁的党世红在老家山西忻州的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的病情 。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倘若不及时治疗 , 党世红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瘫痪 , 而小家庭的生活也将停滞不前 。 他们不得不来到北京宣武医院求助 , 期望为将来的生活赢得新的生机 。
01
八年疼痛“能忍则忍”
体检后竟是肿瘤作怪
19岁时 , 党世红开始跟着师父学习炒菜做饭 , 几年后 , 成长为一名厨师 。 二十几年来 , 他每日站着工作的时间几乎长达十几个小时 。 8年前 , 党世红的身体出现症状:腰部总会出现难以名状的痛感 。 党世红认为这是因工作久站产生的肌劳损 , 于是一忍再忍 , 直到两个月前发现了这颗在体内神经系统埋藏多年的肿瘤 。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面对这样一颗棘手的定时炸弹 , 手术势在必行 。 北京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朱宏伟主任操刀 , 即将带领团队完成这次拆弹任务 。 然而肿瘤的位置决定了手术的危险性 , 选择手术就意味着走上了一座没有回头路的独木桥 , 面对桥下的急流险滩 , 党世红能否平稳渡过?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02
肿瘤血管栓塞难度大要求高
术中突发状况出血600毫升
为了把手术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 北京宣武医院集中了功能神经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科室联合协作 , 为党世红和他的家庭奋力一搏 。
神经系统的肿瘤越大 , 血液供应就越丰富 , 手术时大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 术中 , 医生首先需要先对供养肿瘤的血管进行介入栓塞 。 由于所需栓塞的分支血管与负责给脊髓供血的脊髓前动脉来自于同一根大血管 , 所以栓塞时必须万分小心 , 即使一毫米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党世红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 经过一个小时的精细操作 , 栓塞任务顺利完成 , 降低了接下来手术发生大出血的几率 。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随后 , 朱宏伟主任开始对肿瘤进行切除 。 然而 , 在切除胸腔中的肿瘤时 , 意外还是发生了 。 向胸11供血的肋间动脉突然破裂 , 二十分钟时间 , 出血将近600毫升 。 一片紧张的沉默中 , 手术室里只听到吸引器不停地在切口中吸取液体的声音 。 有惊无险的是 , 随后出血被很快止住 。 十个小时后 , 手术最终顺利完成 。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03
“能省则省”放弃使用止疼泵
恩爱夫妻相伴共渡难关
在家里 , 党世红是全家的顶梁柱;而这次来北京看病 , 妻子杜桂青则成了党世红的精神支柱 。 手术前 , 杜桂青在病房门口等候 , 她拉着丈夫的手 , 为即将手术的党世红加油鼓劲 。 夫妻20年 , 目光交汇处尽显生命的托付 , 十指相扣传递无限的信任与力量 , 沉默的言语包含永远的不离不弃 。
中年之“痛” | 8年腰痛遭忽视《生命缘》记录一场与胸椎肿瘤的作战
文章图片
如今 , 两人的女儿18岁 , 儿子16岁 , 均在读高中 。 四口之家正迎来花销开支最大的关键时期 。 8年的腰部疼痛 , 党世红选择了“能忍则忍”;而现在 , 面临手术开刀后的术后药物选择 , 他也犹豫再三 。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 , 党世红始终在考虑治疗的费用问题 。 “能省则省”的丈夫 , 让妻子杜桂青满眼心疼 。